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情商經典文章
情商,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從簡單的層次上定義,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情商對于一個人來說蠻重要的,甚至比智商還要重要。
過去我還蠻喜歡有人夸我情商高的,不過現在我不太喜歡,因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情商”這個詞被曲解了。
例如微博上經常有明星發了一條動態,然后下面有許多評論夸這位明星情商高,也有說另一位明星情商很低,我感覺這樣去定義情商高低太籠統了。
在每個人的身邊經常都會遇到這樣一類人,就是你感覺你們是很好的朋友,無話不談,于是當朋友遇到什么問題的時候,你總是想試圖去幫助他,給他一些自己的建議,你擔心他會走彎路,會吃大虧。
如果你的建議說的不太好聽,有些人就會認為你的情商不高,他們不會去思考你是為他好,反而會覺得你不是他的朋友,是朋友的話就應該去安慰他,站在他這邊。
還有一類人也很普遍,有時候通過微信聊天你回了一個“嗯”、“哦”,他們就會特別在意,他們認為你應該回“嗯嗯”、“哦哦”才是情商高的表現。
這類人,他們的內心非常脆弱,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玻璃心,是巨嬰的典型。
過去我是非常不自信的人,總是試圖討好別人,加上自己長的比較丑,在這個喜歡看臉的時代人緣不怎么好,于是總想主動去交一些朋友,但是結果卻是恰恰相反,不僅沒有交到一些朋友,反而自己過的不開心不快樂。
有一次和一位女性朋友一起吃飯,她跟我講,你明明人挺好的挺為別人著想的,為什么總是給人一種不好相處的感覺?
我說,我不想讓一些不會思考和不會觀察的人感覺我是個老好人,如果有一天我突然做了一件讓他們誤解的事,他們馬上就會給我掛上不好的標簽,印象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他們不了解我,感覺我不好相處,那么突然有一次我幫到了他們,他們就會感覺原來我這個人還是不錯的。
比如說,假設一個人經常做好人好事,當他突然做了一件壞事的時候,會有無數人倒戈,假設一個人經常做壞人壞事,當他突然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會有無數人感動。
就像沈騰演的一個小品《一念天堂》,沈騰扮演的是一個小偷,他連自己的爸爸都坑,自己家的錢都偷,但是有一次他在偷東西的時候正巧趕上那家著火了,他突然起了善念,把那一家人從大火中救了出來,但最終他卻死了,當時臺下觀眾一片掌聲,甚至很多人看的眼淚嘩嘩的。
那么如何去定義沈騰扮演的這個角色是好人還是壞人?
壞事他做了很多,好事他只做了這一件,但是最終給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好人。
之前我曾寫過,如何理解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直接定義是好人或者壞人是不正確的,要看他具體做的事情是怎樣的。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善惡,這是人性決定的,在不同環境的刺激下,善或惡就會被激發出來。
現在我結交人,我特別不喜歡拿長的漂不漂亮去定義一個人,而是要看這個人的內在美和他具體所做的事。
當然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長的漂亮當然非常受歡迎,但是那種美只能偶爾用來欣賞,如果是被這種美牽著鼻子走,那你就離被坑不遠了。
無論長的多么漂亮的人,總有一天他也會輸給年齡。
這種表面形式的結交,時間不會持續太長,因為沒有深入內心。
【假情商經典文章】相關文章:
2.精彩文章: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