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見聞的文章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清明節見聞的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清明節見聞】
人們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今年的清明節并沒有并沒有下雨,老天好像一點也不悲傷。不過,火辣辣的太陽并阻擋不了人們對親人的思念。
清明節,我和媽媽去放風箏發現街道兩旁又有春的足跡?匆熬栈ㄌ匠鲱^露出笑臉,小樹發出嫩嫩的枝芽。人們也脫去厚厚的冬裝,小鳥也從南方飛回來,嘰嘰喳喳的落在樹枝上。在不知不覺中,天色暗下來。路旁燒紙的人們也多,他們在是給天堂的親人送一些錢財、衣物?扇藗冞@樣燒紙,不但污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我認為,人們可以采取文明的行為來表達對已逝親人的思念。
人們大多數認為這天是個沉痛的日子,可我不覺得,因為這天我可以放風箏,放飛心情。
【篇二:清明見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是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烈士陵園,為我已故的姥爺掃墓。
來到陵園,首先看見一些買祭祀用品的人,我們穿過一叢叢樹木,來到老爺的墓碑前,我用一塊小抹布,為姥爺撣去墓碑上的灰塵,以及旁邊的枯枝枯葉。這時我聽到一聲聲哭泣,原來是來祭奠已故親人的人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只得用哭泣來緬懷。
看到這場面,我也忍不住哭泣起來。爸爸和媽媽在燒紙,我的淚水被火烤干,一小點點的紙灰隨風飄起,我聽別人說過,紙灰在天空聚集的那一點,親人就在那一點。我的眼睛也隨著紙灰看去,真的,紙灰在一點聚焦,那一點,是不是正站著姥爺呢?
這時,我的腦子里浮現出這樣一句話:但愿人長久。是呀!又有哪一句話能表達出我此時此刻的心情呢?
【篇三:清明節見聞】
喂,快點我起床,你沒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我的美夢。對,今天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后,跳上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著蒙蒙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很快就來到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我和爸爸在墳墓上加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后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此時此刻,不禁又讓我想起以前和外公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那時的外公天天帶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總是那么開心、快樂!現在再也見不到外公,心里不由的感到難過。
掃墓儀式結束,雖然說非常簡短,但很莊嚴!巴夤D跇O樂世界開開心心,明年的今天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看您的!”我在心里默默地說…。
【篇四:清明節見聞】
時光如箭,又是一年的清明節,天上下著毛毛細雨。我和爸爸媽媽。姑姑開車回老家為爺爺掃墓。
在路上,我透過車窗看見挺拔在路旁的鉆天楊,灰白的身軀泛出淡綠色,枝頭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濕潤的微風中輕輕擺動。嫵媚多姿的垂柳,飄起長發,婆娑起舞。遠處綠油油的麥田一眼望不到邊。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人們急匆匆的腳步,忙著去掃墓。踏青。
來到奶奶家,按照老家的風俗,奶奶在大門兩邊插上柳枝。我和爸爸。叔叔準備燒紙去給爺爺掃墓,路上三三兩兩的都是去掃墓的人。回來時媽媽已經做清明時大家都吃的韭菜盒子。
清明節是人們掃墓。寄托哀思的節日,我來年還要為爺爺掃墓。
【篇五:清明見聞】
雨在外面紛紛地下著,今年的清明要來……
又到每年一次的清明節,媽媽帶我回江蘇老家去掃墓。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下著小雨,一片凄涼的樣子。
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過去。介子推為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君主,后來,介子推歸隱山林后,晉文王為逼其出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和他母親被燒死,晉文王傷心,作為紀念,規定以后每年那天全國都不許生火,只吃生的食物,那天就是清明。
今年的清明節,我跟我媽媽像以往一樣,帶上紙錢、食物等東西,買兩束鮮花。我們找到我姥爺的墓,磕三個頭,把花放在墓前,然后燒紙,燒的時候,紙燒起來,黑色的煙不停地向上竄,風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來,有的時候還把燒出來的灰吹的滿天飛。燒完之后,在地上留下一灘黑灰。燒的時候,媽媽、大姨、舅舅都給姥爺說話。
燒完紙,我們走出墓園途中還看到許多人都在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還有在那哭的,也有笑的。
清明是祭奠先祖的好時節,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篇六:清明節見聞】
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又叫鬼節。
過清明節的時候,我和爸爸回家鄉掃墓,坐車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上一年的清明節,上一年的清明節是我和媽媽去的,不知道上一年的清明節和今年一樣還是不一樣。
我和爸爸到家鄉以后,就和爺爺奶奶還有爸爸和我上山掃墓,我們慢慢的走在小路上,而小雨一直在下著,這讓我想起一首詩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钡任覀兊侥骨暗臅r候衣服全都濕透,還好我們的供品還沒有濕,我們的供品有水果,有雞、鴨、肉、豬頭、魚,還有一些酒。我看見一棵野果樹,爸爸就爬上去要一點野果,放在老祖先的.墓前,還把那些雞、鴨、肉、豬頭、魚和酒放在老祖先的墓前供給老祖先,我們不要為墓地除草、培土、修排水溝。
爺爺從一個袋子里面拿出一些鬼錢,有一元的,十元的,一百元的,一萬元,一億元的,五億元的。拿出來燒,我問:“爺爺,為什么要把這些鬼錢拿去燒?”爺爺說:“因為要把這些錢給老祖先用。”我不知道為什么死人也會用錢,我們掃完墓,回到爺爺奶奶家的時候我們衣服全濕,鞋子全臟,我們把濕衣服換,把臟鞋子脫出去。
我最喜歡家鄉的清明節,反正就是喜歡清明節,每一年的清明節我都回家鄉去過的。雖然很累,可我還是很開心。
【篇七:清明節見聞】
雨紛紛清明已經過去,未見幾許斷腸人,倒是借問酒家何所有的不在少數。麻醉著神經,損傷著肝腎。嘉陵江邊,游船幾許燈光燦爛。燈下那一杯杯冒著熱氣的綠玉,不時幾個星子閃進去。茶溶在水里邊,唾液溶在茶里?v然茶葉再名貴,也不過是茶與唾液的混和物。自然沒什么味道。
江對岸,紅軍紀念館燈火輝煌。再襯上“閬苑仙境”四個大字,確有一番韻味。但清明節仍無幾人上去緬懷先烈,似乎他們的鮮血造就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抑或只是裝飾那一雙雙早已飽受光污染的眼。
古城里,衣著暴露的女人到處留下倩影,全然不顧自己那水桶腰或羅圈腿。不用問,那是自信的省城人。好在閬中不是小氣的麗江或周莊,道寬樓高倒使她們顯的嬌小幾分。
這街愈走愈黑,到漢桓侯祠燈也學會戛然而止。本來就是古墓。門前又新挖一口“古井”就怕嚇不死人。唉,真為閬中中學的美女們擔心。
夜深,閬中中學還傳來許許書聲。原來校方又在和全國人民作對,可憐的同學們,你們什么時候才能體會到中國早已解放?這樣補課,腦細胞死傷無數,本可以考北大的也只有考個渣渣。
城里到處都是祭奠后的灰燼。低頭看看冥鈔面值,多以百萬計數。若先人地下有收,一日收獲無數億,這冥間貨幣恐怕也要貶值。不過看著這一個個“孝男孝女”,我倒想起一句老話“活著不孝死孝,瞎鬧!”是啊,與其這樣“孝順”,生前何必惡語相加,置于死地而后快?這般孝順也不過是不是“哄死人”,也許有些人才自知罪孽深重或他(她)也成父母。早知如此,何必當處?
清明,人可醒?
【篇八:清明節見聞】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那個要的節氣,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后來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清明節的一個習俗。
“這車堵得要命,什么時候才能到呀?”一大早就爬起來去給姥姥掃墓的我記得大聲問道。今天是清明節,這車大部分都是去給親人上墳的……
隨著剎車的聲音,車子停在百陵園的停車場。到這里人們的心情都想著灰蒙蒙的天空。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濃濃的燒香的味道,又給這思念親人的清明節增添幾分濕濕地、柔柔地情感,這讓人想起杜牧的那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從人們那憂郁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強忍著不讓留下的淚珠,他們是在思念失去的親人,還是在懷念從前的日子?
來到姥姥的墓碑前,我深深地鞠三躬,表示我們大家都很想她、很愛她。雖然我沒有見過姥姥,但親愛的姥姥一定會在某個地方關注著我的成長……
【清明節見聞的文章】相關文章:
1.病房見聞文章
2.清明節祭祖的文章
3.清明節上墳的文章
4.清明節的文章集錦
5.有關清明節的文章
6.清明節防火文章
7.摘抄清明節文章
8.清明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