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心靈,拉近距離雜文隨筆
一直都沒有真正地了解我班上的學生,獲知他們的家庭情況,身為班主任的我感覺不像是我班學生的班主任,為此我感到苦惱。終于,時機來了,遇到一次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機會。
今天下午放學后,我、英語老師、數學老師和書法老師分別去了三個學生家里家訪。
由于對這里不熟悉,所以我提前請了班上一位同學帶路。由學生帶路,領著我們走進村里,前往學生家里。
一路上,我們相談甚歡,有說有笑,非常高興,不知不覺地就來到學生徐偉家里。徐偉平常是一個很安靜的男生,很聽話,但是偶爾也會有點小淘氣。找到徐偉媽媽,我們向她了解了徐偉在家里的情況。得知徐偉在家里不愛做家務,要媽媽主動叫他才做。我們和徐偉媽媽一番交談,告訴她徐偉在學校的情況以后。綜合各方面的情況,我們給他媽媽提了幾點建議:要多鼓勵孩子,鼓勵他大膽一點,做自己喜歡的事;給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鍛煉他,不要讓他成為好吃懶做的人。
接下來,我們去秋燕家里,秋燕是一名留守兒童,她爸爸媽媽長期都在外地工作。沒有家人的陪伴下,她不僅要每天做作業(yè)都做到晚上十點,而且所有家務活都是自己做。“窮人家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很適合她,了解到秋燕是如此一個懂事又勤奮的孩子,身為班主任的我既欣慰又疼惜她。
從她家里出來,經過一段路就來到了榮淵家里。在學校里的榮淵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有時候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愛說話。所以我對他要很嚴格,要管住他。在和榮淵的媽媽交談中看出他媽媽很健談,并得知榮淵家里只有媽媽干活,爸爸身體差不能干什么粗活兒,更何況媽媽要養(yǎng)活六個孩子。上有老,下有小,榮淵媽媽一個人支撐這家庭非常辛苦。作為班主任,我給她提意見,平常要對孩子嚴格要求,讓他幫忙分擔家務。我還借此次交流訪問對榮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跟榮淵說,“媽媽很辛苦,撐起一個家庭不容易”,讓他要聽話,要幫媽媽分擔家務活兒。
此次家訪中,我與學生之間距離更靠近了,能夠更加懂他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要孩子心靈不壞,都不算是壞,都不需要打。”況且這些孩子都很聽話,也很單純,他們都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能夠和自己班的學生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是我莫大的幸運,得知我班上學生的情況后讓我有了莫大的動力和熱情去教會他們更多的知識,人世。
【走進心靈,拉近距離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1.溝通拉近距離作文
4.聊雜文隨筆
5.電棍雜文隨筆
6.車廂雜文隨筆
7.愛情雜文隨筆
8.夢中隨筆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