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家長的苦澀文章
在我們這個不到兩萬人的山區小城里,幾乎沒有人不認識我。我之所以有點名氣,并不是因為我是個什么“人物”,而是我的一雙兒女成功地考取了名牌大學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斷有人向我討教成功經驗,我哭笑不得,因為在小孩高考這個問題上,我只有說不完的后悔和苦澀。
感謝上帝賜給了我一雙聰明好學的兒女,他們姐弟倆從小學到初中所走過的路程幾乎相似: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只是女兒善于表達,曾獲得過“全縣小學五年級語文基礎知識競賽一等獎”和“全地區初中生‘迎接香港回歸’演講比賽二等獎”;兒子善于思考,曾獲得過“全縣小學五年級數學競賽第一名”及“全地區初中物理競賽三等獎”。
女兒以優異成績考入重點高中“尖子班”后,給全家帶來了更多的榮譽。她的作文接連在學!洱埥瓐蟆飞峡牵渲袃善登上了《井岡山報》(地區黨報),為學校爭得了榮譽。1998年江西省中學生運動會在原寧岡縣舉行,她成功地主持了“全省中學生運動會文藝晚會”,第一次在省電視臺上露了臉。另外印象最深的還有,她寫的英語作文“Come Back Macao”發表在全國頗有影響的《英語輔導》雜志上,并且還被該刊評選為優秀英語作文。
“她應該去讀‘北京廣播學院’或‘北京外國語大學’!”一開始我就把對女兒的期望值定得很高。在校長邀請的家長會上,我大言不慚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我女兒就想當記者、當翻譯、當節目主持人。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從各方面為小孩創造條件,不要壓制小孩的興趣愛好,要留給小孩充足的發展空間,讓小孩自己去選擇人生的道路……
可是說歸說,我的做法卻大相徑庭。高二開始分文、理科。女兒說要讀文科,我不同意,我要她讀理科。理由是理科招生數量多,專業多,且大多數專業是熱門專業,讀理科將來好就業。另外還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縣高中理科設有“尖子班”,而文科只有普通班;二是她弟弟緊隨其后,明年鐵定讀理科,兩人都讀理科,有利于互相幫助。
最后女兒妥協了,進了理科班。接下來我就不敢在人們面前趾高氣揚了,因為自從分科后,事情來了個大逆轉,她的學習成績開始下跌。到了高二下學期,在排行榜上30名以內,再也見不到她的影子了。每次發榜,看到女兒下滑的排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她可是以全縣第五名的身份進入高中的!班主任建議她留級改讀文科,但我卻固執地認為她是因學;顒犹嘤绊懥藢W習,只要辭去干部職務,她的成績會好起來。高三開學后,學校采納了我的意見,只讓她在校團委掛了個虛銜。一年很快就過去了,盡管老師們對她關愛有加,但她的理科(數、理、化)就是上不去,因此高考成績不理想。雖然最后女兒被一所農業大學錄取了,但離我的愿望相差甚遠,沒多作考慮就放棄了。
復讀這一年,她幾乎是在拼命。我也瘋了似的想方設法幫助她,請了最好的老師給她補課,買了大量的“高考沖刺”、“高考兵法”、“高考寶典”給她指點迷津,另外還天天晚上陪她復習到深夜,就這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高考時她的數、理、化才勉強過了及格關,好在她的強項(語文、英語)拿了高分,才幸運地被江西師范大學錄取。但遺憾的是專業不理想,因為江西師范大學理科專業里沒有女兒想讀的新聞學、英語以及法學專業。無奈之下,只好填報了“公共事業管理”。說實話,當時根本就不知道該專業是干什么的,完全是沖著“管理”二字填的,因為我想:當不了記者和翻譯,從政當官還更好。錄取后,偶爾看到媒體上說隨著MPA(公共事業管理碩士)的升溫,“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將一片光明,心里美滋滋的。
回過頭來說兒子。兒子也是靠實力進入重點高中“尖子班”的。因為老師說他是尖子中的尖子,所以從高一起,我就開始為他策劃未來了。我是個醫生,我希望兒子學醫。恰好當年上海醫科大學來我們山區扶貧掛點,我負責接待工作,我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上海醫科大學的老師明白我的意圖后說,進我們學校除了要有一定的實力,更主要的是看你兒子對醫學有沒有興趣?如果沒有興趣,千萬不要學醫!接著他們跟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他們學校一個系主任,為了把自己的醫學技術傳授給兒子,強行作主把兒子留在本校讀大學。結果不到一年,他兒子就因多門功課不及格退學了。用他兒子的原話來說就是:“阿拉對學醫一點興趣都沒有!”第二年他兒子考上了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學,學的雖然是既冷門又艱苦的專業——“橋梁與隧道工程”,但由于志向、興趣、愛好對路,他兒子學得非常輕松,學習成績一直位居全系第一,后來被公費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我是第一次聽說興趣對學習有這么重要,那么我兒子的興趣愛好在哪里呢?除了打籃球、踢足球等男孩子喜歡的運動外,我發現他愛好收藏飛機模型,圖片也好,玩具也行,只要是飛機,他都視如寶貝,愛不釋手。而對我書架上的醫學書籍從來沒有翻動過。
要說兒子的正經特長,算得上的是美術。他畫得一手好畫,曾獲過“全區中學生繪畫比賽三等獎”。我想利用他這一優勢,叫他將來學“建筑”,因為我發現不管哪所大學的建筑專業都有一個附帶要求:“需加試美術!”為此,我還看好了不少建筑專業實力強的學校,可是當我說出這個想法后,立即遭到了兒子的反對,無論我怎么說“建筑學”是門前景廣闊的.熱門專業,就是提不起他的興趣。“那你想學什么專業?”我問他。“航空航天!”他脫口而出。原來他有這樣的想法,難怪他收藏了那么多飛機模型?墒俏也幌矚g,我覺得這種專業不如建筑、醫學好就業,掙錢多。
進入高三,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穩定在全校前三名,這時我的眼里就只有清華、北大了。2001年,兒子第一次參加高考。開始不敢沖擊清華、北大,填了南京大學。過了一天,受各方面的蠱惑,我急忙要回了志愿表,重新選擇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叫兒子學醫是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醫學是應用性極強的熱門專業;二是讓兒子繼承我的事業;三是北大“醫學部”與北大“校本部”相比門檻稍低,填報北京大學醫學部更能圓我的北大夢。誰知再次遭到了兒子的反對,他說要讀就讀北大校本部!兒子不如女兒聽話,我不再與他爭執。只要填北大,“校本部”就“校本部”。
錄取結果出來了,南京大學的錄取分比兒子的高考分低了3分。ǹ上覀兎艞壛耍,更讓人暈倒的是,由于北大“校本部”與北大“醫學部”是分開招生的,兒子的分數卡在兩“部”的門檻之間,想進“校本部”,分數還不夠,能進“醫學部”,志愿卻沒填!又因為“非清華、北大不讀”的思想指使我只給兒子填了一個志愿,并且不同意調劑,所以盡管兒子考了個“榜眼”(僅比第一名少1分),也只得接受高分落榜的現實,復讀一年了。
第二次高考,他發揮欠佳,考得不是特別理想,估計進清華大學風險較大,進北京大學(醫學部)似有可能,但為了保險,“0批次”我還是主張填報復旦大學醫學院。再次要兒子學醫,除了上述理由外,就是我打聽到復旦大學的一個招生政策,即“第一志愿填報復旦醫學院可加10分投檔”!扒迦A、北大進不去,總得讀個復旦吧?!否則咱們的臉往哪擱!蔽移蚯髢鹤油馕业囊庖,因為我認定被復旦錄取不成問題。做了整整一天的工作,兒子違心地接受了從來就不愿意學的醫學專業。接下來的志愿,我同意兒子的要求,填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但在選擇專業的問題上與兒子發生了分歧。兒子要把“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填為第一專業志愿,我不同意,我理直氣壯地把《學什么專業好》(一本來自大學校園的紀實書)給兒子看,里面有段文字是這樣寫的:“由于我國航空工業不是很景氣,所以到這類單位去工作時收入不是很高,分配到航空研究所的不少學生最后都跳槽……”結果,兒子拗不過我,按著我的要求填報了專業志愿。
可能是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公布的投檔分數給了我沉重的打擊。兒子的分數可以上北大醫學部,卻進不了復旦醫學院!兩次與北大失之交臂,難道還有比這打擊更令人痛心的嗎?雖然最后兒子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專業錄取了,我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叵氚殡S兒女走過的高考路,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苦。倘若女兒不聽我的話,堅持讀文科,或許考取了重點大學;倘若兒子聽我的話,愿意當醫生,第一年就圓了北大夢……
事情過去之后,我一直不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解脫出來,莫可名狀的煩惱,難以控制的后悔,直到最后從《求學》雜志里找到了我存在的問題及失敗的原因才得以消除。一是忽視了孩子的能力趨向,違背客觀規律,強迫文科功底扎實的女兒去讀理科;二是忽視了孩子的興趣愛好,獨斷專橫,大包大攬,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為了自己的“北大夢”,強迫不愿學醫的兒子去讀醫學,(好在沒有讀成,否則不知什么后果。;三是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忽視了孩子的實力和水平,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把自己的欲望當成孩子的志愿。三種情況都是沒有尊重事實,沒有尊重孩子意愿,沒有尊重歷史發展規律,即未來的路是要孩子自己去走,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當我明白上面這些道理后已經于事無補,因為高考時犯的錯誤,對于別人來說是個教訓(可以引以為戒),但對于自己來說,可能會造成終生的痛苦——
女兒就讀的“公共事業管理”不是真正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而是原先的“教育管理”,其主干學科是教育學,主要是為中等師范學校培養“教育學”和“心理學”師資力量的,屬于冷門中的冷門專業!澳呐率亲x個歷史、哲學,也比這個專業強!至少可以去中學當老師”,女兒無奈地說。為了逃避就業尷尬,她選擇了考研,又為了保險,放棄報考鐘愛的新聞學(因為跨專業報考風險很大),迫不得已沿著“教育學”這條路走進了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F在名聲是有了,也圓了我的名牌大學夢,但卻委屈了女兒,美好的憧憬、遠大的理想,已經離她遠去。另外,她們這個行當的研究生就業前景也不容樂觀。就業不理想,女兒說還得考博,但大齡問題卻使她無法回避高學歷的女子將會遭遇的婚姻危機。
兒子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直博生)。慶幸當年沒有被錄取在北大或復旦學醫。否則,他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因為他說過,即使被錄取了,很有可能完不成學業。他說北航是他心儀的大學,遺憾的是沒有讀到最想讀的專業。假如當年我依了他第一志愿填報“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那么現在正好趕上國家啟動“大飛機計劃”和“嫦娥奔月計劃”。作為獲得過“北航”最高榮譽獎——“金質獎章”的優秀學生,他肯定能被國家選進科研隊伍,從事他夢寐以求的探空攬月事業。兩個“計劃”是我國“十一五”期間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是振興中華的最偉大的兩個航空航天工程,其國際影響絕不亞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兩彈一星”!“計劃”的實施時間(2007-2017),正處在兒子的黃金時代,本來他已經搭上了“班車”,卻被我拉住了后腿。
女兒的“記者夢”和兒子的“航空航天理想”就這樣被我扼殺在搖籃里。每當想起他們本來應該擁有的不可估量的前途,我就有種犯罪的感受,自責、懺悔、痛徹心腑……
【一個成功家長的苦澀文章】相關文章:
6.成功的經歷文章
7.等待成功的文章
8.關于成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