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龍虎山鬼谷子洞探秘文章
江西龍虎山是非常美麗的地方。前幾年來過。到景區轉了,主要是看山水,釋放好心情。那時還沒有鬼谷子的概念。
江西貴溪也有鬼谷子洞,是新近從百度上搜索到的。同時還看到山東還有章丘,博山等地也有鬼谷子修行講學的洞穴。之前查閱的資料說明,全國有5、6個省,約20個地方有鬼谷子的傳說和文化遺存痕跡。最近才注意到中國先秦文化研究會有鬼谷子研究分會,查閱到會長是房立中先生,是國防大學的教授。軍事學術研究當然不會忽視鬼谷子,因為他是“兵圣”。胡說的粉友中有國防大學的老鄉。于是我詢過郭教授,她是平遙人,很熱心,當即表示幫助聯系一下房立中先生。時下研究鬼谷子的空氣并不濃。聯合海內外的“鬼粉”們一齊發力,會聚合成很大的磁場。文化的傳播必須引起眾多人的興趣和關注,把鬼谷先生的智慧浸染到民間廣大群眾中,變成生活和經營人生的思想營養,才是我們用心研究鬼谷子的終極目的。
有人說你跑這么多地方,難道就可以找到鬼谷子不成?兩千多年了,許多人在尋找,道是找到許多座云夢山。疑惑,這就是探索的意義所在。如果史料上記載的線條清楚,學術觀點明確,就不用我們費心了。
江西龍虎山是一座名氣很大的山岳,還是入了世界自然遺產目錄的。江西全景好風光,有馳名中外的廬山,三清山,都是美不勝收,留戀忘返的人間仙境。還都和龍虎山一樣是世界級的自然遺產。廬山更厲害了,是國內少有的幾座″“雙遺產”寶貝。除了自然的金牌,還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桂冠。與泰山,黃山,峨眉山等齊名。
龍虎山優美在山峰獨特,還有丹霞景觀。處處清溪流水,道道流彩閃爍。此外,這里還是道教圣山。是國內最大的道觀建筑集中地。道教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隨手拈來一塊石頭,都可講出許多故事。靈山自然有仙。道教龍虎宗正一道祖師張道陵就在此修道成仙,成為道圣“張天師”的。張道陵據傳是張良的后代。漢高祖劉邦的謀臣張良運籌帷幄,助劉邦奪天下又治理西漢王朝,功勛卓著。1900年前,張道陵血脈真傳,年輕時就才華出眾,后通神成仙,創立道教。連龍虎山的山名都和張天師有關系。張道陵在深山參悟天地之道,一日修煉仙丹成功。頓時山峰顯出了龍虎之形狀。所以龍虎山得了此名。
龍虎山也有鬼谷子修行講學的傳說,并有鬼谷洞佐證。因為鬼谷子還是道家尊奉的“王禪老祖”,他在道家神榜上地位很高。龍虎山被尊為“道家第一圣山”。鬼谷子曾經修煉過的洞穴稱為第十五洞天。
從山西出發到龍虎山鬼谷洞,這是不短的距離。太原飛到南昌,南昌高速路到東南一百多公里外的鷹潭市,再走國道到貴溪,然后縣鄉柏油路,村道水泥路。進了深山土石路,山腳下沒了路,靠步行攀爬。算下來距離有200多公里。
由于有上兩次到湖北當陽和山東蒙山的歷險經歷,知道鬼谷子洞都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原始森林,且大山的半腰。考慮到安全因素,臨行前聯系了南昌江鈴汽車公司的朋友。他們給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接機,安排住宿,特別是乘車一起到龍虎山的偏僻一隅,達到了充分的時間效率。
鄒師傅駕車陪我進山。他比我年齡小些,雖不是學歷文化人,但他興趣廣泛,對鬼谷子也不陌生。一路聽我講述,興致也十分的濃厚。
江西的山水風光,堪稱全國一流。且不說那幾座地球級的美山,鷹潭,貴溪的小城出來,閃過的縣鄉小路,城南邊的象山有獨特風情。圓形的褐紅色山包,都是整塊的巨石,石上翠綠鑲線,很有味道。貴溪是江西有色金屬的重地,當地經濟也十分活躍。一路穿過了雷溪,金屯,塘灣三個鎮甸,數十個村莊,讓我這個北方佬大飽山水的眼福。正象貴溪喊的口號一般,要建成50里優美畫廊。車穿行在描線清晰的鄉村公路上,遠山映襯,兩邊稻田魚池,錯落田疇,隨處都拾得一個風景小品。村莊相距都不遠,基本是一片片二、三層的獨戶小樓,白色外墻,多色的鋼瓦分片區別成紅色,海蘭,杏黃等,在綠的背景下象一塊塊調色板。這一帶村莊名自帶優美,用“溪”“灣”的多。尤其在金屯一帶,旅游褐色路牌上寫著“荷花谷”。左右望去,都是荷花水池,花紅點點,正欲怒放的花蕾十分的嬌嬈。
我和鄒師傅說,在南國水鄉看到一頭水牛都成稀罕事兒了。鄒師傅說,村上的年輕人都跑到大城市打工了,村里剩下的是些婦孺老人。種地集約化了,靠農業機械,插秧,收割稻谷,噴農藥用無人機。外面賺了錢,回家鄉修一幢好房子,也是自己的成就感了。面子是用實力說明的。
進了深山,幾次有斷路的險情。我說只能順其自然了,凡事隨緣。好在問了位老鄉。說明了進山的意圖,老鄉說鬼谷子是知道了,還給指明了地標方位。這下心里才踏實多了。
車子又繞山路轉了六公里,終于看到兩棟房子和左邊的一座小橋。溪邊有斗笠老翁垂釣。旁有木牌介紹的清楚,有鬼谷洞的圖示。路側石有刻字,“鬼谷洞”是江西省級文物保護重點。有官方的`明確符印,相比其它地方看來有的重視。
一路三個小時辛勞奔波,我讓鄒師傅休息,只身爬山找洞。鄒師傅執意也要去看看。大概看我花甲老頭,有不放心的因素了。沿著崎嶇的山路步行往上,大約有一刻鐘時間,到了一座巍峨山峰的腳下,有座道觀院落,是三清殿。中有老少道士二人,詳細問了路,繼續沿小徑攀爬。
北方佬到南方,最難受的是水鄉的潮熱。濕度大,桑拿悶,沒走幾步就汗流浹背。更何況往上攀行,汗珠子嘀嗒嘀嗒的,氣喘吁吁。山道很陡,毛竹很密,便道小徑泥石混雜,步步非常的艱難,多處手腳得并用。幾十分鐘爬行,實在快頂不住了。我身上穿的T恤完全被汗洗了,手里拿的塊小毛巾沒幾步攥一次汗水。山林深處,枝條劃傷,蚊蟲和許多不知名的昆蟲叮咬,路旁的小動物活動,都顧不得了。氣喘的很猛,兩條腿軟的抬一次都費勁,心臟咚咚跳的快從喉嚨里蹦出來。還沒到?我快崩潰了。幾次想放棄撤退下來。但信念的力量又一次次鼓舞。默默地念著鬼谷先生助力,喘息一下又繼續上爬。
終于快到山峰頂部,看到了“鬼谷洞”。哇,心情大爽。
凡去過的“鬼谷洞”,一般在山腰處的腹部。唯有這一洞接近山頂,坡陡高懸。洞外是不久幾年壘起的一堵矮墻,木框窄門上寫“鬼谷大洞”的字樣。洞口高約3米,寬不到4米,圓穹有形。洞深約有7、8米,地平展,倒是很適合人隱居之處。洞的深處有金色的“鬼谷子”塑像一尊,也是現代人的作品。
疲憊不堪。站在鬼谷先生面前,深深的向他老人家鞠了躬。千里之約,今天終于實現。
洞口的左側有塊麒麟石,右側有兩棵古樹干垂在地面,樣子酷似虬龍化身。它們都在洞口默默值守千年。在龍虎山道教的三十二洞天中,這洞排列第十五洞。也說明鬼谷子在道教仙界中的極高地位。
這座山峰概念中是龍虎山大景區的一支。但地理屬東南武夷山的支脈,稱云夢山,又稱云蒙山,云林山,往東南不遠即是福建的地界了。
在春秋戰國年代,這里屬吳越國管轄。鬼谷子通天徹天,悟天地人之道,汲取先人智慧有之,關健是他云游四海,用雙腳體悟人生,又出沒在山林險惡之處,與寂寞為伴,與山野樹獸為侶,這是一種特別的修行方式了。所以,重溫與走行,體驗先生的心路,回味無窮。
下山時心情已大好。這才留意美麗的風光。云杉與毛竹夾雜的山林茂盛,到處山溪潺潺流淌。還有野猴子從毛竹間竄行。偶發現溪邊蔭涼處,安靜的盤著條花斑蝮蛇,正在悠哉的乘涼歇息。幸虧是功成退出來了,要是上山看了此物,那就增加了恐懼。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鬼谷先生神機妙算,小徒千里來訪,他自然知道。
此山屬于貴溪市冷水鎮麻地村洞源自然村。山下遇到一位當地的年輕人,他在山口蓋了座三層小樓,就在修建中的山道一側。他說鬼谷子洞名氣很大,時有浙江溫州,福建一帶的男女來朝拜鬼公,以保佑他們發財。
小伙子還講了一段不完整故事。說鬼谷子的出生地就在這里。一家富人的小姐無意中吃了神奇的稻米,忽然懷孕了。家中父母怕傷名毀譽,就把臨產的女兒趕到山上。山上有洞穴三孔。自從此女生下鬼谷子,三洞便有吃不盡用不完的柴米油。后來一位貪心的財主知道了,就想著發財,命人將三眼洞深挖,結果深挖了進去,米面油什么也沒有了…。
小伙子還說,現在貴溪市,以及鎮上都很重視鬼谷子文化開發。不斷有人還過來看,準備投資開發。
鬼谷子與他的神秘遺存,正逐漸被世人認知。
再見了龍虎山,再見了鬼谷先生。待些時候搭起研究鬼谷子文化的平臺,會再來的。
【江西龍虎山鬼谷子洞探秘文章】相關文章:
2.鬼谷子小學作文
3.鬼谷子的名言警句
4.道教圣地龍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