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勵志古詩詞鑒賞
先賢的靈性與智慧結合形成了勵志的古詩詞,勵志可以激活一個人的生命能量,那么有哪些勵志的古詩詞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勵志古詩詞鑒賞,供大家參閱!
勵志古詩詞鑒賞(一)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賞析: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句更是因為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至死不渝,成為一曲悲壯的千古絕唱。近日,因教學上的需要,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有的賞析文章進而把這句話理解成在寫“別后相思”。例如,蘇教版新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教學參考書上說,“頷聯(指這句話)寫別后相思,以兩個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這里的‘絲’和思念的'‘思’諧音”。另外,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的是一篇署名郝世峰的文章(國際在線),不但強調“絲”與“思”的諧音,來說明“春蠶到死絲方盡”在寫“思念”(文中的意思就是“別后思念”),而且,在賞析“蠟炬成灰淚始干”時,還借唐朝以前的詩句“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和“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思君如夜燭》),來證明“蠟燭燃淚”是在比喻“思念之痛的煎熬”。
勵志古詩詞鑒賞(二)
《后漢書·班超傳》
作者:班超
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賞析:
東漢時,漢明帝召見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帶著一隊人馬,不怕山高路遠,一路跋涉而去。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了新疆。鄯善王聽說班超出使西域,親自出城迎候。東道主把班超奉為上賓。班超向主人說明來意,鄯善王很高興。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鄯善王熱情款待他們。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說了東漢許多壞話。鄯善王頓時黯然神傷,心緒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見班超,態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監視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可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又嚴密。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著戰鼓躲在營地后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全被大火燒死,亂箭射死。
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歸于好。
勵志古詩詞鑒賞(三)
《蜂》
作者: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賞析:
這首贊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
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韻的象征。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于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經典勵志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勵志的經典古詩詞鑒賞05-11
經典的勵志古詩詞及鑒賞05-11
中國勵志古詩詞鑒賞05-11
關于勵志的古詩詞鑒賞05-11
經典的古詩詞鑒賞03-21
古詩詞鑒賞04-06
古詩詞鑒賞11-20
兒童經典古詩詞鑒賞05-11
中篇的古詩詞鑒賞精選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