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秋林文章
老秋林家和雙花家是隔墻鄰居。
老秋林有三個兒子,老大、老二獨門獨戶分開過了,三兒子大學畢了業在省城安了家。老院子里只剩下他們老兩口,按說老秋林該過幾天安心日子了,可事實并不是這樣。他的兩個兒媳婦輪流去他家找茬。大兒媳婦說他偏心,把錢都花到了老二、老三身身上。老二家現有的房子比他家好,老三的學問比自己的男人大,就是證據。老二的媳婦也說他偏心,說他偷偷地把祖傳的什么東西給了老大家。有時老兩口有病有災的,給老三家要點醫藥費,老三的愛人就不高興,她的理由是:老秋林像一架機器,新時不停地旋轉著為老大、老二工作,她男人是老小,出生時這架機器已經舊了,現在這架機器毛病百出,已經接近報廢,修理費自然該有兩個大的出。至于她的兩個孩子,都是在幼兒園里長大,連爺爺奶奶長得什么樣都不知道。老秋林的日子并不好過。
雙花的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偌大的院子就她和女兒兩個人。為了給這個院子增加點家庭的氣氛,雙花養了十來只母雞。雞子是散養的,滿院子跑著覓食。老秋林也養了五只老母雞,他是圈養的。在院子的墻角栽幾根木棍,固定上網,雞子就養在里邊。
雙花家的院子后邊有一塊空地,是老秋林家的。老秋林閑不住,把那塊空地開墾了出來,種上了大蒜,栽上了白菜。從此,老秋林像年輕時愛自己的孩三個兒子那樣愛上了這塊菜地,人們再見到他時,不是在田間勞動,就是坐在田 邊休息。一天,老秋林不在,雙花家的那十來只母雞發現那塊菜地,頓時各自散開,喙搶爪刨,不一會兒功夫,那塊菜地便被糟蹋的不成樣子了。老秋林看到后,氣憤地找到雙花家,要求她馬上把雞子圈起來,聲言他明天就要下毒了。第二天,雙花在那片菜地里發現了許多帶毒的玉米粒。雙花不敢怠慢,也買網栽棍,像老秋林那樣把自己的雞子圈了起來。為防雞子跑出來啄食玉米粒,又把玉米粒一顆一顆地撿了起來。但從此改變了對老秋林的看法,以前她認為老秋林雖一輩子沒有什么大本事,靠那幾畝地不僅把三個兒子養大成人,還給他們各自建立了家庭,又供三兒子上了大學,真是難為他了。現在老了,本該在家享享清福,安度晚年,誰知竟落得個大嫌小不要的結局。這都是他的兒子媳婦沒有孝心,喪盡了良心!今天,老秋林為了自己那幾株白菜,幾棵蒜苗,置多年老鄰居的臉面而不顧,竟要毒死她家的老母雞,雙花就把以前的看法完全推翻了,覺得老秋林落得這樣一個結局是罪有應得,活該。見了面,也干脆不搭理他了。
再說雙花家的菜地。那院子本來就大,現在那十來只母雞又被圈了起來,那院子就更顯得大了。心想,何不像老秋林那樣,也開辟出一塊菜地,撒上菜籽,這樣既節省了開支,又吃上了時鮮蔬菜。她說干就干,整地、施肥、澆水,第二天買來青菜種子,播到了上面。第三天那些種子便密密麻麻地從土里鉆了出來,個個頭上戴著黑色的小帽帽。第四天有 很多脫掉了小帽帽,伸展出了嫩綠的小葉子。讓人疼,讓人愛。
但是,可怕的事情發生了。這天下午,雙花看到老秋林家的`母雞開圈了,隔墻飛進他家院子,再看那塊菜地,已面目全非。雙花那個氣啊,就想立即去罵街。但轉念一想,我何不把從老秋林菜地里撿來的帶毒的玉米粒放回自己的菜地里,這叫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第二天雙花起得很遲,看到昨天的玉米粒一顆不剩,全進了老秋林家母雞的肚子。心想,這回看你老秋林還有什么話說,就是你有話說,我也有話說。
整個上午雙花都注意傾聽老秋林家院子里的動靜。可一點動靜也沒有,她感到奇怪,下午她偷偷地往老秋林家院子里窺看,看到那十來只被重新圈起來的母雞,“咯咯”地叫著,爭著搶著啄食,根本看不到一丁點中毒的跡象。這下雙花明白了,老秋林放到自己菜地里的玉米粒根本沒有毒,也就是,她如果不把自己的母雞圈起來,讓它們全部吃下去,也不會毒死的。
【老秋林文章】相關文章:
1.秋林
2.閑看秋林
3.贊美老教師的文章
5.家有一老感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