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教育論文

時間:2018-12-28 11:32:47 文章 我要投稿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教育論文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說“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所以作文教學中的教要變成學生的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學生作文修改的習慣與能力對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教育論文

  【關鍵詞】作文;提高;修改

  【Abstract】"primary school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s" that "pay attention to guide students in self-modified and modified the course of each other improve their writing ability." So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to teach students to become school, "Teach One to fish, not as good as delegated person to fish ", to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habits and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students a lifelong benefit.

  【Key words】composition; increase; changes

  在當下學生寫作文難,難于上青天的現狀下,提出了作文教學要“以我手寫我心”,“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這一提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巧婦無米之炊”的困境,接著如何提高作文水平就成了要解決的重要難題。培養學生作文修改的習慣與能力是實現學生作文提高的突破口,讓學生在自我的反思與修改中提高作文水平。

  1.修改的重要性

  玉雕為飾,文改為章。璞玉要成為價值連城的寶玉尚需要名家大師的精心雕琢,好文章的出爐更如璞玉般需要成千上萬次的修飾方能成文。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北宋王安石膾炙人口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其中這一個“綠”字由“到”改為“過”,又改為“入”“滿”……如此反復換了十余次才有了“綠”字,這一個“綠”讓詩人煞費了苦心,不能不說推敲、修改很重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說“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教師之前辛辛苦苦越俎代庖的行為恰恰適得其反,作文本上的眉批、評語,有的學生能認真地閱讀,學習吸收,有的學生卻熟視無睹,這樣的作文教學,教師花了功夫,費了苦心,可是沒有多大的實際效果。對于一個將與社會打交道的人,不會說話、作文是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所以作文教學中的教要變成學生的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學生作文修改的習慣與能力對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2.修改的方法

  把作文的修改權還給學生并不是說教師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要想讓學生要成良好的修改習慣還得做好引路人的工作。從保護學生習作興趣的角度來說,不要讓作文修改成為學生的負擔,要讓學生感到作文修改有方可循。

  2.1教師講評法

  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講評不是對學生作文單純的評判好與壞,而要選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確定好講評的重點和目標。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的精彩之處、獨到之點,用精確的點評把值得學生學習的地方告訴他,用熱情洋溢的語言將優秀作品深入到學生的內心。對于文章中出現的不足之處,教師要及時引導發現,并且組織修改。《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講評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弄清楚習作要求,即寫清楚照片上的內容。教師選取了兩篇習作,一位學生寫自己8歲時在幼兒園畫畫得獎時拍的照片:我穿著印有老虎頭像的白汗衫,當時我很得意,想笑又不敢笑,所以才有了照片上抿著嘴偷笑的狼狽樣子。而另一位學生寫得很生動,洋洋灑灑記述了自己這張照片的.由來。學生開始對第二篇習作大加贊賞,經教師“弄清習作要求”的提示后,學生頓時明白了文章的不足之處。而第一篇習作雖然簡單,但卻符合了習作的要求。教師的講評,對學生來說是一次作文修改的學習機會,這樣的講評要有針對性,要有代表性。

  2.2自讀修改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作文完成后多讀幾遍必發現問題。學生的作文更不可能十全十美,作文后,讓其大聲地或默讀自己的文章幾遍,并能發現自己文章的不足之處。讀出來覺得拗口,羅嗦,語句銜接突然,詞語空洞,筆誤,筆漏等問題,學生都能及時發現并做出糾正。親手糾正自己存在的問題以后,可以從中吸取教訓,掌握寫作規律。長期堅持自讀修改,學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能有很大的提高。

  2.3互相修改法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自己洋洋灑灑寫出來的作文滿意得很,心情好極了,讀起來文章也更順了,似乎是完美無缺,但一讀給別人聽,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說文章是給別人看的。引導學生做回小老師互相修改,并“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這正是學生之間極好的學習和鍛煉機會。將這種學生之間互相修改的形式與學生心理特點相結合,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海大學中文系的李白堅教授,執教體驗作文《兩分鐘有多久》,把這個組的作文本發給那個組,那個組的作文本發給這個組,來“捉蟲”比賽,看哪個組的同學給對方找的錯別字、病句最多。這樣的作文修改活動,學生興致勃勃,樂此不疲,不僅學習到其他同學的好作文,更重要的是在互相評改的過程中培養了自己認真細致寫作文的品質。

  3.修改的內容

  教師“體無完膚”的殺傷式修改和“蜻蜓點水”的籠統泛泛而談,對學生來說是隔靴搔癢,無濟于事,甚至打消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將修改的權利放還給學生,對學生是有益的,那么作文該修改些什么呢?

  3.1改疏漏

  這是文章修改的最基礎的一步,學生初稿完成后將文章大聲地讀一遍,多字、漏字的部分可以及時糾正。寫文章遇到有疑問的,此時也可以查閱資料幫助解決。

  3.2改標點

  標點符號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視的。相傳明朝著名書法家徐渭因家境貧窮,沒米下鍋時就賴在親戚家不走。一次春雨綿綿,主人十分厭煩他,在墻上寫下了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徐渭見此句,笑笑提筆作了修改“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加上簡單的逗號,問號,感嘆號,意思就變得不簡單,逐客令變成了盛情的留客詞。學生作文中的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情況屢見不鮮。在一次小組修改作文的活動中,一位聰明的小姑娘發現了同學作文中少有標點符號的問題,故意一口氣讀了一大段,結果累得氣喘吁吁,那位沒有寫標點符號的同學意識了自己的錯誤,很不好意思地修改了自己的文章。

  3.3改章節

  文章最重要的、最艱苦的工作是對材料的選擇與安排,文章不論篇幅的長短與否,段與段的聯系總是千絲萬縷的,寫文章要考慮好這內在的關系,正確布置好“兵”與“陣”,這樣文章的結構才會合理,才能引人入勝。文章中出現的長篇大段式的、毫無意義的“擺設”而不忍痛割愛,文章事件順序前后顛倒,材料選取不當等問題都影響了文章的質量,所以教師引導學生修改作文要有的放矢。作文不能言之無物,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剪裁材料,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如一位學生寫《和表哥打羽毛球》一文,用很多筆墨描述了如何與表哥相遇,如何商量打羽毛球,結果文章冗長,卻令人費解。通過與小作者談話才知道原來他是花了很多心思寫于表哥的相遇的,所以明知道放在文章中不好,卻不忍心刪去。通過談話他了解到章節的修改就是要使文章結構合理,安排精當。

  3.4改語句

  一篇文章就是認真構思,花了時間和精力,也不可能毫無問題。語句是文章修改的又一重要內容。語句的修改主要側重于兩個方面,一是病句的修改,二是詞句空洞。朗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途徑,什么文章經嘴巴一讀,耳朵一過濾,問題就顯現出來了。一位學生在《我最喜歡的照片》中寫道:我那時是一只小老虎,身穿黃色和黑色的衣服,正蹲在一片樹林前捕捉食物呢!小組修改時同學一讀,立刻被小老師不容置疑地指出了不足:我怎么成了一只小老虎啦!寫得干巴巴的,和你的照片比起來差多了。小作者在大家的指導下修改了文章:我那時是只身穿老虎服的“小老虎”,身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托著長長的尾巴蹲在樹林前,眼睛炯炯有神地正視前方,正準備捕食呢!這么一改文章頓時生動有趣了,迎得了小組同學的肯定。

  寫作文難,修改作文更難。要從思想上重視對學生修改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技巧,在實踐中鍛煉,讓學生的作文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跨越。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1.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散文

2.幸福是過出來的,不是比出來的高中作文

3.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文章

4.路是走出來的作文

5.幸福是曬出來的美文欣賞

6.《優秀是教出來的》讀書心得

7.成熟是干出來的勵志故事

8.《優秀是教出來的》讀書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