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動中國朱彥夫事跡學習心得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動中國朱彥夫事跡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朱彥夫事跡學習心得1
朱彥夫,一位向人類身心極限挑戰的山東漢子,一個淄博人民耳熟能詳的名字,一個用極限人生書寫人生極限的中國當代保爾,一位獲得全國首個“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永遠的戰士,今天,他的事跡再次深深的感動了我。
最早聽說朱彥夫的事跡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那時候,朱彥夫是作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成為學習榜樣的并傳遍齊魯大地的。那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身殘志堅,用超人的毅力,挑戰自己,挑戰人生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3月15日,在淄博齊盛賓館的報告大廳,我通過沂源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黃雪頌,濟南的軍區“沂蒙旅”一營教導員汪祥松,沂源縣張家泉村原主任張茂興,朱彥夫的女兒朱向欣,市委講師團副團長于濤等五位同志不同角度和側面的講述,再次了解了朱彥夫同志的傳奇經歷、光輝形象和崇高精神,更深切的感受這位特等傷殘軍人鋼鐵般的意志和奮斗不止的人生。3月31日,我懷著無比敬畏的心情,先后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布廳的“時代楷模——朱彥夫”發布節目以及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山東衛視播出的時代楷模朱彥夫等,心靈再一次受到強烈的震撼。朱彥夫,是在優秀共產黨員焦裕祿故鄉涌現出副錚錚鐵骨,和鄉親們一起,一次次改寫著張家泉村的歷史,一干就是25年,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建成遠近聞名的先進村。退休后的朱彥夫用嘴銜筆、殘肢抱筆,創作完成了自傳體長篇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
“回看走過的一生,我不相信命,更不相信運。我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黨!只要信念不倒,精神不垮,什么都能扛過去!”“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生活里的一切都不用別人幫,我自己做” ——晚年的朱彥夫如是說。在發布會現場,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滿含熱淚,動情的說:他用鋼鐵的意志寫下了一撇,用熱切的情懷寫下了那一捺。今天,不管朱彥夫是什么樣的姿態,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完整的、大寫的“人”。這樣的人,值得我們為他樹碑立傳!“他沒有手,卻把群眾的事辦得更實;他沒有腳,卻把根扎在了群眾的心里;他用殘肢、用雙拐寫下了為民、親民、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懷”。榮獲“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后的朱彥夫想的還是為人民服務,他說“我是一個最普通的戰士,最普通的傷殘軍人,也是最普通的一個農村支書,我只是在自己的村子里干了一點自己的事情。我將要用自己有限的精神生命,貢獻于偉大祖國的無限生命中,永遠為人民服務。”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朱彥夫精神是人生的動力之源。朱彥夫曾經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朱彥夫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正是對以愛國敬業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詮釋。朱彥夫就是靠對黨的堅定信念和無限忠誠的精神,譜寫了一曲實現人生價值的奉獻之歌!現在,我們正在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的基層組織是我們的戰斗堡壘,要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廣大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充分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我要利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把焦裕祿、朱彥夫這樣的優秀黨員作為鏡子,虛心聽取廣大干部群眾的意見,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找出自己在精神境界方面的差距和自己存在的不足及問題,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學習“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結合本職工作,把各項工作做好做細做實,踏踏實實辦事,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共產黨員。
感動中國朱彥夫事跡學習心得2
解放全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是那個激情燃燒歲月中革命者的共同理想。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改變貧困地區和家鄉貧困面貌,成為他們面對的共同任務。被譽為中國保爾的特等傷殘軍人朱彥夫,在朝鮮戰場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但他身殘志不殘,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始終鼓舞著他向命運挑戰。他沒有手,卻寫出了有手之人寫不出的長卷;他沒有腳,卻走出了有腳之人走不出的足跡。
他的先進事跡,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崇高追求,體現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身殘志堅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體現了一名傷殘軍人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奮斗精神。
這次與朱彥夫事跡的心靈對話,給我切切實實的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的黨課,再一次激發了我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作為電力系統的一名普通員工,雖然平時也能夠盡職盡責地做好各項工作,但在工作、生活壓力較大時,還是會心存抱怨。心理不平衡,一切就都難以平衡,影響到我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學習朱彥夫同志的事跡,看著他傷殘的身軀,再反觀四肢健全、生活無憂的我,頓時覺得羞愧萬分。
朱彥夫的事跡告訴我,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能僅僅滿足于物質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愉悅,更需要有一種崇高的精神寄托。要想讓地里不長草,最好的辦法是種上莊稼。人的心靈不被光明占領,就要被陰暗侵蝕。所以必須經常學習先進人物的事跡,經常與他們比一比思想,才讓自己的心靈時刻充滿陽光和激情。
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面深入開展,我們黨員干部要以朱彥夫同志為榜樣,把群眾理念深深地根植于思想行動之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本職工作是報效祖國、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也是施展才華、發揮特長的最好舞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腳踏實地地勤奮工作。要知道,我們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踐行群眾路線、每一分付出都是在為電力事業做自己的貢獻。雖然不能做到朱彥夫同志的身殘志堅,但也要做到無愧于心。
感動中國朱彥夫事跡學習心得3
學習朱彥夫,我們首先要了解朱彥夫的先進事跡,他是山東省沂源縣人,14歲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18歲的他失去了手腳以及左眼很快入黨,1950年在朝鮮戰場成為特等傷殘軍人。1956年,朱彥夫離開療養院,回到家鄉,自食其力。在隨后的25年,他被推選為村支書,帶領全村百姓走上富裕路;辭去村支書后,年近古稀、從沒進過學校的他,又親筆寫下了長篇小說《極限人生》。
可以想象,一個正常人,想把一個貧窮落后的鄉村變成富裕村,都要付出難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何況一個在戰場上失去手腳和一支左眼的特等傷殘軍人,需要多么頑強的意志和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只有朱彥夫自己和村里的鄉親們知道。正像鄉親們所說的那樣,老朱心里裝滿著別人,唯獨沒有他自己。這一點從朱彥夫的四種“走法”就可見一斑,一是立行,第二種就是跪行,跪著走,第三種就是爬行,第四就是滾行,滾行快一點,但是損失很大。可他從未叫一聲苦,說過一聲累。沒日沒夜的為鄉親們奔忙。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就用這半塊軀干,不管是滾,不管是爬,不管是說,不管是寫,我盡上我的職責。、因為共產黨員呢,名實相符的話,你就得這么干,不這么干,這個共產黨員就是假的,就是虛的。”
朱彥夫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奉獻的一生,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一生。他用自己的一生實踐著自己入黨時的莊嚴誓言,為黨和人民的利益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可以說,朱彥夫的先進事跡,感動了沂源,感動了山東,感動了中國。省委書記姜異康說,朱彥夫同志的先進事跡,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體現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體現了一名傷殘軍人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事跡值得全社會學習。特別是在當前正在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中,這樣的典型、這樣的榜樣,將成為激勵我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踐行黨的宗旨的強大力量。
感動中國朱彥夫事跡學習心得4
今天上午,我們認真聆聽了朱彥夫同志的先進事跡,朱彥夫同志就是基層黨員的一面旗幟,學習他的事跡,很受鼓舞。“20xx年前,我通過《極限人生》這本書,了解了朱彥夫同志的感人事跡。那時我參加工作不久,懷著滿腔激情投入到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拿出《極限人生》看一看,每看一遍都會有不同的領悟,這本書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指路明燈。”
朱彥夫同志是基層黨員的一面旗幟,特別是像他這樣的基層黨支部書記,更應該學習朱彥夫與民心貼心,為民辦實事的精神。聽了報告后,自己會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調整工作思路,帶領村民一起建造更美好的家園。朱彥夫同志始終滿懷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無怨無悔,無私奉獻,反映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和追求。我們黨員干部要自覺轉變作風,凝神聚力,真抓實干,為建設生態和諧文明的現代化臨淄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自己深深地感覺到,與朱彥夫同志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向榜樣學習,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斷調整思路,進行改進。在朱彥夫的現實人生中充滿了艱辛與困苦,但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卻從未有失敗和茍且。他外在的殘缺無妨內在的完整,他內在的完整成為這個時代最為打動人心的抒情。與其說朱彥夫高尚,不如說他已早早地感悟到了精神之自由對于活著的樂趣。對于我們這些凡胎肉骨而言,我們眼中的幸福恐怕與朱彥夫內心所理解的幸福相去千里。筆者想,朱彥夫一定自認為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來自凡夫俗子望塵莫及的高度,來自他以強大內心啟發他人的參悟,來自以堅韌的創造生命奇跡的英雄主義,來自他的審美人生激發著更多的人進行一場生命的反觀自照。
朱彥夫作為一名殘疾人,能夠有這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非常讓人敬佩,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事,實踐一個人民公仆的忠誠誓言。
【感動中國朱彥夫事跡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劉盛蘭事跡介紹04-02
感動中國格桑德吉事跡介紹03-31
學習劉彥事跡心得體會06-08
感動中國段愛平頒獎詞及事跡介紹04-03
學習周智夫先進事跡心得筆記范文03-26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學習心得03-18
感動中國節目征文07-01
衛生系統學習王彥生事跡的心得體會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