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書帖》及其學習心得的散文
一、《論書帖》釋文:
余學書三十年,悟得書法,而不能實證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處耳。過此關,即右軍父子亦無奈何也。轉左側右,乃右軍父子字勢。所謂跡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
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然非多見古人真跡,不足與之談此竅也。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蓋用筆之難,難在遒勁,而遒勁非是怒筆木強之謂,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輒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興行書得之。須悟后肯余言也。顏平原屋漏痕,折釵股,謂欲藏鋒。后人遂以墨豬當之,皆成偃筆,癡人前不得說夢。欲知屋漏痕,折釵股于圓熟求之,未可朝執筆而暮合轍也。米海岳云,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八字真言等等咒也。然須結字得勢,米海岳自謂集古字,蓋于結字最留意,比其晚年,始自出新意耳。學米書者,惟吳琚絕肖。黃華、樗寮,一支半節,雖虎兒亦不似也。古人神氣淋漓翰墨間,妙處在隨意所如,自成體勢,故為作者。字如算子,便不是書,謂說定法也。吾鄉陸宮詹以書名家,雖奉爾作應酬字,俱不茍且,曰:“即此便是學字,何得放過?”陸公書類趙吳興,實從北海有入,處客每稱公似趙者,公曰:“吾與同學李北海耳。”
吾鄉莫中江方伯書學右軍,自謂得之《圣教序》,然與《圣教序》體小異,其沉著逼古處,當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予每詢其所由,公謙遜不肯應。及余丁卯試留都,見王右軍《官奴帖》真跡,儼然莫公書,始知公深于二王。其子云卿亦工書。書家以險絕為奇,此竅惟魯公、楊少師得之,趙吳興弗能解也。今人眼目為吳興所遮障。余得楊公《游仙詩》,日益習之。
二、學習心得:
古人的書法專論文章很多,研讀之會對自己今后的書法學習有較多的助益。但即使經過了時間的篩選保留下來的書法論著,有時也帶有個人一家的偏見和喜惡。我常以為,書法學多了,會帶有審美觀的偏差的。不能輕易用自己的喜好來評說他人的書法作品。我們需要的是借鑒和吸取。博采眾長,多方比較,才能形成自己正確的審美觀而不自誤和誤人。這些年來,曾多次臨過孫過庭的《書譜》。提到質與妍之間的平衡問題,真與草的關系問題和對古代書法家的喜好特點問題,大多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有些可能過于偏執,可以一帶而過。
今天學習董其昌的《論書帖》,其在開篇提到“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初看似乎較難理解。問題在于這個“自”字是指誰,寫毛筆字的人還是毛筆?不了解這個主語也就不能充分理解董其昌的這句書法八字真言。我覺得董其昌是說學書法應該順從毛筆,這個“自”便應該是筆而不是人。我忽然發散到了金庸的名著《笑傲江湖》,頹筆翁的一桿毛筆,傾注了高深莫測的武功絕學在其中。人執筆,只需要一個意念,然后任由毛筆在行云流水中去寫文字或殺人,一切都在至高的境界上,何需自己去用有限的五指去臨時改變早已程序化了的毛筆走勢?一切點橫撇捺,收提彎曲,均應依以前注入毛筆的命令來進行,書法者所要做的只是讓毛筆的性能和以前注入的程序性動作正常發揮出來而已。而臨時的改變,除非是刻意需要來表現某種心情,都將是多余的。董其昌視這些書法所悟為金科玉律,如佛教之于《心經》,為“等等咒”。充分理解了這“四自”,即使二王轉世來此,又能說出更多的道理來嗎?(讀到此,我捂嘴一笑)。其實王羲之也是崇尚自然的,王的十七帖用筆淡定儒雅,沒有浮躁和輕狂。意念下指令我該寫什么文字的內容,然后一切均聽任手中之筆把自己帶到一任眾山小的高處,那便是禪意,是“道法自然”在書法中的最高表現。書法是什么?只不過是意識的表現手段,所謂“意在書外”也。我意不在書,何必刻意去左右毛筆的具體動作?看來,小董是尋得了武功的至高秘籍而竊笑著。
董其昌提到的“屋漏痕”、“拆釵股”,是具體運筆的技法。所謂“屋漏痕”,就像屋頂漏下的雨滴在書法紙上的樣子。靈活運用好,則有質樸的妙用,加之以“拆釵股”,亦即在豎筆轉彎處的勾轉技法,或如“錐劃沙”那般,錐鋒過處,兩邊的沙子隆起。靈活地將這些加以運用,那便是褚遂良,虞世南,顏真卿的大師之風范。否則,過于刻板,不知變通,“屋漏痕”將流于“墨豬”之輩。打出去的拳要記得收回來,下一記出拳才有力度。這便是“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的道理。
字應當學會變通,不能千篇一律,否則就如算盤子那樣乏味了。古人妙在隨意處,酣暢盡在變通間。所謂守法而不泯滅個性,有古而不泥古也。
讀小董,也同時警醒自己,不要在臨得古人法帖之后就說自己得到其真諦,說不定只是形似,皮毛而已。坊間多有曬出《圣教序》者,以為惟妙惟肖。卻不知尚未入門者也。從《論書帖》知,小董時代便有吹噓臨《圣教序》得法者,卻不知“其沉著逼古處,當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小董常贊其師深得右軍之妙,師每搖頭否認之。及至其貢試在留都南京,得得觀王羲之《官奴帖》真跡時,驚呼似乃師所書,方知真人不露相也。今后,我也應當少在微信中曬毛筆字,厚積薄發,才是成熟的表現。
【《論書帖》及其學習心得的散文】相關文章:
回家短信及其酒散文03-10
論初中的學習心得12-09
張培基英譯散文賞析之《論包裝》10-26
概率論學習心得范文10-15
《傷寒論》讀書學習心得12-02
帖春聯的寒假日記12-08
前端開發技術及其應用學習心得范文11-30
個人簡歷的小帖士12-09
《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的學習心得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