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上墳的文章
清明節是一個重要的紀念性節日,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上墳的文章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篇一:清明節上墳
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去上墳,上墳作文。今天早上,我也被爸爸媽媽叫醒,去給爺爺上墳。
奶奶把折好的紙錢拿出來,裝在準備好的錢袋里,爸爸在錢袋上寫上了爺爺的名字,也就是說這些“錢”是給爺爺準備的。
不一會兒,大伯開車來接我們。到了墓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在掃墓了。墓地旁有賣上墳用的菊花和折好的紙錢,小學三年級作文《上墳作文》。奶奶拎著紙袋徑直地走向爺爺的墓地。爸爸拎來一個鐵桶(燒紙錢用的)。大伯拿著干凈的抹布在爺爺的墓碑上一邊擦拭著,一邊在說著什么,像是在跟爺爺敘家常。我看了很不了解,這樣說著爺爺能聽到嗎 ?爸爸打著了火機,這些紙錢就一股煙熏地飛向了爺爺的世界。我也曾跟爸爸媽媽說:“老師說過,清明掃墓不能燒紙錢,會污染環境。”可他們卻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少燒一點吧。”
我們一一跟爺爺告別,回來的路上,大伯跟我說,爺爺是個很勤勞的人,是個好人。
篇二:清明節上墳
這次,我們一家來到農村奶奶家,就要給爺爺上墳,我剛生下時,爺爺已經走了。
每年過年的前三天,都要給死去的人們上墳。今天,爸爸開著車,我坐在車上。一回頭,看見了金元寶、紙錢之類的東西。車在土路上走了一會兒,只見大片土地。爸爸下了車,走到一個稍微高點兒的土堆,拿打火機一點,把兩三個元寶燒了。
我一直望著爸爸,爸爸很嚴肅,把元寶、紙錢都一個一個慢慢燒了。嘴里一直說著些什么。奶奶說,爸爸在說讓爺爺想吃啥、穿啥買上。爸爸對著墳堆磕了好多頭。將橙子、香蕉、蘋果……都散在四處。
天上下起了小雪,爸爸站起來,拍拍褲子,看了看墳堆,上車了。
在車上,爸爸一直與我談爺爺的事。
哎,爺爺活在世上多好呀!
篇三:清明節上墳
前幾天清明節的時候,我第一次和媽媽去給姥姥上墳。
媽媽買了很多好吃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紙錢,她用手巾反復地擦姥姥的墓碑,我還是第一次看媽媽哭得這么傷心。媽媽說,姥姥去世的時候我只有四歲,姥姥是突然得急病死的,姥爺、媽媽和舅舅都非常傷心。
媽媽把好吃的'一樣一樣的擺在姥姥的墓前,我奇怪人死了怎么還能吃東西?媽媽說,吃是吃不到了,這只是我們的心意,多買點心里能好受點。
我知道姥姥是媽媽的媽媽,在我小時候媽媽就教我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我的媽媽現在已經沒有媽媽了,該多傷心呀!我對媽媽說,姥姥現在一定在天堂,因為好人死了以后都會上天堂,我的童話書里就是這樣說的。媽媽含著眼淚笑了,說姥姥要是能看見現在的我該有多好呀!
我發誓以后一定要做個好孩子,讓媽媽不再傷心,讓天堂里的姥姥也高興!
篇四:清明節上墳
今天中午,我們全家去上墳,不過哥哥姐姐不在,如果在就更好了。
我們總共六個大人,一個小孩(小孩就是我),我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走到大門口,哥哥還沒放學,爺爺讓我們等一會兒,過了一會兒,大伯想起了一件事,他對我們說:哥哥今天沒騎自行車,所以從廣場那邊走的,唉!讓我們等了一會兒。
我們全家走了好長時間,到了一處荒涼的地方,到處都是土,我們隨便找了個地方,把燒紙放在地上,二大伯用打火機點著,還放了很多陰票子,我們一人一個袋子,跪下來磕頭,把我磕得土頭土腦,二嬸嬸把饅頭等很多食物都扔到了火上,和紙一起燒掉。奶奶在旁邊哭,家人都勸她。
我們要回家了,回到家,我感覺好累,倒在床上睡了一會兒,就去上學了。
篇五:清明節上墳
活著的人要過年,死去的人也要過年,所以,一到春節就會要祭祖。
正定的祭祖時間是正月初三,也就是今天。所以,今天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又去給大姥爺上墳了。祭祖的人特別多,這的墓碑特別多,一個挨一個,碑前有一個供臺,供臺的意思就是大家可以把食物獻給去世的人,人們供得有蘋果、酒、香煙、橘子、梨、草莓、蛋糕、面包、餅干,還有很多很多。
來這里的時候車特別多,非常擁擠。
我們每人給大姥爺磕三個頭,然后給大姥爺放炮,后來,我們貢獻給大姥爺很多食物,又燒了很多紙錢和紙元寶,然后我們就出去了,出去之后,別人還在放炮,我感覺非常吵,就回家了。
弟子規上說:“事死者,如事生”,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篇六:清明節上墳
好久沒有去“看”死去的爺爺了。回老家之后,就在正月初一的下午,我們去給爺爺上墳。
按照習俗,死者的長輩、夫或者妻是不能去上墳的,他們只能在死者的生日和忌日那兩天燒紙。于是,奶奶和太婆留在家里,我們其他人在隨街游的販子手上買了些物品,便上了路。到了墓地,我們以步代車,表示尊重。到了爺爺的墳前,只見去年帶來的水果亂作一團,胡亂散在墳前,鮮花也混著泥土亂趴在兩旁,很是凄涼,但照片里的爺爺還笑著,笑著,讓我不敢直視,讓我感到羞愧。先是大人,后是長子,很快我們開始了燒香磕頭。只有一個妹妹的我排在很后,當我跪在墳前時,心里正天真地想著DD爺爺過得好一點兒。
離開墳,我們登上祭壇。大人們燒著每一片紙錢,然后點燃了鞭炮。鞭炮啪啪地響,火一點點放大,我想孤魂野鬼再不敢搶爺爺的錢了吧!鞭炮放完了,在熊熊大火前,我看著滿天飛的紙灰,我減輕了負罪感。
臨走時,我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舅舅呵呲我,我犯了大忌。可是,什么時候才會“見到”爺爺呢?望著灰色的天空,心中有幾分沉重。
篇七:清明節上墳
今天是4月3日,是清明前兩天。我們全家人在大伯家吃午飯。吃好,我們就拿上祭品向爺爺的墳墓走去。
來到墳前,大伯和爸爸看了看墳的四周。他們看到有一些地方有一些雜草和垃圾。他們就把雜草拔掉,垃圾撿起來扔到旁邊的地里。奶奶從袋子里拿出彩帶。姑姑急忙拿過彩帶在墳上繞了起來。爸爸和大伯立刻走過去幫忙。大伯拿住彩帶的一頭,爸爸拿住另一頭,在墓碑上系住了再用膠帶粘了起來。奶奶又拿出了一團沒有展開的彩帶。她用力抖了一抖,一層層的彩帶掉了下來。奶奶親自把這條彩帶繞在了墳上。姐姐看到袋子里面還有一條彩帶,就把它打開掛在碑上。
彩帶掛好了,奶奶把供品中的魚、豆腐干、酒等東西放在墓前。大伯和爸爸從蛇皮袋拿出紙元寶倒在地上。爸爸從嘴上拿下香煙,點著了一只元寶,丟在元寶堆上。頓時,一團烈火燃燒起來。一下子,這堆元寶就全部燒光了。緊接著,大伯拿出鞭炮,用香煙點燃。他把鞭炮往空中扔。鞭炮在空中“啪”的一聲,爆炸了。我嚇得趕緊把耳朵堵上。哥哥卻覺得好玩,他走到大伯身邊說:“大伯,讓我也來放,行不行?”大伯給了他幾個。哥哥拿起一個往香煙火上碰。等到鞭炮的引線紅了,他也往空中扔。就這樣,哥哥和大伯兩個人你一個我一個地放著鞭炮。鞭炮放完以后,我們就向爺爺的墳拜了拜,都希望爺爺的在天之靈能夠保佑我們。
祭完了爺爺,我們又去祭了幾位仙逝的祖先。
經過這一次上墳祭祖,我知道了我們這里的民間風俗是多么的深奧。
篇八:清明節上墳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在家里,吃上那平時吃不到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鄉下掃墓(踏青),給死去的故人請安,給他們拜年,送上家中做出來的佳肴——清明果。讓他們保佑我的學習更好,學業成功。
于是,星期一爸爸在家很空,決定帶我回鄉下去給爺爺掃墓。我立即拿來自己家里做出來的清明果,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干凈的報紙,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鋪在里面,以免發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后備箱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后備箱中的佳肴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就像老牛拖慢腿。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于到了爺爺的墳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爺爺請了安,向他問候我們的所有好。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把弟弟嚇的嗚嗚大哭起來。后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愿“希望爺爺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不愧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么的有意義,不平常好多了了,是那么的有趣不同尋常。又有活動,又有學問,還有佳肴。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上墳的文章】相關文章:
2.上墳
3.清明節祭祖的文章
4.清明節見聞的文章
5.清明節的文章集錦
6.有關清明節的文章
7.上墳的優美散文
8.清明節防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