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詹天佑的讀后感
暑假里,我借了一本六年級上側的語文書。我隨手一翻,看見一篇文章——《詹天佑》。我認真讀了兩遍,感慨萬千。
這篇文章講的是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事。
京張鐵路全長2000米,而且一路上都是高山深澗 懸崖峭壁,修這樣的鐵路,談何容易?可是詹天佑頂著帝國主義嘲笑的壓力,頂著全中國人希望的壓力,毅然接受了任務。
詹天佑不僅是一位愛國主義者,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師。從他修筑居庸關鐵路,修筑八達嶺鐵路和創造人字形線路這三件事可以看出來。居庸關山勢很高,詹天佑別出心裁,想出了兩段同時鑿進的方法,縮短了工期。八達嶺長1100米,詹天佑獨具匠心,采用了中部鑿井法,把工期整整縮短了一半。最能體現他杰出的就是青龍橋附近的人字形線路了,青龍橋附近的路坡度非常大,火車極難通過,詹天佑發明出了一種人字形線路,這樣,火車通過這里就容易多了。
讀完這篇文章,我對詹天佑感到由衷的'敬佩。我想起了我國的錢學森博士,在國外金錢、地位、榮譽他都有了。但當他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時,立即返回祖國,當他處理好一切后,美國政府卻不許他回國,還把他監禁起來。為此,他堅持斗爭了五年。終于, 在世界各地人民的支持下,他含著幸福的淚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他們的這種愛國精神不都是使人敬佩嗎?
詹天佑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同時他的某些品質也讓我感到我感到對他很敬佩。比如他遇到問題不恥下問的詢問老工人,對工作人員說要周密計算,他自己以身作則,始終戰斗在第一線······這些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想:等我長大后,一定要去青龍橋附近,瞻仰詹天佑的銅像。
【文章詹天佑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5.詹天佑的讀后感
6.詹天佑讀后感
7.詹天佑讀后感
8.詹天佑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