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創業N條路的勵志文章
賺錢要趁早,創業也要趁早。曾經被貼上“年輕”標簽的互聯網先鋒馬云,如今已成“退休”的前輩。喬布斯創立蘋果公司時年僅21歲,扎克伯格創立Facebook時20歲,丁磊創辦網易時26歲,馬化騰創辦騰訊時27歲——而在《福布斯》雜志今年推出的“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榜單中,年紀最小的只有23歲。
這些80后創業新貴們,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年輕,另一個共同特點是絕大多數都從事最流行的電商或移動互聯網行業。在嘉興學院創業實踐園,那些85后、90后創業者們同樣如此,無論是首批10個創業項目,還是二期6個新項目,絕大部分都選擇了網絡創業,從較“傳統”的網店,到網站代運營、專業入口網站,以及如今最流行的移動互聯網APP……網絡創業百花齊放、方興未艾。
“年輕宅男們有技術優勢。”“資金門檻相對較低……”這可能都是他們愛“網”的理由。而更具吸引力的,是互聯網在顛覆各行各業時帶來的巨大機會。顛覆意味著重新布局洗牌,意味著重新劃定起跑線,意味著搶占先機的可能。
深耕電商:
在細分領域尋找春天
2008年,海鹽21歲的“淘寶女孩”宋雅丹讀大三,她邊讀書邊開女裝網店,用一年時間從300元賺到300萬元。到2010年,她的年銷售目標已經是6000萬元。這個故事轟動一時,讓無數人驚嘆電商的創富神話。
同樣是2008年,23歲的'殘疾女孩雷玲玲從嘉興學院畢業后,選擇網店創業,她因為自強不息而當選“浙江驕傲”,她的故事也讓人看到網店創業的無限可能。
但僅僅過了5年,當時還頗具沖擊力的電子商務,如今已被貼上“傳統”的標簽。電商這塊蛋糕已成兵家必爭之地,電商多、價格戰、門檻不斷抬高……現在的B2C甚至已被很多人視為“紅!。到底是市場飽和還是潛力無限?嘉興的一些年輕創業者給出了積極樂觀的答案。
25歲的虞靈鎵就看準了“生鮮配送”這個電商新熱土。“現在正是做生鮮配送的好時機,等我畢業回國就太晚了!”虞靈鎵原本在澳大利亞留學,為了及時抓住大好商機,他毅然休學一年,回到嘉興全身心投入可宅網的建設中。去年6月,以“真正水果零食專家”為口號的可宅網正式上線。缺少客源、產品滯銷、缺少流動資金等困難,沒有嚇退他。從一開始舉步維艱、每天訂單在個位數,到出現轉機、訂單數量快速上升,虞靈鎵和他的合伙人熬過了大半年艱難的“人氣積累期”,F在,可宅網每天的訂單數量有150個左右,銷售額超過15000元,其新浪的微博已吸引了近18000名“吃貨”粉絲。虞靈鎵預計,可宅網今年銷售額有望達到400萬元。
【大學生網絡創業N條路的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3.勵志創業的文章
8.路在前方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