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論孤獨隨筆
很多時候,會聽到有些人抱怨自己的一種狀態(tài),更或是自己的一種心態(tài)——孤獨。
其實,大多人說自己孤獨時,他的
其實,孤獨也并非只有一種解釋。
《禮記·王制》有這樣一句話:“恤孤獨,以逮不足。”而《管子·四時》中也提到:“論孤獨,恤長老!敝v得通俗點就是幼而無父和老而無子,這樣的群體是孤獨的。
孤立無援,孤單無助又是另一種情況。
《晏子春秋·諫下二》中這樣說道:“勇士不以眾強凌孤獨!睗h董仲舒《春秋繁露·滅國下》也記載著:“魯大國,幽之會莊公不往,戎人乃窺兵於濟(jì)西,由見魯孤獨而莫之救也!彼卧枴吨x杜相公書》:“以孤獨之身,抱不測之疾,煢煢路隅。”還有一句連自己也不記得在哪里看到的話,這樣寫道:“最偉大的莫過于大眾的力量,只須朝這方向努力,不會感到孤獨!边@些都闡述了孤獨的另一種解釋——孤立無援,孤單無助。他們中既有帝王偉人,也有平民百姓,誰也逃脫不了。
查閱資料方知道,其實“孤獨”,在
孤獨,這也是那些完美人士所能達(dá)到的理想狀態(tài)。
俞伯牙是孤獨的,因為沒人能聽懂他的琴音;作家是孤獨的.,因為沒人能感受他創(chuàng)作時的心境;畫家是孤獨的,因為他們的一筆一畫是心靈的一種升華;詩人是孤獨的,因為詩是孤獨者的最好的闡釋……
孤獨,是一種狀態(tài),因為自己與眾不同的追求才會慢慢變得孤獨。其實,這時候的孤獨又是一種品質(zhì)。它可以使失敗者鼓起勇氣重整旗鼓再次啟航。
李白說過說:“古來圣賢皆寂寞”。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阻礙重重,但他做到了。孤僻的愛因斯坦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仍沒有放棄研究,最后他成功了。
其實,這時候的孤獨也是一種偉大,沒有極大的隱忍,哪里會有這些偉大的成就。
有時候,我們應(yīng)該直面孤獨,其實,孤獨也是一種享受,它給予我們的是不同的人生體驗。
【從心論孤獨隨筆】相關(guān)文章:
1.孤獨的行者隨筆
3.體味孤獨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