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隨筆美文
清明隨筆美文1
又到了清明時節!天突然像轉了性子一樣,一下子冷了起來! 清明和下雨天似乎是兩兄弟,每年都會不約而同的一起出現,遙祭先人。 今年也一樣,天氣清冷清冷的,在路上雨越下越大,少見的暴雨突然來臨,雨刮已是高速檔了,但依然看不清前方,路上車輛都閃著雙閃燈,緩緩前行,以往一些喜歡變道的車輛一下老實起來,各行其道,一路上不時能看到,停在路邊,橋下,叉道上避雨的車輛和行人。不知是過了雨帶,還是暴雨來的快去的也快,半小時不到雨變小了,又過了一個山洞,雨也神奇般的停了,視野出奇的好,車速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目的地也很快到了。
響應國家政策,現在孤墳已經很少了,這邊大部分都已遷入公墓,因此每年特殊節日,這里的人會很多很多,一整天川流不息,和前幾年相比,現在文明環保,掃墓的多了起來,有很多人都是拿著鮮花,水果祭拜,緬懷先人。 當然老一輩人不這么想,香,黃紙,蠟燭,紙錢,元寶缺一不可,八,九個菜加飯,酒,像一個小型酒席,擺好后,壓紙,點燭燃香,恭請先祖從四面八方過來,一起聚餐,倒酒加菜,酒過三巡,把筷子放酒杯上請先祖吃飯,其間要多次祭拜,最后將黃紙,紙錢,紙元寶等燃燒,請先祖將錢收好,好在陰間使用,恭送先祖,如不是現在雙禁煙火,還免不了鞭炮齊鳴。 先祖們聚齊了,作為活著的子孫后代,也趁這個機會一起聚聚,平時也難得這么多人聚在一起。
清明時節煙雨蒙蒙,祭拜先祖祈福子孫,兄弟姐妹趁此機會,共敘親情過往人生。
清明隨筆美文2
曾經看到一份調查,在某所高中一個五十多人班級里,老師問:清明節是幾月幾號?全班竟然沒有一個同學答對的,老師又問:情人節是幾月幾號?話音未落全班同學異口同聲的高呼"二月十四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中國傳統節日逐漸冷淡,不得不令人擔憂啊!
又到清明,此時的四月,細雨綿綿,時雨紛紛。撥下一片亂草,灑下一杯冷酒。遠山云霧,分離一堆哀愁,清明的雨,悼念孤獨的魂,燒上一把紙錢,彌漫悠悠愁緒,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悼念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行人路上欲斷魂。清明,這樣的日子,無論有多忙碌,無論有多遙遠,生者都會前續趕來,拿上已故親人生前喜歡的飲食,物品。燒一把紙錢,讓在天的親人不為衣食著憂。陽間與陰間相隔,誰也不知道有多遙遠,只愿燒來的紙錢和物品讓在天國的故人都能收到。
清明,四季中非常重要的節日,是中國人緬懷先祖、祭奠已故親人的傳統節日。
無論身處何地,清明節這一天人們帶著對逝者無盡的思念盡可能的回到自己的家鄉,即便不能回去也會在他鄉為自己已故先人祈福!好多海外華人懷著對祖先無限敬畏不遠萬里回歸故土,寄托他們魂牽夢縈的追思。
關于清明的傳說很多,最具感染力的當屬春秋戰國時間的介子推,當年晉文公遭追殺,大臣介子推割肉救主,晉文公登基后忘記了曾經舍命救己的介子推,后來經大臣提醒才想起了介子推,遂命人尋找。介子推不愿再糾葛與名利,背起老母躲入綿山,久尋不見晉文公命人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在一棵大柳樹發現了介子推和母親燒焦的尸體,介子推尸體背后的柳樹洞里發現了一塊白布,上面用鮮血寫了這么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就是清明,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這一天不生明火,只吃涼的食物,所以清明節又稱寒食節。在江蘇的一些地方清明節這一天還會折來柳枝,掛在門頭或是戴在胸前以此表示對逝者的敬意。
時至今日,清明節已沒有從前那么多講究了。當下好多人更在意的是踏青賞景了,對于清明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卻很少去探究。
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到處都能看到人們踏青賞春的身影,古人將這個時候定為清明節可謂意味深長......當我們享受美好之時,不要忘記我們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人對清明節真正的意義逐漸模糊,甚至淡忘!
政府意識到了"文明危機"于是將清明節等幾個傳統節日列為國家法定假日。有假期當然受歡迎,可是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廣東、福建、浙江還有全國其他一些地方流行"豪華葬"所謂"豪華葬"就是花巨資將親人的墳墓建的豪華、氣派,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一些人發了家的人希望老得到祖宗庇佑,于是花錢再多也是心甘情愿的!去年,某地一老板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清明節這天花了四百萬元請來道士、樂隊、歌手為去世一年多的父親做法事祈福,為了營造悲傷的氣氛,這位老板還以伍佰元一個雇來幾十人哭場。浩浩蕩蕩的祭奠隊伍剛上大街立刻引起圍觀,一度交通癱瘓,整個縣城的交警都出動了才勉強控制住局面,其場面之宏大令人咋舌!
諸不知這位老板的父親是如何去世的,據知情者透露,這位老板是獨生子,母親早年去世。父親含辛茹苦將其養大,成家立業。為了支持兒子創業,父親一直獨居鄉下,可是兒子只知道做生意賺錢,一年到頭難得回去探望父親。盡管后來在城里有了大別墅兒子還是不愿將父親接來享福,因為兒子覺得父親是個鄉下農民,如果來到城里會影響自己的形象!其實,就算兒子不說,老爺子也心知肚明!
那年端午節前兒子忽然接到老家鄰居電話,說老爺子大門緊鎖幾個月沒看見他人了。兒子驅車趕回老家,果真大門鎖著,敲門也無人應答,兒子感覺不妙,上前幾腳將門踹開,只見地上白茫茫一片,全是蠕動的蠅蛆,老爺子只剩下一堆白骨.......父親活著時沒有享受到兒子一點孝心,直到臨死也沒看到兒子最后一眼!或許,老爺子只是摔了一跤,或許,只是高血壓發作,再或許是更嚴重些的疾病.......可是無論怎樣都沒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及時的救治。況且好幾個月沒人來看望過他。
人活著不去關心、愛護,死后卻花巨資來祭奠,自己沒有眼淚還花錢雇人哭場!如果在老人去世前將這些錢花十分之一在老人身上,也算是孝子了!清明節是神圣的節日,這一天是我們活著的人對逝去的親人一種追思、緬懷、敬仰......千萬不要拿這個節日往自己臉上貼金,否則,會被所有忠誠于中華文明的人恥笑、唾棄!
敬上有下才是人生之道,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祖的日子,還是教育我們的后代如何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最佳機會。我們要讓我們的后代看到在這樣一個傳統節日里,我們是怎樣對待逝去的人和活著的人的!人都有逝去的那一天,從生下來就已經確定了答案。在短短幾十年的生命過程中,人類像是夜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不斷地出現不斷地隕落、消失!也許,是因為感嘆生命的短暫,所以我們無比珍惜情親、愛情、友情!有了這些情感我們人類才有了文明,得以繁衍生息!
春去春回草木更新,我們在這美好的季節中徜徉,又到清明,還是追思.......
漫天飛舞著片片紙花,擦亮著碑前的三尺方臺,緬懷追思的心緒,潮濕傷感。陰陽兩界,逝者就這么靜靜長眠于地下黃土,閉上眼,除了淚水,也只有哀傷滿腹。
布衫被風吹起,紅花紙錢滿地,裊裊青煙上升,清明,人世間的兒女趕來送上紙錢,為天國的故人噓寒送暖,添置彩衣。
柏松長青,梧桐夜伴冷雨,清明祭奠,我也來送上紙錢。千里萬里,陰陽兩界把生命分成兩個境界,塵土皆歸,百年陰陽,從此兩個世界。清明時節,把綿綿的悲切相送,把樸實的話語念叨。山孤煙霧,斷魂掃墓,雙膝跪地,恭恭敬敬灑下一杯酒,孤魂荒郊,灑下陰陽兩隔的牽掛和祝福。世事紛紛擾擾,三尺方臺,安息著一方凈土。
細雨疏落霧更重,柏松長青水常東,荒冢之下是九泉,吟詠離上是黃土。雨瀝瀝順風而過,此生起起落落,親切凄雅迷夢,遙遙相望,紙灰杯土帶愁,千言無語無從說起,憔悴里殘留哀思悠悠,荒冢飛揚的紙灰,飄念雜草叢生,千里孤魂,風吹哀愁,蕭瑟老蒼松,何處再與話凄涼?
煙裊裊,雨霏霏,紙灰在煙雨中飄蕩,香靈在空氣中斷魂,凝重的心情只有黃土一堆;钤谌耸篱g的兒女孫輩,對著另一個境界的故人抽噎抹淚。站在陰陽兩界,訴說著天底下最悲痛的別情,雨落烏啼,從此天人永隔。也許清明注定是個悲傷的日子,所以每到清明,都是細雨綿綿,雨落紛紛。
此時清明,山花已謝,柳葉泛綠。尚看祭拜掃墓的碑前,煙似流亡的魂,天國故人的身影,在紙灰煙雨里飄蕩,孤獨的亡魂,濺起火花的燭,一大把紙錢,淋濕著絲絲的雨,無盡的悲情哽咽喉嚨。碎煙輕語,天下人同一時刻,"斷魂"滿腹的凄楚,看著忽聚忽散的紙灰,靜靜凝視這一堆黃土。
追憶往事看祭臺,時雨霏霏清明節。燒一柱高香,人生起起落落,酸甜苦辣全嘗遍,見過太多的生死別離,人來世上一遭,誰也不知自己的哪一天回歸黃土,百年歲月,誰人再來碑前,傾訴陰陽兩界,素心道安?
傷踏清明,朽永著憂傷的主題,陽陰轉閣,伴隨塵土,點點都是離人淚,千門煙火流云天,流星斬落,音容猶在,卻是天各一方,永不相見。
踏往前行四月,看櫻花滿天,看悲傷流轉,燃盡的風華,畫籌自己的百年。淺淺絮語,空對冷月,年年清明,離殤滿地,靜臥流年,墨淡冷煙,誰來前送安暖?冷風呼至,離塵赴安然,清明上墳,忍顧陰陽相隔。凄凄風干的裂痕,百年之后,與塵揮手而別,我的靈魂,何時入土為安?
離別隔斷了天涯,人生的篇章就如盛世煙花,清明的凄迷,那一抹云霧遮住了世人的望眼,奈何橋的遠景呈現在尋覓不見,緬懷追思,一步一回頭,繚繞的清寂,多少光景已不在。陰陽兩地,經年一去,再見便是無期。天國的人,幻變成零零散散的落英,留給世人撕心裂肺的疼痛。
風中飛揚著塵埃,清明的雨,祭祀人生的畫卷。一載流年的印記,清香一盞茶的光陰,一滴天堂的清淚滌散著流年,多少歡笑已不在。青煙裊裊上升,細雨紛紛飄零,歲月隔開了生死,隔開了陰陽兩界最無奈的永別。扒開墳前的雜草,沾染清明的哀思,此時的四月,世界的另一端,天國可下起了雨,可也是清明時分?
心中所念,清冷無韻的步調,回首那一堆墳前的土,雜草叢生,天國之人,再見亦是飄渺無期。清明哀思,陰陽兩地之隔,孤魂薄葬,悲涼落幕。
頭上絲發已濕,衣衫已潤,生命,猶如微細的塵埃,一份迷離,兩眼憂傷,飄走了,就再也回不來。琉璃一程,浮萍一場,終究帶淚歸去,落里幽靈的荒冢,從此光陰收場,再見無期。
萬般的哀思,濕潤了凄凄離別,今生一程,只留無限傷感。記憶的皺褶,從那以后,徒留人生的惆悵,命運安排了身后,人生無可戀,亦無可戀。時光的杯盞,選擇了遺忘,生命靜靜地來,悄悄的走,最終以無言結束。
哽咽的淺唱,清明的哀思。山風呼呼作響,揮手告別那陰陽相隔的親人。風聲細碎,繁華只是一瞬,歲月沉淀,清明惹傷了親人牽腸掛肚的惆悵。荒冢無人跡,蓬篙茅草長,命運給每個人安排了最終的歸宿。四月天的.鐘聲,在月缺月圓的暗夜里回望,離去,百年之后,終究歸離去。
清明,惹傷一地的哀思。
清明隨筆美文3
小時候,最喜歡清明節了,那個時候清明節還不是法定的節假日,更談不上踏青啊旅游了,但還是一樣的喜歡。那一天我們有自己的游戲。等到清明節那天媽媽會煮很多的雞蛋,也不知道媽媽會從哪弄來雙黃的雞蛋,我總是怕姐姐搶去就先把它藏起來,偷偷帶到學校里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下,都會很長時間的沾沾自喜。我知道那一天,大家都會帶著雞蛋到學校,我們會在雞蛋上畫各種有趣的圖案,讓雞蛋在桌子上站立,打轉讓雞蛋碰雞蛋看誰轉的更久一些,誰更厲害一些。
小時候不懂清明節,像上墳祭祀那些都是大人們的事情,我們知道的就是那天可以有好多雞蛋可以吃可以玩,尤其是家里孩子,父母都會讓我們早上多吃一些,據說那天早上吃雞蛋眼睛會更清明。雞蛋每年都盡量吃,可長大了眼睛還是近視了。不過,也有很準確的事情,清明節前后那幾天總有一天會有細雨。幾乎每個人未正式上學之前就會背幾句清明的詩,尤其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鄙踔陵P于詩里說的什么我們也能很快想象出情景來。似乎記憶里清明就是這樣的――清晨,我們揣著雞蛋上學的時候,就會看到村人帶著紙錢和酒菜在雨霧里上路了,一邊走一邊思忖著什么,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心事,表情凝重;可是下午放學的時候又會是另外的情形,每個人都像是沐浴在春風里一樣,甚至能聽的出他們輕快的腳步聲像牧童的牧笛一樣悠揚。我覺得這是那時最愜意的時候。
我想清明節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種單純的祭祀和對親人的懷念,還有一種對現在生活的感恩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這也是家鄉留給我的最深刻的記憶和最淳樸的思念。
清明前回家了一趟,回到學校,聽媽媽說,爸爸送我上車回到家,見我不在,心里“閃”了一下,就開車到大舅家去了。每想到這,我心里總是百感交集,忍不住的流下淚來。我在家里是不多話的,就算和爸爸在一起,我也總是沉默的,我總覺得,我的感情,爸爸的感情都是一樣的,心里的感覺,不言而喻;蛘哒f,最美好的時光,就是用心去傾聽去感受他們生命流動的每一個瞬間。
我不知道回憶代表了什么,是好的還是壞的。我自己是喜歡的,回憶不僅僅是自己對逝去的懷念,還有父母的回憶,包括父母的過去、現在。這樣,追根溯源,就如同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傳承一樣。
懂得父母的感情,就如同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從某種意義上說,父母是我們的前世,我們就是他們的今生。父母的生命亦是我們的生命,想到這,我不禁感激涕零,這生命延續的偉大。
溫暖,也許是一種習慣,至少對父母而言,這樣的習慣是持續而長久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聚少離多的日子,越來越懂得,唯有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沒有任何計較可言的。所以當我們看到父母已經開始斑白的雙鬢,你是否會珍惜,愿意將這種溫暖,對父母的溫暖延續下去。我們應該慶幸,我們哪怕只是僅僅為他們做那么一點點,他們就會溫暖著、好久。
每天看著太陽升起,夕陽落下,身處嘈雜喧囂之中,耳不清目不明,煩躁的開始,焦躁地挨過一天,所見所想到底有多少是我們心中向往,至于追求,應該有更為重要和崇尚的東西吧。清明,正是遠行的我們停下來,靜靜的想一下,耳清目明,嘗試聆聽生命中溫暖的律動。親近,守護人類更偉大的生命傳承。
清明隨筆美文4
不知怎的,我突然意志非常堅決,想在清明時回一次老家。不管同時朋友們怎么拿去哪里哪里玩來誘惑我,我都堅決的回答:我要回家!也許是想念家鄉的粽子,也許是想念家鄉的土房子,又也許是想念家鄉年過古稀的奶奶了吧!
時節,回家的人還是很多的,畢竟在我們家鄉農歷的節日都非常重視,不是非得什么習俗,哪怕只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老人也倍感安慰。所以不管子女在多遠的他鄉,不管子女在外面忙什么,每逢節日都會回家吃頓飯,和家人聚一聚。經過三個小時的排隊,我終于坐上了回家的汽車,看著周圍那些面孔,我知道這些都是老鄉,都是節日回家的旅徒。望著窗外鋼筋水泥鑄成的高樓大廈,怎么也感受不到家的味道,心里期盼的是將要到達的老家,那里或許才有自己熟悉的感覺。
顛簸了一個小時左右,我掙來惺忪的雙眼,頓時沒有了一點瞌睡,因為我看到了青山綠水,看到了紅磚素瓦,看到了炊煙裊裊,看到了流水人家。望著路邊成蔭的樹木花草,屋前嬉戲的垂髻孩童,塘里劃過的白羽鵝鴨……隔別家鄉幾個月的我,心里卻涌上了激動?粗煜さ娘L景,想著馬上就能到家了,汽車椅子上仿佛都長出了針氈。
家里樹木都沒有變,奶奶仍屋前屋后的忙著,看到孫子孫女回來了,眼睛笑的瞇成了一條縫,然后就琢磨著琢磨弄些好吃的給我們吃。家里被奶奶打掃的一塵不染,菜園里還有奶奶的很多“成果”,用奶奶的話說一個人在家不干這些干什么呢?總不能一天到晚閑著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的早晨就下起了蒙蒙細雨,奶奶吩咐我幫她打傘,和她一起到池塘變清洗衣服去。池塘邊我為奶奶打傘,不經意間就癡情于身邊的風景。早晨的池塘變是安靜的,沒有了蛙的叫聲,在這鄉村里葉沒有什么高的建筑物,一眼能望到很遠的田野、山川。近處小橋流水人家清晰可見,池塘四周長滿了郁郁蔥蔥的草木,和池塘里因雨水而泛起漣漪的水面相映成趣。這些都仿佛被這雨水沖刷干凈了似的,讓人看的清晰,卻又那般的賞心悅目。倏然間,奶奶已經清洗玩衣服了,當她站起身來時,卻又罵我傻孩子,因為不知何時,我的后背已經被雨水浸的濕透了。
和家人一起吃頓飯,在家里享受著家里的溫暖,我突然覺得我的堅決是正確的。城市里沒有這鄉下的細膩,沒有鄉下這淳樸,沒有鄉下這家鄉的味道。時間總在不知不覺中逃走,恍然間假期已經過去了,我也要離開家去工作了。臨行前我還深深的吸了口家鄉的氣息,仿佛想帶走這里的一口空氣。我發奮要努力工作,或許期盼以后能常回家來,因為這里是我愛的地方!
清明隨筆美文5
這是新一年的清明。
天空從一大早開始就沒有露出過一絲的笑容,仿佛釋放了無窮無盡的悲傷一般,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這個凡人的心境。
花雖開,卻無驚艷;天雖暖,卻缺溫柔。這是我的心境。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事情,你經歷過了,它帶給了你很大很深的傷口,于是你開始想要這一切根本就未曾發生?墒侨绻@些事情真的就未曾發生,你是否又會期待著發生些什么讓自己的生活不再如此單調呢?沒有人知道答案。
或許只是時隔許久后的一次相遇,也會給自己帶來意猶未盡的回憶。那種感覺就像在臘月寒冬的日子里,獨坐在窗前品味的一杯無糖的咖啡。直覺上,它很苦,甚至苦到難以入口,但是在細細品味了以后,卻又難以放下那種溫暖而又難忘的回味。
清明……
當熱水瓶里不再灌滿著熱氣騰騰的開水,當裝滿零食的抽屜變成了裝滿各種藥品的藥柜,當衣柜里的衣服因為沒人打理而潮濕發霉。那些曾經走過的日子,還會在我垂垂老矣的時候浮現在我的眼前。那些或令我快樂,或使我難過的往事,一件件的接連浮現在我的眼前,我便細細回想,入迷到忘記了
疾病的摧殘,再努力地從我滿是皺紋的臉上擠出一絲微笑,離開這個世界。
當人老去,若是一切皆可如此平靜,雖然孤獨,卻也安樂……
從來都沒有琢磨透我的人生到底沿著了怎樣的軌跡,它總是毫無線索的拐來繞去,好多次還差點把我迷失在了巨大的迷宮中。我仿佛是一個幽靈一般,游離在龐大的人生之外,卻又脫離不了人生的束縛。于是我拖著我無根的尾巴,沿著自己的感覺前進著,飄飄蕩蕩,恍恍惚惚。
理想中的清靜生活無法達成。再也找不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院,屬于自己的大槐樹,屬于自己的搖椅,屬于自己的石桌;我周圍是形形色色的廣告,各種各樣的欲望,美惡百態的爭斗。
很多時候還是會不由自主的胡思亂想,想些不可能的事情,想些已經失去的東西。雖然心情還是無法平靜,但至少我明白了我面對的,還有曾經失去的,對我而言,都是那么重要。
清明隨筆美文6
清明是爺爺那古銅膚色,
又是那古戲文梆子腔。
清明是奶奶那灰白頭帕,
又是那月白偏襟衣裳。
清明是外公那嘿嘿一笑,
又是那東上房芝麻糖。
清明是外婆那三寸小腳,
又是那穩重利落大方。
清明是二字十九畫,
又是那血脈情無量。
清明是大伯那雙手輕撫,
又是那愛意充滿胸膛。
清明是二姑那翹首相望,
又是那生活艱辛備嘗。
清明是姑父那二八車梁,
又是那桃核手串飾樣。
清明是大舅那諄諄教誨,
又是那燈下語重心長。
清明是大姨那揮手別離,
又是那西北塞上回疆。
清明是三姨那關懷入微,
又是那傾城奔走相幫。
清明是潤城相思雨,
又是那斑竹淚千行。
清明是那鮮花一束酒一壺,
又是那祭品一碟香一柱。
清明是那爆竹一聲通天符,
又是那冥幣一燃心意儲。
清明是那枕上無眠眠無數,
又是那音容笑貌貌如故。
清明是那萬般哀思思緒飛,
又是那百轉柔腸腸斷處。
清明隨筆美文7
四海黃土埋白骨
清明迢迢為上土
人人作為眾生像
誰是悼念親舊故?
清明,我領家人回到老家為父母上墳。從我家的老屋到萬家墳場有個四五里地,一路上熙熙攘攘的有談笑風生,有瀟然落淚,有悲戚可憐也有怨氣沖天!老家人大多還是認得我的,所以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盡半個小時。由于是清明當然不與平時見面那么客套,談笑風生的我就恭維發財,低泣的呢我就點頭致意。由于我對母親的特別眷戀和對父親的特別敬畏所以心里總是沉重的!因此對于老家的好水,好地,好風光無暇顧及了。
我的老家清明祭奠故人是有些嚴格的程序,首先是墳頭前插上三柱香每柱三枝,表達能做故人的親人三生有幸;然后再點上三根蠟燭為陰間的親人引路;字碑前擺上三個小蝶必須是生肉,生魚和麻葉果,麻葉果一般是苧麻和艾薃葉子與米粉做的,苧麻和艾薃的葉子都有驅邪的作用傳說是為了驅散孤魂野鬼對于親人的糾纏也表示后繼有人,其實苧麻和艾薃葉子是很好的殺菌殺毒的草藥,由于清明時節低溫高濕很容易滋生出病來的,這是古人為了生存總結而遺留下來的很好的保健方法;我們接下來斟好三杯酒,這些是必須的;為了表達個人心愿,有炫富的有贖罪的有敬重的還有發泄的,從林林總總的祭品中一一表現,一邊燒著紙錢一邊向故去的親人表達各自的心事,紙錢燒完了才意味著故去的親人已經收到了;然后才能培土,清掃,再用三張黃表紙穿上三枝香插在墳頭;最后的程序是向故去的親人三鞠躬再放鞭炮。清明上墳大多的人們表現的是肅穆與凝重的心情,他們默默的與親人溝通著人生。
有一坐墳好是奇怪,一半是水泥堆砌還一半卻是新賠的泥土;兩塊石碑,一塊富麗堂皇一塊簡單樸素。祭奠的是位五十歲左右的男子,他在默念,“媽媽呀,你為什么保佑弟弟家發財我卻這么艱難,兒子沒錢給你裝修但我有孝敬您的權力啊,所以我這一半只能暫時留下,求您保佑等你孫子賺錢了為您裝修得比別人更好”;又一個三十歲的小伙子,他揮動著胳膊雙手搬起好大一塊帶草的土呸一層層的往墳頭上壘,盛是賣力。一邊囔囔說“,爸爸(嗲嗲),你不是老說老大老二他們有出息嗎,一個做生意有錢一個做官有權,可他們為什么不來為你上墳呢?年年的清明只有我來為你上墳!在世的時候你總是罵我沒出息,也只有這沒出息的兒子會孝敬你的吧!媽媽也是我一個人養啊,你放心好了我媽過得好著呢!”;一位滿頭白發清瘦的卻半拉左手老者我是不忍心看到他的,他也在為一堵新墳培土,這是他剛過世的相伴五十年而殘疾雙腿的老伴。05年大兒子身體不好離婚后不到半年死了,留下兩個小孫孫。小兒子為人厚道在外面做點生意,生活也只能勉強,所以也留下女兒和兒子由老父親照料。老人艱難的挖土,顫抖著一把一把地添上,然后輕輕的拍打。老人無限悲傷有氣無力的,卻沒有了眼淚,只是經過的人一個個無聲的悄然流淚。我也經過老人的身邊,不想也沒有打擾老人懷念親人的悲戚。可是老人還是看見我了反身叫了我小名“小河”要站起來的樣子,由于兩手力量的不平衡幾次沒有起得來,我盡快的攙扶了起來,老人無語的把手往身上擦了擦緊緊的攥住我的雙手,那是雙木柴一樣粗糙卻有殘疾的雙手,雙唇打抖欲言無語。我知道老人是對我曾經的點點的捐獻而表示感激之意,于是深情的對老人不斷的點頭,轉身后我才發現自己的淚水砸在了手上;貋淼穆飞峡吹揭惠v高級轎車,車牌是“魯”車窗全開著,車燈掛滿了紅綢帶,一位老人主動而客氣的向路人招呼著。看的出來是老人兒子在山東發財了回來祭祖的;到了村里,我見到了同學的遺孀在破舊的長滿青苔的院子前似乎找著鑰匙,她臉色凝重,擦干了的眼淚仍然淚痕清晰。同學的女兒已經長成了大姑娘,首先看見我平淡的說,“伯伯好”我淡淡的微笑著。由于以前我習慣的叫她弟妹的,我覺得不知道還能否以原來的稱呼,所以沒有主動的與她招呼就過去了。我的同學是一位非常敬業稱職的老師,因為過多的吞下了粉筆的塵埃而肺部出了問題而早逝,英年早逝。!
回來的路上我就決定寫下這篇,今天算是完成了,我有感慨也有了好多的思考。
清明隨筆美文8
總是喜歡把鮮活的影像放進過去的日子里,
用來掩蓋靜靜的流光,
和某個已忘記的溫暖的黃昏,
相信有那樣一個夜晚,可以用另一種方式,
有另一場相遇,不再是這般觸目驚心,
一直盛開著 --清明節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
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
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
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
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
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
總有頂風冒雨,點綴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掃墓人;
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遠山隱在云霧里,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愁鴉悲啼,
雨洗清秋,風吹哀愁,唯見煙雨一片蒼茫,不見人家與炊煙。
好一個傷感寂寥的行旅,好一個凄迷彷徨的畫面。
抬頭偶望,墓地黯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煙雨朦朦,青草何離離。
一片荒涼,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煙霧薄,樹小雨聲稀!
風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消魂,何處暗香盈袖?
【清明隨筆美文】相關文章:
1.美文欣賞:隨筆
2.愛情美文隨筆
3.旅游隨筆美文
4.經典美文:隨筆
5.隨筆美文欣賞
6.最新美文隨筆
7.紅柳美文隨筆
8.朋友美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