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回家短信及其酒散文
我在八十年代初過春節的時候時興拜年,大家組合到一起,先走有老人的家庭,再走官員,然后是同事。到了誰家就坐一坐,說一些客套話。誰家的屋里都準備了葵花子,咔嚓咔嚓的磕一陣,嘴上新衣服上都是瓜子的皮子。走的時候嘴里放一塊糖,含著就走了。大街胡同到處是拜年的人群。你方唱罷我登場。熙熙攘攘,春節就非常的熱鬧。后來電視興起來,拜年的到了誰家,都要影響人家看電視,拜年的隊伍就散了。
九十年代又時興了一段扭秧歌拜年。場里的職工們在廣場上扭,在家門口扭;村子里也都組織了秧歌隊,穿的破衣爛衫,臉上抹的黑黑紅紅。一個鼓足了嘴吹嗩吶的,就是秧歌隊了。坐在四輪子車上,專找有錢的,當官的家去扭,扭完了要錢。扭了幾年,大家就感到累了,沒有意思了,全都是那一套就厭倦了。最后都散了。
我不知道從那一天開始用短信開始拜年了。剛開始信號不好,蜂擁而來的短信不能都擠進手機里,很多人就提前發短信拜年。現在好了,多少短信都可以魚貫而入,跳躍在你的面前。短信的發展也快,開始都是那種千篇一律的做好的詞語,一套一套的,看的人看了也就看了,如果下面不寫上名字,都是一樣的祝福句式。現在有的人學會了聯絡感情。對好朋友都是自己編幾句短信語,看了的人心里就熱乎乎的。我最怕的是兩種短信,1是下面不留姓名,我換了手機把姓名都弄丟了,就開始猜是誰的短信,費出一番心思;2是多年不聯系的,發過短信來,就十分的感動,想起當年的故事,會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我也想過電信公司,春節應該降低短信的費用,由一毛錢變成一分錢,以答謝大家。可是電信卻利用節日發財。所以我在節日里就不想發短信。可是心和手都被手機短信俘虜了,患了手機短信綜合癥,不發短信就心機難耐,就如酒癮煙癮色癮話癮麻將撲克癮一樣,不發短信就受不了。
如果說短信是春節發展的高峰,完全取代了鞭炮的作用的話,回家就是春節的開始。春節的代名詞就是回家,就是團聚。一年的風雨奔波,回家喘一口氣,懶懶的在親人的身邊睡一覺,高興的看看那些熟悉的一草一木,熟悉的床,熟悉的被子,熟悉的桌子,熟悉的那些面容,熟悉的話語,連熟悉的骯臟和嘮叨,都那么的親呀。沒有回家,就沒有春節。春節就是回家。只要有春節,就會有春運。春運是中國的特色。把春運做好,就是把春節過好。春節過了多少年了,我們還是沒有真正理解春節,所以春節來了,春運依然的手忙腳亂的。
春節的過程是回家,是發短信,再就是吃。吃是人的核心,沒有吃,一切都是空的。很多人說,現在吃啥都沒有味,肉沒有肉味,飯沒有飯味。這都是吃飽了的人說的。吃不飽的人說,以前那有這么多的肉啊,一年才吃一回,怎么就不香呢。說吃肉不香的人到農場農村買笨豬笨雞吃。天下的人多,沒有肉食雞肉食豬,那能天天吃肉啊。如果酒都是過去的六十度,酒也不夠喝的了。水很多,什么加水都行,都夠我們消費了。吃里面也包含著喝酒。喝酒是大吃,沒酒不成席。喝酒成病,前赴后繼,是沒有硝煙的戰爭。過去以為只有白酒加水,現在才知道啤酒都是水,已經不用麥芽發酵,而是用玉米發酵做啤酒了。玉米做的啤酒出酒率達到百分之一百以上。看到滿街拉啤酒的車,滾滾的酒水流淌成河。色酒也是加水,飲料也是水。水是生命的起源。水也是生命的承載。生命在水里流,要不說我們是黃河長江的子孫呢。一條大河波浪寬,多少人在酒海里弄潮玩。春節了,大家喝酒去吧。
春節的三部曲回家短信喝酒,春節的三劍客酒殤食殤情殤,春節的三個感情見面敘談回憶,春節的三大步驟貼春聯買鞭炮準備食品,春節的三個代表孝順關懷感恩,春節的三個夢想找感覺看舊人嘆息人生。
【回家短信及其酒散文】相關文章:
回家心情隨筆散文12-09
自斟自飲生命的酒散文11-23
父親的短信散文03-10
短信情緣散文03-10
滿月酒短信11-27
滿月酒短信12-08
滿月酒短信12-04
《論書帖》及其學習心得的散文03-10
發短信的姑娘散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