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的改變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
我是“四環游戲小組”的志愿者,經常會去那里帶孩子們活動,與他們一起游戲。游戲小組里有個愛發脾氣的小男孩,叫小可。每當老師沒有選他當小組長或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時,他就會眉頭緊鎖,拳頭攥得緊緊的,然后生氣地往外跑。如果他與哪個小朋友有點小摩擦,他就會大發脾氣,還會拔出拳頭給對方一拳。因此孩子們常常形容小可的脾氣像空氣一樣大,大家都不愿意與他交往。我也很為小可的'壞脾氣而頭疼,每次他發脾氣的時候都會冷處理,讓他自己平靜下來,但我發現結果似乎陷入了惡性循環,大家對他越不理不睬,他的脾氣就越來越大。
一天早晨,我正在益智區和孩子們下五子棋,就聽見美工區傳來孩子們的聲音:“老師,小可又發脾氣了!”我趕忙過去,發現小可緊攥著拳頭打了旁邊的小程兩下。我立刻制止了小可,把他拉到一邊,想問問到底發生了什么,可是小可一句話不說,只是氣呼呼地站在那里,滿臉的氣憤和委屈。這次我決定改變以前的做法,先安撫一下小可的情緒。于是我輕撫他的后背,讓他靠在我的胸前,輕聲地問他:“為什么要打別的小朋友?”他委屈地說:“小程不給我用剪刀。”我說:“向別人借東西,應該有禮貌。”然后我向小程遞了個眼色,接著說,“如果你現在有禮貌地向小程借剪刀,我想他一定會借給你的。”
在我的鼓勵下,小可小聲地對小程說:“你能讓我用一下剪刀嗎?”小程點點頭,把剪刀遞給了小可。
我趁機說:“小可你看,你禮貌地對別人說話,別人就會對你很友好。發脾氣是不管用的,打人更是不對。你要先向小程道歉。你打了他,他還愿意把剪刀借給你。你應該謝謝他。”
小可借到剪刀后,心情愉悅多了,他對小程說:“對不起。謝謝你!”
其他孩子聽到小可的話都忍不住笑了。我趁熱打鐵:“小朋友們,你們誰想跟小可做朋友呢?”姍姍和軒軒都表示愿意跟小可做朋友。小程也說:“只要你不發脾氣,我就會和你做朋友!”
我建議每個人做一件美工作品送給他好朋友。于是,大家動起了手,小程折了紙飛機,軒軒畫了一幅畫,姍姍折了一條烏篷船,小可也剪貼了一只小蝴蝶。小可收到小伙伴的禮物,高興極了!聽說后來孩子們經常會互送作品,姍姍還和媽媽一起用紙杯制作了美麗的菊花,上面畫著笑臉,還寫了“祝小可快樂”的字樣。聽小可媽媽說,小可把同伴送的禮物當寶貝,碰都不讓別人碰。
現在的小可再也不像從前那么愛發脾氣了,游戲小組的小朋友都已經成為了他的好朋友。大家相處得非常融洽,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小伙伴之間的濃濃情誼是兒童快樂童年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孩子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多為孩子創造機會,營造氛圍,鼓勵孩子和伙伴交往,幫助他們建立親密、融洽的同伴關系。
【小可的改變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7.改變的隨筆
8.教師的教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