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學(xué)堂_文章
小時候,父母常年外出打工,我和弟弟就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一并照顧的,還有伯父的孩子——我的堂兄、堂妹們。因為住在同一個屋場,伙食攤子是分開的,但吃飯的時候,我們都喜歡端了飯碗擠到爺爺奶奶的桌子邊。爺爺讀過古書,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但我們這群孩子太過懵懂愚頑,吃飯的時候,爺爺常常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碗筷,耐心細(xì)致地給我們講道理。
四五個小孩子擠在一起,難免鬧矛盾。一鬧起矛盾來,有的哭,有的叫,有時還會打起來。奶奶脾氣火暴,處理的方式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是非對錯,每人頭上賞顆“毛栗子”,再大喝一聲“都給我閉嘴!”爺爺就不同,他會趕緊伸出手來制止奶奶:“不要打!小孩子打不得,尤其不能打腦袋,會越打越蠢的!”還會勸奶奶:“你不要那么大聲喊嘛,看把他們嚇壞了,你要和風(fēng)細(xì)雨一點……”接著,爺爺會跟我們說:“兄弟姐妹要和睦!彼岩桓曜优e起來,說:“這一根筷子容易折斷,要是一把筷子,你試試看,看誰能把它折斷。所以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本烤故裁唇小捌淅麛嘟稹保覀儾⒉幻靼,但我們都知道,誰也沒有本事將一把筷子折斷。
那時候貧窮,我們雖然不至于整日饑腸轆轆,見到好吃的食物還是常流口水。粗茶淡飯雖然頓頓有得吃,葷菜卻難得一見。鄉(xiāng)下風(fēng)俗,家里來了客人,無論如何都要上個葷菜,哪怕到鄰居家里去借兩個雞蛋,也要讓桌上顯出客氣來。爺爺奶奶的餐桌小,平時我們湊在一起已經(jīng)擁擠,來了客人更是熱鬧。大家的眼睛其實都忍不住盯著桌上那幾只盛菜的碗,筷子卻只伸在菜碗靠近我們自己的這一方,不會長驅(qū)直入搗入別人的地盤,當(dāng)著客人的面尤其顯得斯文和拘謹(jǐn)?腿硕伎湮覀儭昂媒甜B(yǎng)”,我們就一個個正襟危坐,細(xì)嚼慢咽,更顯出“教養(yǎng)”來。不管是在自己家里吃還是到別人家做客,都不要吞得太快,不要發(fā)出響聲,也不要吃得太飽,夾到很好吃的菜,不要直接塞進(jìn)嘴里,而要在飯碗里放一下再吃。我們不知道為什么吃個飯有這么多的“不要”,但這些“不要”自然讓我們在吃飯時顯出克制與優(yōu)雅來。
爺爺還要我們把碗里的飯菜吃干凈,不要把飯粒灑到桌子上,他說,灑飯粒和剩飯菜都是“作孽”,會遭雷劈的。
那時候糧食少,米飯不夠吃,需要摻紅薯、豆子、高粱等雜糧。爺爺告訴我們,吃飯先要吃雜糧,把白米飯留到后面吃,“這就像過日子,要先苦后甜!蹦棠淘诩依锊俪旨覄(wù),爺爺在田里忙碌,有時候過了吃飯時間,爺爺還沒有回來,奶奶會耐心地等,一定要等到爺爺回來了才開飯。有時候?qū)嵲诘炔患傲,奶奶會先吃剩飯或者雜糧,把新鮮飯留給爺爺吃。吃過飯后,奶奶還會把飯菜放在爐子邊上,讓飯菜一直保持溫?zé)帷_@些小細(xì)節(jié),變成教育的一部分,潛移默化在我們的成長中。
生活課堂
我考上大學(xué)那年,上學(xué)之前,父親對我說:“你就像路邊一蔸草,不知道怎么的就長大了!倍嗄暌院,我還常想起父親說過的這句話,想起父親說話的口氣和那一聲幾乎聽不到的嘆息——我想,父親在感嘆我長大的同時,也在感嘆他在我成長中的缺席吧。
其實父親不知道,他在我的成長中從未曾缺席過。有些課程雖然短暫,卻能受用一輩子。
我的父親是手藝人。父親會油漆、會打鐵、會剃頭,最拿手的還是木工活——從雕花、鉚榫的細(xì)致活到門窗戶頁的粗活,全套木工手藝都精通,雕花尤其出色。他現(xiàn)在快80歲了,每年約他做雕花扶梯的`人家還能從年初排到年中,由此可以推想他年輕時的緊俏忙碌。但凡掙過錢的人都知道,外面的錢總是比家鄉(xiāng)的錢好掙,所以在我童年的記憶里,父親總是在大年二十八或二十九黃昏的風(fēng)雪中回來,又在新年初二的早晨踏著晴雪出門,一年在家里呆的時間只有春節(jié)那幾天,別人說起我的父親,都知道他到外縣甚至外省掙錢去了。
過年時節(jié)是我們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更是作為孩子的我最盼望的時刻。父親回家會帶給我別樣的興奮。因為隨著他回家的,還有箱包里的蘋果、雪梨、五顏六色的糖粒子,給我母親和我買的花布、給我弟弟的課外書,以及鄉(xiāng)下少見的其他一些東西。
爺爺奶奶是早已經(jīng)知曉今天要來跟我們一起吃晚飯的,但吃飯之前,需要再去請一次,這似乎是不變的程序。當(dāng)年沒人告訴我這是為什么,現(xiàn)在想來,應(yīng)該是表現(xiàn)出晚輩對長輩的特別恭敬,也體現(xiàn)出他們作為長輩的特別尊嚴(yán),或者還有作為已經(jīng)需要兒子贍養(yǎng)的老人的自尊。
雖然飯菜已經(jīng)擺上桌了,但爺爺奶奶來了以后并不立即在餐桌旁落座,而要由父母“尊”到“大位”上方才坐定。四方桌子擺在房子里,座位是有大小和方位的。通常來說對著門窗的上方為大,但桌子的擺放也有講究,一張四方桌子一般由三塊木板鑲成,有鑲縫的一方是小位,沒有鑲縫的一方才是大位。有地位的人是不能坐小位的,要坐大位,但這特殊的“地位”不是自己占的,而是由別人“尊”上去的。
父親回家的第二天,家里總會殺年豬。殺年豬是熱鬧的,沸騰的,也是令人驕傲的。不是家家戶戶都?xì)⒌闷鹉曦i。家里除了請屠夫之外,殺年豬還需要別人來幫忙,來幫忙的人會留下來吃一頓豐盛的早餐,并帶走一塊槽頭肉和一碗豬血。這個活兒,父親當(dāng)然不會讓給別人,總是請伯父來干。
家里殺完年豬之后,我得當(dāng)一趟差:提著一小塊肉、端著一碗豬血到五保戶謝五阿公家去,告訴他我們家殺年豬了,這些東西是送給他的,并請他到我家一起吃早飯。
過年的這天下午,家里還會來一個特別的客人。他在我家的火塘邊坐會兒,烤烤火就走。父母雖然留他吃晚飯,但他執(zhí)意不肯,因為今天過年,家家都講究團聚。父母也理解,并不強留。父母叫他余大師,據(jù)說從前是極好的細(xì)木工,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老了,連走路都顫顫微微的,說話也口齒不清。他到來的時候,總是會重復(fù)一個故事——
那是很久以前,那時候我母親還只有十五六歲,在人民公社的食堂里當(dāng)出納員。大年三十的下午,天快黑了,她離開工作的食堂回家過年,路過一個防空洞,聽見里面有人呻吟。她壯著膽子走進(jìn)去,看見一個衣衫破舊、餓得奄奄一息的老男人躺在地上。那人說他是從外地回家過年的,可是他一無所有,不僅自己挨著餓,也沒有任何東西能帶回家給妻子兒女,他現(xiàn)在不敢回家,只有死路一條了……
我的母親并不認(rèn)識這個老男人。但她居然跑回食堂,偷了公社的一升米送給了他。
許多年過去了,我的母親從小姑娘長大成人,嫁夫生子,每到過年的下午,這個老男人還會找到我們家,找到我的母親,對她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救過我的命,你將來會有好報的……”
我的父親和母親都不善言詞,尤其我的父親,我跟他相處的時間極少,說的話沒有幾句,我卻從不曾感到被他忽略和遺忘。因為他雖然身在外地,我卻在過年時節(jié)打開他帶回家的箱包時,也打開了他的心,看見他把我們?nèi)艺洳卦谛睦铩K麑ξ业慕逃,不在作業(yè)的輔導(dǎo)和學(xué)習(xí)的督促中,而是在過年時節(jié)的生活課堂里。我在這兒學(xué)到的東西,夠我受用一輩子。
【餐桌學(xué)堂_文章】相關(guān)文章:
2.匯智學(xué)堂讓學(xué)生在互助中發(fā)掘潛能優(yōu)美文章
4.街邊的餐桌
6.餐桌禮儀英語作文
7.餐桌的故事作文
8.餐桌前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