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宴請的啟示文章
20xx年11月29日,在妻子與兒子的再三慫恿下,我舉辦了一次家庭宴會,宴請慶賀的內容:一是老母親70大壽;二是我兒子即將赴新疆當兵。此二者都是值得慶賀的。
是日,在小八仙會客廳賓朋滿坐,全是我和妻子的內親外戚和親朋好友。為了助興,我還請了3名巫溪級有影響的歌手在席間唱歌作樂,場面很熱烈。
事后我有頗多感受,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啟示:
啟示之一,舉辦宴請的目的主要是借機斂財,籌措資金,解決家庭經濟困境(恐怕只有我才有這種深刻地感受)。今年,我47歲整進入48歲的年齡了,27歲開始當鄉黨委書記,到了47歲了還在搞這個老本行,曾多次向組織口頭申請要求調進縣城到部門工作,感謝組織上的恩典終于在今年9月份把我從鄉黨委書記的崗位上解放出來,調到縣委黨研室任副主任(保留副處級)。進縣城工作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在離任的時候還借用了一萬元鄉財政經費,借條上保證以年底的津貼償還。可是一萬元借款,還加上三個月的.工資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都用得干干凈凈的了。以前我在鄉里工作,縣城里好多紅百喜事都不得而知因此幸免破費。可現在長期住在城里,接觸的人比鄉里多得多了,哪家有事都是知道的,該出場的地方你如果不去以后見了人臉都沒地方放。因此,有好多被迫破的費不破也不行啊!近兩年來,我做了個人情打送的記錄,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我就送了一萬七千多元給別人。如今,窮途末路,沒有辦法了,為了能生存下去,為了今后人情打送多少有點儲備資金,于是就上演了這場戲,我真的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20多年前我結婚沒請客,從簡,當時迫于父母對我的婚姻不贊同,我背著父母旅游結了婚。一年以后生了兒子,我也沒搞什么鋪張,兒子是過春節(正好是大年初一)在老家生產的。10年前我也請了次客,當時從土城鄉黨委書記調西寧區委做宣傳委員,一貧如洗,家里的電器只有一臺200多元的洗衣機和一個幾十元錢的電飯煲,沒有一張象樣的床,沒有家具,這就是當時連續當了兩屆鄉黨委書記的人升遷到區里工作時的情形。那時兒子天天晚上鬧著要看電視,長期在別人家里看真不是個滋味兒。我和妻子為這事很患愁,想到多年來都是只送人情不收人情,于是,決定在我進36歲的時候整個酒,也就是找親戚朋友湊合一點錢過日子。那次總的收了萬把元,酒席去了3000多元,落了7000多元買了一臺29英寸的彩電(我至今還在用呢!)、一臺冰箱、一套組合家具,這樣就把區委領導臨時分配給我的寢室武裝了一下,自己感覺到好象過上了小康生活呢!
要整酒就大大方方地整,不要羞羞答答的,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要知道:整酒就是為了讓親朋好友瞧得起你,揚眉吐氣一回,就是為了收受人情。你如果為人大方,別人有事你積極,今天你有事了別人也會抱積極態度的。但是,有一種情況要另當別論:那就是權勢的力量,有權者與無權者是兩個概念。有權者即使躲躲藏藏做酒,也有人不遠千里來捧場,坐幾十桌可以收受幾十萬元乃至更多的人情(錢)。如果沒有權的人或者曾經多少有點權但時過境遷的人則不同,即使你平常送了不少的人情(錢),但你請客不請到他的鼻子尖上就會有人裝著不知道,事后反而會打起話說你沒請他,瞧不起他。有的人躲紅事而不躲百事,也就是說紅事是請客,百事一個撲告一發,人死飯門開,不請自然來。不管是紅事還是百事,由于知曉率達不到100%的理想境界,就會造成有許多該來的客人確實不知道而沒來。大量的事實證明欠你的人情的人有許多卻沒有來,有的即使來了卻把人情(錢)越送越少,打了折扣。但不欠你的人情的朋友卻來了不少,這就造成你新欠了不少的人情。人情大如天,別人有了事,你借錢都要去還別人的人情呀!
啟示之二,整酒不要太頻繁,有的人年年過生日都要做生酒,還有其它一些事情也接二連三的發生,搞得親朋好友苦不堪言。但有了該做酒的時候不做也是白不做,親朋好友倒是領你的情,可你自己長期送出去而無進帳的機會,豈不是甘愿找虧吃嗎?我十年開外才做一次酒,雖然有労親戚朋友了,但我覺得自己還是勉強過億得去。
啟示之三,領導干部是人不是神,只允許老百姓做酒,不允許干部做酒,那不是把干部與老百姓隔離開了嗎?事實上沒有哪一個人掛萬事不求人的無事招牌,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聯系的,只是有親疏之分而已。提倡領導干部廉政,不借機斂財,是可以的。但不能一概而論,凡是正常的禮尚往來范疇都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