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呈驗性課標解讀模式探索》心得體會范文
從初次聽說目標細化到現在,至少有兩年的時間了吧,并且去年我們教研組還進行了二年級上冊的目標細化,可是究竟什么是細化?怎樣細化?我們卻一頭霧水、稀里糊涂。我們呼喚專家指點迷津,今天終于聽到了一個能實實在在地、具體有效地指導我們的引路人,她就是盧臻老師。
感謝盧老師,讓我深深感受到細化解讀課標的重要性,“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這是盧老師在講45分鐘課堂,怎么做才有效時提出來的。為了說明這一點,盧老師還深入淺出地給我們舉了一旅游的例子,導游目標只定為北方的話,我們會怎樣?很茫然!目標定為北京,我們心中有了些底兒?目標再準確定為北京的某一景點,我們是不是會感覺更心中有數。目標選對了,怎樣到達的事情,也就是方法的笨拙與先進問題了,但絕對不會犯下南轅北轍的笑話。其實,回想我們的課堂這種笑話就沒有嗎?我肯定地說:“有!”咱何曾沒有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課堂?何曾沒有過不知該到哪里去的我們帶著一群可愛的孩子迷迷糊糊的度過了寶貴的40分鐘時光?就比如我們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所有教低年級的老師都知道:識字寫字是重點,但是具體到每一課,十幾個生字,孰輕孰重,我們認真考慮了嗎?沒有重點主次之分地教學她能高效嗎?記得執教一年級下冊的《識字4》時,我把目標定為:認識帶“蟲”字旁的字,自以為很準確了,其實上完課,我才發覺我的目標定的還是不夠準確,沒有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有些字的表聲部分,學生并不認識。最準確、合理的目標應該是:“認識帶蟲字旁的字,采用多種方式識記“蚯”、“蜓”“蝶”。再次上課時,知道識字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分步先認識右半部分,然后再進行自主識記,效果顯然好多了。俗話說,有的放矢呀,沒有“的”,我們往何處放箭呢!
感謝盧老師讓我明白了怎樣陳述目標。盧老師條理分明的向我們指出了四個特點:1、行為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理應描述學生的學習行為;2、教學目標必須呈現學習結果,包括具體知識、行為動詞以及認知條件等;3、教學目標中必須有一條目標為主要目標;4、教學目標必須從整體上體現三維目標,不可分割。總之,僅僅從教學目標就能看出學什么,怎么學,達到什么程度。靜心細想,這樣子確定的目標,我們還會偏離方向嗎?這樣的目標,我們還愁課堂不高效嗎?再看我們制定的教學目標,比如我們的一、二年級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一課是這樣,兩課還是這樣,許許多多的課我們都這樣!現在想來真是貽笑大方。現在讓我來制定的話,就初讀課文這個目標是不是應該進一步分解為:多讀課文,做到讀得連貫、不指讀。
感謝盧老師,從如何陳述目標的背后我還深深地感受到教師研讀教材、研讀學生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老師對教材、對學生的準確把握和了解,從何而來這么具體、準確的教學目標?這也是目標細化重中之重的一個環節呀!想象如果我們認真地對待目標細化,也許是我們一勞永逸的投資呢!
感謝盧老師,最好的禮物就是——實踐、落實,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超著盧老師指點的方向,行動一定有收獲!
【聽《呈驗性課標解讀模式探索》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關于聽立標課心得體會12-07
學習英語課標解讀心得05-08
聽評課心得體會03-24
語文立標課學習心得體會12-06
勞動立標課學習心得體會12-07
聽英語課心得體會06-21
英語聽評課心得體會范文12-08
關于聽數學課的心得體會12-07
語文課標學習體會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