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古詩詞鑒賞

時間:2023-01-11 11:26:43 詩詞鑒賞 我要投稿

古詩詞鑒賞集錦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詞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詞鑒賞集錦15篇

古詩詞鑒賞1

  1、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2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3、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多情人更惜。

  4 、你走過多少條街、會想起多少次我呢。

  5 、向日葵般絢爛夏天,紙飛機伴著風暗自妖嬈。

  6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7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8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9、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10 、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點綴,沒有寂寞的青春是悲哀的,然而寂寞的.青春不是沒有幸福,而是我們不懂幸福。

  11、那些上演著繁華不肯謝幕的年華里開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12、綠綺手中彈,揮弦白雪寒。

  13、天長地久有時盡,次恨綿綿無絕期。

  14、天涼了,涼盡了天荒地老了,人間的滄桑。愛哭了,這么難舍,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天亮了,照亮了淚光淚干了,枕邊地彷徨。

  15、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

  16、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17、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18、人強健,青尊素影,長愿相隨。

  19、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20、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21、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22、終于為那一身江南煙雨覆了天下,容華謝后,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23、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2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25、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26、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

  2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自己未化妝的臉。

  28、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

  29、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30、流云千丈堪醉臥,是誰月下獨酌。浮生誰能一笑過,明滅樓臺上燈火。

古詩詞鑒賞2

  七律·惜殘紅

  種個青春四季同,來年再賞小桃紅。且將花雨溶澄酒,再把檀箋遞雋雄。

  不做香丘鄰曲客,方知盛世信天翁。金陵一去難回墨,風月潮流問駕鴻。

  注金陵:金陵十二釵,引申為紅樓夢。

  虞美人·落花賦

  桃源幾度風華老,漫憶春懷妙。花間獨酌小桃盈,誰曉竹君相約寄詞呈?

  閑將杏雨輕輕掃,還葬香丘好。一園紅翠數檀英,只見嬌顰遐漸遠長亭。

  江城子·雁書

  島城海景醉君腸,夜微涼,意悠揚。幾番回望,綺夢總成雙。歲暮呈詩行處想。愁淡淡,路長長。

  一懷幽瑟遠淮陽,別邊鄉,拜辭堂。憶年倜儻,心系杜蘭香。且把紅塵歸冷巷。春又暖,雁何方?

  勸酒

  嬌憐圓月照樓臺,樓臺月色映流水。

  流水不歇舟難系,又至別離送君時。

  請君登亭且安坐,聽我直訴傾言詞。

  繁花舊事追風去,韶華似水人難留。

  此酒堪情千金重,勸君對斟飲一杯。

  此去前路多艱難,長路迢遠露風餐。

  只身孤弱力無計,相伴無與淚滿裳。

  他日相逢久未果,一去兩別是何期。

  長夜未涼暫得醉,此心對照月更明。

古詩詞鑒賞3

  古詩原文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

  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譯文翻譯

  黃昏獨上高樓欲望還休,樓梯橫斷情郎不來,一彎新月如鉤。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結未解,它們同時向著春風各自憂愁。

  日出東南方照耀高樓,樓上心懷離愁的人唱著《石洲》。

  縱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憂愁?

  注釋解釋

  ⑴望欲休:遠望黃昏景色,可是很快天黑了。月中鉤:一作月如鉤。

  ⑵玉梯橫絕:華美的樓梯橫斷,無由得上。

  ⑶芭蕉不展:蕉心緊裹未展。丁香結:丁香開花后其子緘結于厚殼之中。

  ⑷石洲:見《樂府詩集》,為思婦懷遠之作。

  ⑸總:縱使。眉黛(dài):黛眉。古時婦女好以青黑色的顏料畫眉。

  創作背景

  代贈是指代人寫作贈人之詩,也可能是詩人故意這樣標題,并非真有代擬對象,因這類詩多寫相思之情。這兩首詩未編年,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

  詩文賞析

  第一首詩以一女子的口吻,寫她不能與情人相會的愁緒。詩中所寫的時間是春日的黃昏。詩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從詩的主人公所見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襯托出她的內心感情。詩的開頭四字,就點明了時間、地點:“樓上黃昏”。接下“欲望休”三字則維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動:她舉步走到樓頭,想去望望遠處,卻又凄然而止。這里,不僅使讀者看到了女子的姿態,而且也透露出她那無奈作罷的神情。“欲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作“停止”、“罷休”之意。“欲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但又欲望還休。南朝詩人江淹《倡婦自悲賦》寫漢宮佳人失寵獨居,有“青苔積兮銀閣澀,網羅生兮玉梯虛”之句。“玉梯虛”是說玉梯虛設,無人來登。此詩的“玉梯橫絕”,是說玉梯橫斷,無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隔,無法相會。此連上句,是說女子渴望見到情人,因此想去眺望;但又驀然想到他必定來不了,只得止步。欲望還休,把女子復雜矛盾的心理活動和孤寂無聊的`失望情態,寫得巧妙逼真。“月如鉤”一本作“月中鉤”,意同。它不僅烘托了環境的寂寞與凄清,還有象征意義:月兒的缺而不圓,就像是一對情人的不得會合。

  三四句仍然通過寫景來進一步揭示女子的內心感情。第二句缺月如鉤是女子抬頭所見遠處天上之景;這兩句則是女子低頭所見近處地上景色。高下遠近,錯落有致。這里的芭蕉,是蕉心還未展開的芭蕉,稍晚于詩人的錢珝《未展芭蕉》詩中的“芳心猶卷怯春寒”,寫的就是這種景象;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緘結不開的花蕾。它們共同對著黃昏時清冷的春風,哀愁無邊。這既是女子眼前實景的真實描繪,同時又是借物寫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隱喻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為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物之愁,興起、加深了人之愁,是“興”;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芭蕉丁香既是詩人的精心安排,同時又是即目所見,隨手拈來,顯得格外自然。

  第二首詩也是以女子的口吻寫與情人離別的愁思。具體的寫作時間已不可考。

  景與情、物與人融為一體,“比”與“興”融為一體,精心結構而又毫無造作,是此詩的極為成功之處。特別是“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兩句,意境很美,含蘊無窮,歷來為人所稱道,《詩話類編》就把它特別標舉出來,深受贊賞。

古詩詞鑒賞4

  1、小時不識月,胡作白玉盤“何不做一輪皎月,與玉兔相伴,不也清幽?一輪圓月心中掛,一塊月餅嘴邊嘗,一方圓桌齊圍坐,一家團圓心中樂。

  2、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賞中秋佳月,月下不褪鉛華,人團圓月下。

  4、數十年過去,就如夜間一聲嘆息,唯有每年中秋夜晚,我會靜心思考……

  5、同一個世界,觀同一片晴空,賞同一輪滿月,擁同一個中秋。

  6、墨色沉,月花影,聽取月中嫦娥吟,看盡樹下水袖舞,賞析宮中笑花靨,嘗遍世間園月餅。

  7、信寄托情感,言表達歡樂,思念之情卻無法遮掩,唯獨在那月圓之夜,又被幽月勾起。

  8、人圓月圓心圓,人和家和國和。

  9、送一個圓圓的餅,獻一顆圓圓的心,寄一份圓圓的情,圓一個圓圓的.夢。

  10、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輝增。

  11、以真誠為半徑,以感激為圓心,畫中秋圓圓的祝福,贈與家人。

  12、小時候,中秋是一個月餅,我咬一口,你咬一口;長大后,中秋是一杯濁酒,我泯一點,你泯一點;而現在,中秋是一輪圓月,我看一眼,你卻不在。

  13、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14、用玻璃蘸取月球土壤浸出液,放在PH試紙上,紙上隱現了父母的背影。

  15、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古詩詞鑒賞5

  原文:

  [先秦]佚名

  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縶,以縶其馬。薄言追之,左右綏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方客人來造訪,駕車白馬真健壯。隨從人員眾且多,個個品德都賢良。客人已經住兩天,多住幾天增感情。給他拿條絆馬索,斑竹馬兒不讓行。客人走時遠遠送,左右熱情慰勞他。既用大德來待客,上天降福多又大。

  注釋

  客:指宋微子。周既滅商,封微子于宋,以祀其先王,微子來朝祖廟,周以客禮待之,故稱為客。

  亦白其馬:亦,語助詞。白為純潔之色,殷商尚白,以白馬為美,故來朝作客也乘白馬。一說白馬是客人帶來的禮物。

  有萋有且(jū):即“萋萋且且”,形容隨從眾多的樣子。

  敦琢:意為雕琢,有選擇美好之意。雕琢本為治玉之名,這里形容其隨從眾臣都是賢者。旅:通“侶”,指伴隨微子的宋國大夫。

  宿宿:住一夜謂之“宿”,宿而又宿,則是兩夜。

  信信:住兩夜(再宿)謂之“信”。或謂宿宿為再宿,信信為再信,亦可通。

  言:語助詞。授之縶(zhí):給他繩索。縶,繩索。

  縶:本義為繩索,用作動詞。此處是說給他繩索,絆住馬足,表示要留住客人。

  薄言:發語詞。追:意為餞行,也可以解為追送。

  左右:指天子之左右群臣。綏之:安撫客人。

  淫:盛,大。威:德。淫威,意謂大德,含厚待之義。

  孔:甚,很。夷:大。

  賞析:

  此詩第一節首二句云:“有客有客,亦白其馬。”寫微子朝周時所乘的是白色之馬。因宋為先代之后,于周為客,故不以臣禮待之,如古史所稱舜受堯禪,待堯子丹朱以賓禮,稱為“虞賓”,用意相同。殷人尚白,微子來朝乘白色之馬,這也是不忘其先代的表現,這一細節,說明在周代受封之宋國,還能保持殷代制度,故微子來朝助祭于祖廟,謂之“周賓”可也。“有萋有且,敦琢其旅”,寫微子來朝時,隨從之眾。這兩句表明微子來朝時,其眾多隨從都是經過選擇的品德無瑕的人。這一小節寫得很莊重,寫客人之來,從乘馬、隨從等具體情節來表現,以示客至之歡欣,可謂得體。

  第二小節四句,寫客人的停留。“有客宿宿,有客信信。”一宿曰宿,再宿曰信,疊用“宿宿信信”,表示住了好幾天。客人停留多日,可見主人待客甚厚,禮遇甚隆。“言授之縶,以縶其馬”,表明主人多方殷殷留客。這兩句寫留客之意甚堅,甚至想用繩索拴住客人的馬。這和后來漢代陳遵留客,把客人的車轄投入井中的用意,極為相似。把客人的馬用繩索拴住,不讓他走,用筆之妙也恰到好處。

  最后一小節四句寫客人臨去,主人為之餞行。其詩曰:“薄言追之,左右綏之。”在餞行的過程中,周王的左右群臣,也參加慰送,可見禮儀周到。下二句云:“既有淫威,降福孔夷”。言微子朝周,既已受到大德的`厚待,上天所降給他的福祉,也必然更大,以此作頌歌的結語,既以表示周代對殷商后裔的寬宏,亦以勉慰微子,安于“虞賓”之位,將來必能得到更多的禮遇也。

古詩詞鑒賞6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古詩詞鑒賞7

  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負君赤手縛於菟。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萬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

  譯文

  ①部曲:即部屬。古代大將的軍營都設有各司其事的屬官,稱之為“部曲”。

  ②青衫:唐朝時為九品小官的官服,其色青,因稱之為“青衫”。首句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詩句“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③幕府:古代大將行軍時,在帳幕之中辦公,稱為“幕府”。后來地方軍政長官的官衙,也叫幕府。

  ④急急符:緊急命令。也稱“急急如律令”。

  ⑤薏苡:語出《后漢書·馬援傳》,馬援從交趾還,載一車薏米,有人告發他私載一車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此典指因涉嫌而受污謗的人。

  ⑥於菟:楚人稱老虎為於菟。見《左傳》。

  ⑦風雨破吾廬:語出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賞析/鑒賞

  辛棄疾是南宋杰出愛國詞人,但他的詩作卻很少為人所知。這首《送湖南部曲》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冬,當時作者由湖南安撫使調任至江西,一位部屬小官前來送別,他贈了這首詩。全詩字里行間跳蕩著熱愛部屬的激憤心情,展現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詩中用典表達自然,既寄寓了自己壯志未酬遭受讒謗的一腔忠憤,又顯示出熱情鼓勵武勇有為的后勁,使之為國效忠的情懷。

  這一首辛詩的風格和辛詞一樣,悲壯而蒼涼,沉郁而雄健,但藝術水準明顯不如詞。

  就詩的內容來看,作者所送的這位部屬,是一位勇猛的壯士。此詩首聯頗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的風味,氣勢突兀高昂,如疾風破空而來,軍府中下達了緊急軍令,這位壯士接下命令,穿青色軍服,跨上戰馬,在萬眾歡呼聲中騰躍向前。寫出了部下驍將的颯爽英姿和過人勇力。頷聯抒發了因主帥受人誣陷,致使赤手空拳縛虎的猛士不能“贏得生前身后名”的無窮遺憾。在句中一“愧”一“負”當中,詩人關懷部下,不計較個人功名得失的寬廣胸懷和高尚品格也就溢于言表。頸聯像是詩人“素負志節”的“自白書”,他眼明如鏡,膽識過人,仗義執言,絕不像他人那樣畏首畏尾,顧慮重重。作者赤心為國,始終對中原抗金必勝抱有堅定信心。他多次向朝廷上書,提出抗擊金兵,恢復中原的良策,即使不被采納,屢遭打擊,也絕不屈服。尾聯著重點明送別之情,第七句祝愿對方鵬程萬里,青云直上;末一句則是寫自己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壯士有著光明的前景,最后能夠為國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重大挫折,忍受“風雨破吾廬”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此句化用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名句作結,其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可貴精神也和杜甫一樣,令人欽佩。而從送別這一題材看,又有高適豪邁的風味。

古詩詞鑒賞8

  小池

  作者:楊萬里

  原文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注釋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珍惜,愛惜。

  3、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4、小荷:指剛剛長出水面的嫩荷葉。

  5、尖尖角:還沒有展開的嫩荷葉尖端。

  6、頭:上方。

  詩意

  小泉無聲像珍惜泉水淌著細流,

  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賞析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

  一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光,才以水為鏡,展現自己的綽約風姿。三、四兩句,詩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一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時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古詩今譯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陰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美術家朱宣咸以楊萬里《小池》詩意而創作的中國畫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與生動地反映了這一詩情畫意。

古詩詞鑒賞9

  古詩原文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譯文翻譯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么孤獨。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釋解釋

  郁金黃:花名,即金桂,這里形容金黃色的菊花似郁金黃。

  孤叢:孤獨的一叢。

  白頭翁:詩人自謂。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晚年時在一個重陽日與客飲酒賞菊有感而作,約作于大和九年(835年)。

  詩文賞析

  白居易這首《重陽席上賦白菊》詩寫得新穎而別致,詞約而意豐。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題為“賦白菊”,詩開頭卻先道滿園的菊花都是金黃色。“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這是用陪襯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叢”更為突出,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那一點紅色也就更加顯目了。“滿”“郁”與“孤”兩相對照,白菊更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動的比喻,描繪了白菊皎潔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兩句:“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人少年場。”詩人由花聯想到人,聯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貼切,看似信手拈來,其實是由于詩人隨時留心觀察生活,故能迅速從現實生活中來選取材料,作出具體而生動的比喻。這一比喻緊扣題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結句“白頭翁人少年場”,頗有情趣。白菊雖是“孤叢”,好似“白頭翁”,但是卻與眾“少年”在一起,并不覺孤寂、蒼老,仍然充滿青春活力。

古詩詞鑒賞10

  本文背景:

  這是反映游子思婦的相思之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兩漢時期,經學成為士人躋身朝堂、謀求功名的重要資本。于是千千萬萬的學子離鄉游學求宦。但是對于如此眾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機構的容納能力實在太有限了,這必然形成一種得機幸進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個坎凜失意的文人群體便產生了,這就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蕩子”。這些宦途失意的游學的士子在宦途無望、朋友道絕的孤單失意中,自然會苦苦地懷念故鄉和親人。此詩即是《古詩十九首》中描寫懷鄉思親的代表作。《古詩十九首》大約是東漢后期作品,當作于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

  原文:

  涉江采芙蓉佚名 〔兩漢〕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注釋:

  芙蓉:荷花的別名。

  蘭澤:生有蘭草的沼澤地。

  遺(wèi):贈。

  遠道:猶言“遠方”。

  還顧:回顧,回頭看。

  舊鄉:故鄉。

  漫浩浩:猶“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遙遠無盡頭。形容無邊無際。

  同心:古代習用的成語,多用于男女之間的愛情或夫婦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終老:度過晚年直至去世。

  詩意:

  我踏過江水去采荷花,生有蘭草的水澤中長滿了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給誰呢?我想要送給遠方的愛人。

  回頭看那一起生活過的故鄉,長路漫漫遙望無邊無際。

  兩心相愛卻要分隔兩地不能在一起,愁苦憂傷以至終老異鄉。

  鑒賞: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寫別的情詩。在古代封建社會里,生活是很簡單的,最密切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夫妻朋友關系,由于戰爭、徭役和仕宦,這種親密關系往往長期被截斷。更由于當時交通不便,書信無法往來,相隔兩地音信全無,就成為許多人私生活中最傷心的事。因此中國古典詩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達別離情緒的,就主題來說,這首詩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芙蓉:荷花的別名。蘭澤:生有蘭草的沼澤。這兩句是說,劃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來到沼澤地摘取芬芳的蘭草。夏秋時節,江南水鄉,日暖花香,荷花盛開,女主人公在江中澤畔采集了鮮艷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蘭草。詩歌就這樣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起筆,芙蓉、蘭澤、芳草等語,將畫面裝飾的絢麗燦爛,讓人頓感主人公形象雅潔,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遺:贈送,遠道:遠方。這兩句是說,采了花要送給誰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遠在天邊。這兩句自問自答,感情陡然一轉,由歡樂轉為悲哀,一腔熱忱,遭到兜頭一盆冷水潑來,一霎時天地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心中無限的凄涼寂寞,傷心失望。這是一句深沉的疑問,一聲無奈的嘆息。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還顧:回顧,回轉頭看。漫浩浩:猶漫漫浩浩,形容路途遙遠沒有盡頭。這兩句是說,回頭遙望我的故鄉,長路漫漫看不到盡頭。這兩句承“遠道”、“所思”而來,將讀者的'視線引向遙遠的遠方,讀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單、憂愁、悵惘地佇立在路邊,徒勞地向故鄉方向張望,他看到的道路漫漫浩浩,綿延不盡。故鄉在哪兒?所思的人在哪兒?詩中的另一主人公,一個漂泊異鄉的游子感情痛苦到極點。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同心:指夫妻。古代婚禮的一種儀式,新郎新娘用彩緞結同心,并相挽而行。終老:終生。這兩句是說,兩個心心相印的人啊,永遠異地相思,只有憂傷陪伴他們終老。這兩句詩是寫一對長久分別得有情人,從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擔憂涌上心頭。

  此詩借助他鄉游子和家鄉思婦采集芙蓉來表達相互之間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婦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詩運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寫漂泊異地失意者的離別相思之情;從游子和思婦兩個角度交錯敘寫,表現游子思婦的強烈情感;運用懸想手法,在虛實結合中強化了夫妻之愛以及妻子對丈夫的深情。

古詩詞鑒賞11

  【宋】程顥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賞析】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旅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

古詩詞鑒賞12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賞析】“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是陸游的名句,語言清新雋永。

古詩詞鑒賞13

  佳人·賞析·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辭官取道秦州入蜀途中所作,這時“安史之亂”發生已經有五年,詩人主要描寫了“佳人”在戰亂后的凄慘遭遇和她的高潔情操。

  這首詩按內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即前八句,主要寫了佳人的家庭在戰亂中支離破碎。第一句用“絕代”形容了佳人的絕美容貌,接著居于“空谷”體現了她情趣的高潔,而“幽”字暗示了佳人內心的孤獨寂寞。三四句說明了佳人本是富貴人家的女子,落難到此。絕代的美麗女子竟然淪落到鄉野空谷中,表現了佳人命運的悲苦,境況的悲慘。這里我們不禁對佳人的身世產生了好奇,那么,她的家人在哪里呢?他們怎么不來接女子呢?接著佳人說到“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原來,“安史之亂”中,她的'兄弟們慘遭殺戮,所以,她的娘家已經家破人亡了。女子不禁感嘆“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語言率直坦誠。

  第二部分從“世情惡衰歇”到“那聞舊人哭”,這部分主要寫了佳人丈夫薄情拋棄了她。“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這兩句寫了女子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世事變化無常的感嘆。詩人用“轉燭”比喻世事變化之快,非常恰當、貼切。這兩句為下面對丈夫的變心做了鋪墊。接著女子言其丈夫“輕薄”拋棄了她,另娶了“新人”。詩人用合歡樹和鴛鴦作比喻,表現了佳人丈夫的絕情和佳人內心的痛苦,合歡樹尚且開合有時,鴛鴦還知道不獨宿,而佳人丈夫竟然比植物、動物還要絕情,佳人對丈夫的憤怒溢于言表。“新人笑”、“舊人哭”這對鮮明的對比,表現了佳人的激憤心情。娘家人已經破敗了,而丈夫又無情地拋棄了她,可見佳人遭遇的坎坷悲慘。

  第三部分是最后八句。主要描寫了佳人的清貧生活,贊美了佳人的高潔情操。“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這句中清澈的山泉水象征了佳人清凈高潔的品格,語言慷慨莊重、純潔端麗。佳人生活清苦,派婢女賣珠,用松蘿植物修補茅草屋,佳人生活清貧,卻沒有愁苦,忙著修整這個小家,有安貧樂道的意味。佳人頭不插花,常常采柏動盈掬,雖然天氣寒冷衣服單薄,佳人在日暮中靜靜地倚修竹。此時仿佛一個不卑不亢,傲然獨立在竹林中的美女形象鮮活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些描寫表現了佳人不被坎坷遭遇打倒,像柏和竹那樣有著高潔的情操。描寫細膩形象,清幽意境自生,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這首五言古體詩,詩人通過描寫佳人這個形象,既展現了當時的社會情況,也從中寄托了詩人高潔的志向和情操。佳人的悲慘遭遇和她美麗高潔的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讓人頓生同情和敬佩之情,引起很多人思想上的共鳴。語言樸素誠懇,含蓄蘊藉,感人肺腑。

古詩詞鑒賞14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注釋

  1、陰陽: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3、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瞿塘峽在夔州東。

  4、星河:星辰與銀河。

  5、野哭句:意謂從幾家野哭中聽到戰爭的聲音。幾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謂漁人樵夫都唱著夷歌,見夔州之僻遠。夷:指當地少數民族。

  7、臥龍:指諸葛亮。《蜀書諸葛亮傳》:“徐庶……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8、躍馬:指公孫述。述在西漢末曾乘亂據蜀,自稱白帝。這里用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意。諸葛亮和公孫述在夔州都有祠廟,故中及之。這句是賢愚同盡之意。

  譯文

  時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來越短;浪跡天涯,在這霜雪初散的.寒宵。五更時聽到戰鼓號角,起伏悲壯;山峽倒映著銀河星辰,隨波動搖。野外幾家哭聲,傳來戰爭的訊息;數處漁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謠。諸葛亮和公孫述,一樣終成黃土;人事變遷音書斷絕,我寂寞無聊。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在大歷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閣作所。全詩寫冬夜景色,有傷亂思鄉的意思。首聯點明冬夜寒愴;頷聯寫夜中所聞所見;頸聯寫拂曉所聞;末聯寫極目武侯、白帝兩廟而引出的感慨。以諸葛亮和公孫述為例,說明賢愚忠逆都同歸于盡,個人的寂寞就更無所謂了。全詩氣象雄闊,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古詩詞鑒賞15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園>>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明·戚繼光<<馬上作>>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清·龔自珍<<漫感>>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清秋瑾<<對酒>>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清徐錫麟<<出塞>>

【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經典的古詩詞鑒賞03-21

古詩詞鑒賞04-06

古詩詞鑒賞11-20

佳人古詩詞鑒賞03-13

遣興古詩詞鑒賞03-10

《南鄉子》古詩詞鑒賞03-12

墨梅古詩詞鑒賞12-14

《寒食》古詩詞鑒賞12-02

古詩詞鑒賞江南11-27

《關雎》古詩詞鑒賞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