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笑聲、書聲一樣都不能少文章
匆匆忙忙的走過了兩個半月的忙碌時光,相信這段歲月,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將會成為一段刻骨銘心的斑駁記憶。從最初的忙亂,到現在的有序,的確需要一個過程。從這段時間來,各級領導的檢查指導、教師的信息反饋、學生的表現狀態、家長的回音壁都可以看出一些多多少少的改變。從這一點來說,內心是欣慰的。整理一段日子的工作,繁雜但不復雜,就是干了一些應該干的事情。
一、 誠信教育契約化
一所學校一定要有文化的根。根植于何方,則路在何方。選擇儒家傳統文化中的誠信教育,最早是在07年,說實話那時候就是為了迎接國家級的一個人文教育現場會,然后搬過來的。為了把誠信教育做實,我們動了不少腦子。校徽設計、樓名征集、誠信課程、誠信誓詞、誠信故事、誠信演講、誠信考場、誠信小手拉大手,諸如此類,不知道最后留到學生血液里的到底有多少誠心的精神,但這些一定會讓這些孩子銘記,曾經有一個人生的基本準則在他的生命里轟轟烈烈的經過——這就是誠信。為了給誠信教育注入新鮮的血液,這一學期開始,我們提出了“筑誠信之基,樹契約之魂”的學校核心文化建設理念,把傳統文化中的誠信教育與現代文明中的契約精神進行了整合合,以契約的形式,來約束、引導、規范學生的學習和行為,以各種責任書、契約書、承諾書為載體,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責任。
二、 工作質量標準化
一所學校一定要有管理的標準。這個標準應該是一種目標、一種導向、一種規范和引領。所以,我們著手先后制定出臺了《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標準手冊》、《教學工作質量標準手冊》、《班級管理工作質量標準手冊》。不是為了一刀切,也不是為了流于形式,就是給各個層面的工作頂一個最基本的`目標、任務、質量標準。這借鑒了鄭杰校長的質量管理認定體系。一冊在手,那么該區域的工作就有了一個相應的原則和標準。不可否認,有點僵化,但也不可否認這樣就有個了底線。
三、 專業發展系統化
一所學校一定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根在教師,教師強,則學校興。06年我們開始試行學習新組織建設的基本理念,09年提出教師自主專業發展工程。及至現在,已經基本形成了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的幾大主途徑:引領、培訓、拓展、論壇、讀寫、摩課。新學期以來,提出了以教師自主專業發展背景下的理想課堂構建的專業發展模式,采取跟蹤成長、研討打磨、學習提升、規范個性的逐階段課堂打造。以理想課堂的有效備課框架為基礎,采取六版塊課堂教學。同時圍繞建設學習共同體,成立中心學習組、制定學科組建設方案、相約星期三教師大講堂,并著手籌建學生校外學習共同體與導師制結合、生日慶典與讀書沙龍結合、例會與管理論壇相結合的專業發展建構。于是佐藤學、帕克.帕爾默、克拉克、雷夫都擺上了教師的辦公桌。
四、 課程實施活動化
一所學校一定要有不斷更新的教育內容。教師的專業發展解決的是如何教的問題,而課程,解決的則是教什么的問題。以課程視野來審視所教授的課程,以活動的設計來教授課程。我們開展了每周一主題、每天一夕會、每天一支歌的系列活動課程。每周確定一個教育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教育;每天召開一次夕會,結合暮省,給學生講授克拉克《創造教育奇跡的55個細節》;每天一支歌,開發了師生必唱必會歌曲四十首《乘著歌聲的翅膀》。
于是,歌聲、笑聲、書聲一樣都不能少。
【歌聲、笑聲、書聲一樣都不能少文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