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脫的稗子文章
在一片稻田里,稗子和稻子打小就生長在一起,就像一對雙胞胎,從外形上看,它們沒多大的差別,還真的有點分不出來呢。農民薅秧的時候,有的稗子總能從農民的眼皮底下逃脫,一次次躲過被拔除的命運。
農民要的是稻子,而稗子呢,根本就不受農民的'待見,和稻子爭肥爭水,爭奪生長空間,是農民薅秧時重點拔除的對象,欲除之而后快。稗子的種子一旦落在田里,就是幾年也能存活,是一種惡性雜草,清理起來難度特別大,人們往往都是把稻田里的稗子拔了之后扔在路上讓車子碾,或是曬干后用火燒,以期把稗子給徹底清除掉。
稗子一次次從人們眼前逃脫,人們就真的拿它們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嗎?
到了秋天,田里可就不一樣了,稻子結出的稻穗,稗子結出的是稗穗,稻子和稗子很容易就分清楚了,就像水管里流出的是水,血管里流出的是血。這時候,人們只需要到田里,把稗子連根拔起,扔到路上,就可以阻斷稗子下一個周期的繁衍生長。稻子和稗子,小的時候,苗也都長得差不多,很難分得清楚。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差別就出來,稻子和稗子,各是各,一目了然,很容易分清楚了。
稻子和稗子,就像人一樣,小時都差不多,等長大了,就分得清楚了,哪些有用,那些會被拋棄。
【逃不脫的稗子文章】相關文章:
5.逃寢檢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