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真的隨筆
關于童真的隨筆1
年齡大了之后,所增長的不僅是知識和經驗,同時還有年齡和磨難。在時光的消磨之下,你很有可能會忘卻了曾經的自己,忘卻了當初的理想,所經歷的不是自己去努力改變,而是在歲月的摧殘之下變成了逆來順受,忘卻了以往的童真。
童真對于很多來講,都是最美好的,畢竟那里面所包含的不僅是會議和過往,更帶著我們曾經最真實自我。
當童年時,我們可以無拘無束的在街邊奔跑,看到糖葫蘆喜歡吃就去買。能夠坐在路邊不顧及他人的眼光去欣賞遠處的風景,可以一邊奔跑在上學的路上一邊啃著自己帶的糯米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簡簡單單,輕松愉快。受苦受累受欺負了,就會大聲的哭出來,完全不用在意誰會去嘲笑你的淚水,不用擔心誰會看到你的脆弱。而當自己收到禮物時,被人贊賞時,看到喜歡的事物時,也可以蹦蹦跳跳的歡呼雀躍,絲毫不用掩蓋內心的歡喜。孤獨了就去找鄰近的同學、朋友,不需要什么原因,只是想要別人陪伴了。一起玩耍會玩彈珠、彈弓、陀螺,不用局限于一臺手機。
而當自己自己逐漸年長,就會失去曾經的那份童真。遇到什么事情不敢表露出真實的心意。當受到委屈時會選擇一個人躲在角落,不愿別人看到自己的脆弱。當自己孤單的時候,總會去考慮對方是否也會有空,是否適合陪伴自己。當看到喜歡的事物,第一反應會是它貴么,它多少錢,自己是否負擔得起……很多時候,成長就是這樣的壓力,當你興高采烈的想要揚帆遠航的時候,現實會狠狠地抽你一巴掌,并且對你進行冷嘲熱諷。而當這個時候,你如果不進行反抗,它就會試圖永遠將你壓得喘不過氣。
你是否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
你是否帶著自己最初的堅強?
你是否依舊如初,把握著希望和曙光?
我還是渴望以往,想要像童年一樣,無憂無慮,只是成長。我想瘋瘋癲癲的跑過自己的街巷,我想要快快樂樂的吃著零食,漫步油菜花盛開的地方。我想要獨自依靠著村邊的那棵楓樹,享有午后的時光,身上滿是暖陽,捧起最愛的書籍,帶著夢想,高聲歌唱!
不知你是否記得八歲的自己,又是否到了十八的年紀。不知你是否對于知識感到恐懼,又是否對于生活產生壓力,我都希望,你能帶著童趣,重新歌唱。
童真,是我們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所必須珍惜的一部分!
關于童真的隨筆2
從春節到現在,已經過了快兩個月的時間。期間,人們在這場疫情里經歷了恐慌、封閉、等待、復工——到如今終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對很多人來說,春節好像從未放過這么長的假期。不得不待在家里的這段時光,有的家庭變得更加的和睦、關系更加親近,也有消息說在民政局預約離婚的家庭較平時有所增加。好與壞,個中滋味只有冷暖自知。
學校仍未開學,孩子們在家上網課,老師變成了網絡主播,家長變成了班主任。這大概是此前從未有過的教學模式,不論對哪一方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尤其,苦了家長和孩子——我們家的兩個孩子目前都在上小學。
抖音里就有不少關于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短視頻。許多家長都快被逼“瘋”了,他們都盼望著可以快點把家里的“小神獸”送回學校。網絡上,甚至有母親忍無可忍選擇輕生的.新聞。何以至此呢?這大概也說明了不喜歡寫作業并不是某個孩子的原因,而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孩子不想寫作業,時常表現為情緒低落、心不在焉和注意力不集中,另外還有拖延的不良習慣。
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包括安靜、免受打擾的空間,以及濃厚的學習氛圍,比如學校。而這些恰恰又是許多家庭所缺乏的。家庭是一個溫暖的地方。一個人從平常的瑣事中脫身出來,回到家庭之后,最渴望的便是休息和自我調整。待在家里的感覺,有個詞語說得很好——好逸惡勞。是的!如果可以,人人都想過得更安逸一些。所以我們看電視、看手機、玩游戲,都要找一個最舒服的姿勢。大人尚且如此,何況是自制力更加薄弱一些的孩子呢?于一個孩子來說,家里有很多讓他分心的事物,比如:好看的動畫片、好玩的手機游戲、陪在身邊的小伙伴,以及好吃的零食等等。
說到這些,便會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從小到大,我并非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媽媽是老師的緣故,我們家就住在學校里。每到寒暑假,假期的頭兩天我便埋頭寫完了所有的作業。倒不是因為我有多愛寫作業,只是那個時候小孩子似乎閑得無事可做,而那些作業量也并不算多。后來念初中和高中,假期作業基本上在學校里就完成了,沒有完成的部分都是在開學前兩天馬馬虎虎寫完的。和現在的孩子一樣,放假待在家里實在是不想寫作業。中學是在那座小縣城上的,因為交通不便,回一趟家也不容易。一開始,回家時書包里總是會裝不少的書,短暫的幾天假期卻又很少翻過。于是,后來一年年地書包里帶的書便逐漸變少。有一件事情令我印象深刻:那一年暑假,我和妹妹待在家里經常看電視。爸爸因此有些怨言,說我們既不學習也不干家務活,就知道守著電視看。那時我們安裝的是有線電視,某一天突然發現電視看不了了。原來,是爸爸把連接電視機的數據線給藏起來了。
總之,許多父母為孩子的學習煞費了苦心,結果呢?換來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幾天前的一則新聞里,一個六歲的小女孩生活在偏遠貧窮的小山村,她失去了父母,家里有一個上了年紀的奶奶,另外還有一個牙牙學語的小弟弟,一家人的一日三餐都得依靠她。可是,可憐的她才六歲呀!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殘酷的現實,令她過早地嘗到了人生愁苦的滋味,生活的確待她太不公平。
想想,于一個孩子來說,最寶貴的年華就是天真爛漫的童年。這樣的童真一旦失去,它就永遠地失去了。所以每當看見幼小的孩子,總忍不住凝視他們美麗的眼睛。那一刻,我好像也看見了自己失落的童真……
【關于童真的隨筆】相關文章:
3.最真的你心情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