略記:九峰山和九峰寺
2014,,12,27浙江 金華
-
在金華見售賣佛手,初次見,佛手,為一種中藥,又可以家庭養作盆花,開花燦爛金黃很好看,可以通氣、活絡,對胃痛、腰腿病等有好處,曬干的切片每10元一兩,味道略形同檸檬,但有藥味的濃烈。
換到五一路的一家賓館住,128元,昨日住處賓館太吵,條件亦差,但換過了窗外仍是車聲吵鬧。車站正在拆,聽一司機言意見很大,說原來車站好好地才建幾年為什么拆?國內所見很多車站都在拆建,哪個需要哪個不需要,為何等等,說不明白。
接近午時,與友人h、 y相見,午后同游九峰山。
出金華市——金華位于一塊很大平原上——久行,車行40分鐘,或更多,遙望一系列山,一共九座山,故名,山幽靜,說由于地方距離市里較偏僻,即使夏季游人也不多,交通似乎不方便。 ( )
入山門,有售票處,竹林清幽,山腰有九峰寺,說晉代就有,有說菩提達摩曾面壁于此,山峰有丹霞地貌,石窟,在巖壁下建造寺廟,古色,青苔,入寺,與寺僧聊談,聽他介紹禪宗,此寺廟似乎只有他一個僧人,已經在此修行二十余年,看他的書法,入一洞,甚涼,內供有佛像。
九峰山為省級風景區,東漢葛洪、南齊的徐伯珍、唐代徐安珍、五代貫休、宋代菩提達摩、元代黃公望等,都曾在此修行留跡,晉代詩人陶淵明曾在九峰山下居住過。山行,見一碑“安正書院“,說南北朝時期這里既有書院,現有遺址。可惜天色將晚,未及再去尋看。
九峰山法師的書法很好,擺在書案的有他隨手所寫的書法,和正在寫的多幅。冬天他的禪寺有一半在山洞里,很是寒冷陰涼,沒有定力是堅持不了的。
浙江的金華,在20世紀出了二位著名的文化名人:
黃賓虹,1865——1955,浙江金華人,著名的山水畫家。
艾青,1910——1996,浙江金華人,著名詩人。
為了紀念自己本城的兩位杰出文化藝術人物,金華市現有賓虹路、艾青小學。
-
文化像種子,
種下去,它就會長,
文化人物是種子,
優秀的作品也是種子。
-
-
以下引用一些艾青的《詩論》一書中的句子,
(分別寫于1938年,1950年,及1980年)
幾十年近百年過去了,看看一位詩人深刻睿智的話,是否”過時“了呢?——
-
“
“詩人當然也渴望著一種憲法,既國家能保障人民的面包和幸福之外,能保障藝術不受摧殘“
“一首詩的勝利,不僅是它所表現的思想的勝利,同時也是它的美學的勝利“
“擴大藝術世界的統治”
“我們永遠不能停止對于自然的歌唱”
-
“詩人必須說真話”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語言的天平”
“中國人民是熱愛詩歌的人民”
“只有政治民主了,才談得到藝術的'民主。
“看得下去,看了能感動“(艾青回答他個人對一首詩歌的“審視”)
“自由體的詩是帶有世界性的傾向“
-
“詩人很少從文科大學出來”
“瘋子是最有獨創性了,但并不是藝術家”
“每個人都處在新舊感情交替的矛盾中”
“反對詩的形式主義”
“詩,一般所說,是文學的頂峰,是文學的最高樣式”
-
“一首詩不僅使人從那里感觸了它所包含的,同時還由它而想起一些更為深遠的東西”
“問題不在你寫什么,而在你怎樣寫”
“真正的詩就是混在散文里也是會被發現的”
“詩比歌容量更大,也更深沉”
-
“不要迷信形式”
“詩人首先必須是美好的散文家”
“為名而寫作的,比為藝術而藝術的還自私”
“詩人為什么常常瞧不起市儈呢”?
(以上為艾青語)
-
-
——艾青的這些話,很重要,我讀了數遍,抄在這里,我覺得對每一個從事寫作藝術的人,也都會有啟發。
【略記:九峰山和九峰寺】相關文章:
2.巨峰寺高中作文
5.登圭峰
6.詩人陸峰
7.蓮花峰
8.白鶴灘(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