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與眾不同的是稗子文章
夏天,正是稻田里的水稻發(fā)蓬的時候,需要加強對水稻的'田間管理,施肥、薅秧除草、打藥去除病蟲害一樣都不能落下。
一對父子頭頂烈日,卷著褲腳,正在稻田里薅秧。兒子呀,雖然長在農村,卻是第一次跟隨父親下田薅秧。薅秧,通俗點講,就是把稻田里的雜草和稗子給拔掉,免得它們跟水稻爭肥爭水,爭奪生長空間。雜草很好識別,稗子可就有點難以識別了。這稗子呀,跟水稻很相似,只是葉片毛澀,顏色較淺,是稻田里的惡性雜草,是薅秧時重點清除的對象。
站在稻田里,父親在仔細地給兒子講稻子和稗子的區(qū)別。兒子聽得一頭霧水,怎么也分不清楚。父親急了,指著不遠處稻田里的一株苗說:“在這塊田里,你看那一株苗,長得最好,跟別的苗有點不一樣的,那就是稗子了。”
兒子又有疑惑了:“為什么這樣說呢?”
父親解釋說:“在稻田里,我們要的是稻子,稗子呢,最不受人的待見,據像個孤兒一樣,為了生存,就盡可能地爭奪水稻的生長空間,爭水、爭肥、爭陽光,霸道得很,自然長得就比稻子要好一些,顯得與眾不同。”
這話有理。兒子按父親說的那樣,只要看見長得特別好的苗,就當做重點懷疑對象,再看一看,只要葉子尖長,分葉的地方沒有毛的話,就可以確定這株苗是稗子了。那一天,他據此拔出了很多稗子,無一拔錯。
生活中,有的人與眾不同,顯得有些另類,往往不一般。
【長得與眾不同的是稗子文章】相關文章:
1.逃不脫的稗子文章
3.我們與眾不同文章
6.等待是美麗的文章
7.吹走的是麥糠文章
8.愛是快樂的_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