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中考詩詞賞析

時間:2022-11-16 15:25:42 詩詞賞析 我要投稿

中考詩詞賞析 精選15篇

中考詩詞賞析 1

  過零丁洋

中考詩詞賞析 精選15篇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學家。

  二、字詞:

  遭逢:遭受,蒙受。

  起一經:這里指他考中狀元被朝廷起用。

  干戈:兵器,這里指戰爭。

  風飄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飛散。

  雨打萍:比喻個人經歷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時起時沉。

  零丁:孤獨無依的樣子。

  汗青:史冊。

  丹心:紅心。

  三、翻譯和賞析

  1、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熟讀經書,取得功名,從此遭遇坎坷不平,兵力單薄,戰爭頻繁,匆匆度過四年光景?倢懺娙藥资陙淼娘L雨歷程。

  2、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好河山被敵人侵占,國勢如同風吹的柳絮一樣飄零,我這一生動蕩不安,像被風吹雨打飄泊無根的水面浮萍。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當時社會現實和自己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憂國傷懷之情。

  3、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在惶恐灘頭訴說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嘆自己的孤苦零丁。用“雙關”手法,概括出詩人難忘的兩次人生經歷。表達了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的痛苦心情。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來,人生誰無一死,留取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一問一答,由現在過渡到將來,由殘酷現實到人生理想,表明自己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前途寧死不屈,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

  四、主題:通過自述國破家亡的境遇,抒發了作者以身殉國的決心和崇高的民族氣節。

  五,藝術手法

  整首詩格調沉郁悲壯,正氣浩然,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偉大復興而奮爭,其力量勝過百萬雄兵。

中考詩詞賞析 2

  1.在“經典誦讀”活動中,有同學在讀下面兩首詩的時候提出兩個問題,請你幫助解決。(6分)

  【甲】夜雨寄北李商隱【乙】芙蓉樓送辛漸①王昌齡

  君問歸期未有期,寒雨連江夜入吳,

  巴山夜雨秋漲池。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當共剪西窗燭,洛陽親友如相問,

  卻話巴山夜雨時。一片冰心在玉壺③。

  【注釋】①辛漸:王昌齡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樣純潔明凈的心。玉壺: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壺。冰心、玉壺都喻指高潔、清白的`品質。

  ⑴“巴山夜雨秋漲池”“寒雨連江夜入吳”,這兩句中詩人寫“雨”有什么作用?(2分)

  ⑵這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思念親友的思想感情,但側重點有所不同,【甲】詩中“何當共剪西窗燭”表達了的情感;【乙】詩中“一片冰心在玉壺”表達了的志向。(4分)

  答案:⑴(2分)渲染氣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對即可)

 、疲4分)急切與妻子(親人)見面堅守高潔、清白的品格(節操)(意思對借款)

  2.詩詞鑒賞。

  西歸絕句①

 。厶疲菰

  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

  兩紙京書②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

  【注釋】①本詩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從被貶地奉召還京途中。②書:信。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復言和白居易的書信。

  21.詩歌前兩句都是通過敘事來抒情,其中第一句對第二句起到了作用。(2分)

  22.景語皆情語,第四句以景語收住全篇。請用自己的話,對此句加以描述。(2分)

  答案:21.反襯或襯托

  22.(詩人臨水讀罷友人書信)猛一抬頭,忽見岸上嫣紅一片。放眼遠眺,只見商山開滿桃花,春色妍麗,喜悅之情更為濃郁。

  3.詩詞鑒賞。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6~7題。(共5分)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6.對這首詞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2分)

  A.上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繪了將士們飽餐烤牛肉的熱鬧場面。

  B.下闋中“馬作的盧飛快”一句表現了將士們勇往直前、勢不可擋的銳氣。

  C.全詞刻畫了一個雖人近暮年,仍雄姿英發,親自領兵上陣殺敵的英雄形象。

  D.全詞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業卻壯志難酬的現實。

  7.對這首詞賞析不當的一項是。(3分)

  A.“沙場秋點兵”一句寫閱兵場景,“秋”字為閱兵場景增添了悲涼之氣。

  B.“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應題目,是作者與陳同甫的共勉之詞。

  C.詞的上下闋一般會“換意”,但這首詞卻突破傳統,詞意上下貫通,展現了一幅戰爭場景,甚為獨特。

  D.“可憐”兩字凸顯詞中人物的情感變化,從前九句的壯懷激烈陡然變為末句的黯然傷神,波瀾起伏,言近意遠,實為大家手筆。

  答案:6、c7、a

中考詩詞賞析 3

  十二、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的。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附:《觀滄!肥遣懿俚拿撬鳛趸笗r所作。建安五年(200),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后。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主旨: 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表現了詩人曠達的胸襟和宏偉的政治抱負-即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和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

  ●全文

  ▲詩中哪幾句是寫實景?主要寫了哪些景色?顯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比菍嵕,主要描寫了滄海水波蕩漾的動態景色和山島挺立,草木豐茂的靜態景象。(動靜結合)顯示了在茫茫蒼蒼的大海上,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生機勃發,這是多么壯麗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圖畫。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觀”字統領全篇的寫景。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實寫,后四句是虛寫,其中總寫滄海全景的'詩句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分寫部分,先寫島上的樹木百草,次寫海面上的秋風洪波,最后寫天空中日月星辰。詩中將“大海”稱為“滄!,是因為海水呈青蒼色

  ▲寫大海無風時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寫大風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

  ▲、①詩中描寫實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②詩中抒寫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郾驹姷母星榛{是:蒼涼慷慨

 、軓谋驹娝鶎懼翱梢钥闯鲈娙嗽鯓拥男貞眩坎┐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整首詩是由哪一個字來統領全篇的?“東臨碣石,以觀滄!贝司渲饕淮裁?

  “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十句都是觀海所見。主要交代觀海地點、方位。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澹!笔切稳菟▌邮幍臉幼,“竦峙”是寫山島巍然屹立的形象。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叢生”、“豐茂”給人以生機蓬勃的感受。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觀滄!分忻鑼懬镲L呼嘯、驚濤拍岸的句子是: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詩中哪幾句又是寫虛景?能說出這景象嗎?這種景象是一種什么樣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比菍懱摼,即作者的主觀感受,可從兩個“若”看出。主要描寫了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這些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狀觀景象。是一種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壯麗景象,體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試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眱删渥骱喴p析。

  答案:描繪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表現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

  ▲你能說出此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的博大胸懷?

  實景也能看出詩人的博大胸懷,但跟虛景比較,氣象略遜一籌,因為詩人的意圖在虛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弊钅荏w現作者的博大胸懷。

中考詩詞賞析 4

  新晴 劉攽

  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

  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

  夏日初晴,詩人午睡醒來,只看到窗外的綠樹和青苔。忽然一陣南風把房門吹開,又掀起桌上的書頁,詩人說這是他的`老相識,來偷偷訪問他了

  1、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徑”,請聯系詩歌,簡析這兩個字在表情達意上各有什么妙處?(4分)

  “偷”字顯示了南風的頑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開個玩笑,躲開詩人眼目,悄悄地溜進了詩人房間,與后面的“又翻書”這一細節相輔成。

  “徑”是徑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風的急切爽直,正與“舊相識”相應。兩個詞都用了擬人手法。

  2、這首詩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請結合有關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綠樹無人晝夢余”,可知新晴后,詩人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在白天恬然入夢;而后面的“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把南風寫得情趣十足饒有風趣,進一進烘托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閑適、清靜,愉悅的心情。

中考詩詞賞析 5

  賞析《雁門太守行》,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偃姴捎昧说氖址,把戰斗的氣氛渲染得凝重而慘烈。(1分)

 、谶@是一首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突出了將士的高昂士氣和。(1分)

 。6)①夸張②愛國熱情評分說明:(1)一(5)題共8分,每空1分。錯別字、漏字、添字則該空不得分。(6)題(2分)每小題各1分,第②小題只要有“愛國”字樣,即可得分。

  閱讀下面一詩,回答其后問題。

  蒹葭(節選)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其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1)簡要分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分)

 。2)請寫出此詩押韻的漢字。(1分)

  【答案】(1)通過描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展現了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達了一種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纏綿悱惻)的思想感情(1分)。

  (2)蒼、霜、方、長、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8—9題。(5分)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報攜玉龍為君死。

  8、本詩描繪了一場邊關戰爭,表現了守邊將士什么精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黑云壓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試分析其成為名句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誓死報國、英勇赴戰的精神。

  9、示例: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運用比喻和夸張手法,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情勢。

  59、(20xx·湖南省永州市)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4分)

  從軍行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1)下列四項是對該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這首詩采用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的跳躍式結構,寫出了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

  B、首聯中的“照”字意在表現烽火很大很亮,在遠遠的.西京都能看見;“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現了書生從軍的愿望和衛國的堅強決心。

  C、頷聯由“辭”到“繞”寫出了行軍的迅速和軍隊凌厲、逼人的氣勢。

  D、頸聯以北國的雪(暗)風(多)烘托戰斗的激烈悲壯。

  (2)“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答案】表達了詩人投筆從戎、衛國立功的豪情壯志。

  19、(20xx·貴州省安順市)閱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完成10—12題。(6分)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10、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這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分)

  11、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的感情?(2分)

  12、重章疊唱是《詩經》典型的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2分)

  【答案】

  10、(2分)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凄清(或冷寂、蕭索、凄涼)的晚秋畫面。

  11、(2分)對美好愛情(戀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對即可)

  12、(共2分)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節奏鮮明,旋律優美(1分),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1分)。

  37、(20xx·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詩詞鑒賞。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7~8題。(每小題3分,共6分)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7、對這首詩的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3分)

  A、本詩是韓愈寫給自己的侄孫韓湘的,詩題中“左遷”一詞是“降職、貶官”之意。[來&源B、“圣明”在這里指皇帝,與圣上、陛下、天子等詞意義相同。

  C、“家何在”“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無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將衰朽惜殘年”,傳遞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憤之情。

  8、對這首詩賞析不當的一項是(3分)

  A、“朝奏”和“夕貶”兩相對照,突出時間之短,說明獲罪之速,隱含作者憂憤之情。[中B、“橫”寫廣度,云橫而不見家,也不見長安;“擁”寫高度,風雪載途,英雄失路。

  C、頸聯雖隱去了詩人的自我形象,但蒼涼的畫面仍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D、表現手法上,本詩采用敘述手法入詩,體現了韓愈詩“以文為詩”的特點。

  【答案】7、D 8、C

中考詩詞賞析 6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垂釣歸來,卻懶得把纜繩系上,任漁船隨風飄蕩;而此時殘月已經西沉,正好安然入睡。即使夜里起風,小船被風吹走,大不了也只是停擱在蘆花灘畔,淺水岸邊罷了。

  1、有人說“不系船”是全詩關鍵,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因為“不系船”三字領起后面三句(2分):第二句上承該句點名船停在江村,時已深夜月亮落下人也已經疲倦,該睡覺了,因此連船也懶得系(1分)。但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嗎?三四兩句給與了明確的回答(1分)。(共2個得分點:作用2分,具體分析言之成理2分。

  2、詩中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情調?請坐概括分析。(4分)

  這首詩表現的是漁翁隱逸生活的 恬淡、閑適、自在的生活情調。

  漁翁的深入檢出,自食其力,閑適散淡:環境寧靜優美,江月相應,蘆花搖曳:不系船體現了人物和環境之間和諧而有生趣的關系。

中考詩詞賞析 7

  古詩詞賞析是中考的必考題目,這個題對多數學生是個難點,其實,只要抓住一定的技巧,就不會望而生畏了,按著以下方法訓練,一定會對古詩詞產生濃厚的興趣。

  1、抓意象法

  意象是寄托詩人情感、構成詩歌意境的客觀物象,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后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形象。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也要用意象來進行表達。如果要理解詩中蘊含的情感、參透詩的意境,那就必須先把握意象。如:

  《過故人莊》

  唐代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詩中的意象有:雞、黍、田家、綠樹、村莊、青山、郭外、場圃、酒、桑木、菊花,從這些意象中我們知道都是和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有關的,所以就能確定這是一首山水田園詩。

  2、抓修飾詞法

  《過故人莊》這首詩有綠、合、青、斜四個修飾詞。在短短的一首古詩詞中,詩人往往通過修飾詞來傳情達意。

  從綠這個詞,我們仿佛看到詩人佇立村口,滿眼是郁郁蔥蔥的生長茂盛的大樹的情景;合這個詞,是村邊綠樹環繞相擁的情態的真實寫照。一個青字,正是詩人放眼望去看到的城外的大山上滿眼青翠的樣子,斜字把青山連綿起伏的情態刻畫了出來,這幾個詞構成一種曠遠的境界。遠景映襯近景,描寫出故人村莊環境的曠遠幽靜,詩人來到這樣環境的.村莊,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曠神怡。

  3、把握能表達詩人情感的詞語

  熱愛自然 向往自由 厭惡官場 憎惡黑暗

  渴望歸隱 閑適淡泊 悠然自得 恬靜閑適

  在過故人莊這首詩中,熱愛自然、向往自由、閑適淡泊、悠然自得、恬靜閑適都可以用來表達詩人孟浩然的心境和情感。

  同學們,試著這樣子去分析詩歌,不用多久,你就會對詩歌產生濃厚的興趣,不要一味的到網絡上去搜方法技巧,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切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道理。

中考詩詞賞析 8

  點擊之一:詞句理解

  1.抓詩眼:詩眼指的是作品中點睛傳神之筆。它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詩詞句中最精煉傳神的某個字,以一字為工。一種是全篇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詞句子,是一篇詩詞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這個字詞或句子,而使形象鮮活,神情飛動,意味深長,引人深思,富于藝術魅力,稱為一篇詩詞的眼目。如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靠“綠”字增添詩詞的形象性。又如《天凈沙秋思》,作者先用九種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深秋晚景圖,極力地渲染一種悲涼肅殺的氣氛,然后用“斷腸人在天涯”一句道出天涯游子的惆悵情懷。最后一句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所抒發的感情,可以說是全曲的`點睛之筆。因此抓詩眼可以深入品味詩歌的煉字藝術,和可以加強對詩歌主題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2.抓用典:用典是我國古典詩詞中常用的一種婉曲表達作者意圖的手法。典故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閱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于鑒賞者來說,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義,就不能很好的讀懂這些詩歌,更談不上鑒賞。因此,在閱讀與理解詩歌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弄清所用的典故以及作者使用典故的意圖。如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就充分運用典故來表達作者的意圖:“親射虎,看孫郎”一句就運用孫權射虎的典故,意思是說他要像當年的孫權一樣挽弓馬前射虎,意在展現作者自己雖然年紀已經不小了,但仍然有少年時候的狂氣;再如“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作者以魏尚自比,表達作者希望朝廷能派馮唐赦免魏尚那樣重用自己。

  點擊之二:趣味把握

  1.情趣:情趣即以詩的語言描繪出來的賞心悅目的景觀畫面或生動有趣,富有生活氣息的場面與細節。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币痪,意思是眼觀岸邊野花,漸使游人為之著迷;路上淺淺綠草,僅能把馬蹄遮蓋。這兩句從植物的變化寫早春景象,表現春花之繁盛,青草之剛萌,所表現情境令人陶醉。又如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中“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一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發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發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諧、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

  2.理趣:理趣即詩詞中所蘊含的哲理。如杜甫的《望岳》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句寫詩人由望泰山而產生登泰山的意愿,字里行間洋溢著詩人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蓬勃朝氣,揭示了只有不畏艱險去攀登,才能進入俯視一切的雄奇境界的道理。讀這樣的詩句,我們可以感受到昂揚的氣勢撲面而來,獲得思想的開啟。“理趣”有別于意境的深沉、朦朧與含蓄,而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悟,發人思索,令人警策。

  點擊之三:語言賞析

  1.修辭格:古典詩詞中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借代、夸張、雙關、疊字、反復、對偶、互文等修辭。我們不僅有識別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更重要的是要品出它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比喻冬雪,取喻新、設想奇,比喻中含有廣闊而美麗的象像,同時字里行間又透露出蓬勃濃郁的無邊春意。

  2.表現手法: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我們要了解一些常見的藝術手法,如:象征、襯托、以小見大、虛實結合、抑揚結合、映襯對比、動靜結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如曹操《觀滄!凡捎锰搶嵔Y合、想像、借景抒情等表現手法,勾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作者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3.語言賞析常用語:質樸、綺麗、明快、簡潔、平白如話、含義雋永、高曠超俗、纖巧細柔、豪放壯麗、沉郁悲涼等。

中考詩詞賞析 9

 。ㄒ唬┕旁娰p析(4分)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1.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中所望所感都緣自“”一詞,透過這個詞,我們讀出了詩人深深的愛國情懷。(2分)

  12.下面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前四句寫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敗之景,后四句抒發思念親人的盼望之情。

  B.在頷聯中,詩人移情于物,通過花鳥的情態表達了自己感時傷世的內心情感。

  C.詩人得不到家信,是因為戰亂引發了長安城內一場持續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詩意脈貫通,情景兼具,內容豐富,感情強烈,懸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11.國破或:破(2分)

  12.C(2分)

 。ǘ╅喿x下面古詩,完成后面題目。(4分)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4.本詩首聯作者寫春望所見。一個“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_________________。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請對本詩尾聯刻畫的詩人形象作簡要賞析。(2分)

  答案:14.破滿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描畫出了詩人蒼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詩人悲涼的心情。

  (三)古詩文閱讀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0.(2分)請你賞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中動詞的妙處。

  11.(2分)誦讀下面句子,請分別用“/”把句中一處主要停頓標示出來。

  ①直掛云帆濟滄海②奉命于危難之間

  答案:10.停、投、拔、顧一連串的四個動詞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理想不能實現,內心苦悶、壓抑的心情。

  11.①直掛云帆/濟滄海②奉命于/危難之間

中考詩詞賞析 10

  (一)古詩詞鑒賞。(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7.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展現的畫面。(2分)

  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7.略。評分:共2分。開放性試題,描繪應表現出平也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色特點,語言流暢即可。8.思念故鄉評分:共1分。

  二、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7~8題。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懷子由。

  明月兒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多。天上官閉,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高處不勝寒。魚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轉朱閣,低績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婢娟。

  7.請就詞中加線句子的內容質疑(只提一個疑問,不作答)。(2分)

  答:

  8.簡析“轉朱閣,低椅戶,照無眠”一句中加著重號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答:

  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宮(天上)起舞,還是在人間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間”是說天上好,還是人間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還是人的影子?

  三、閱讀古詩《過零丁洋》,完成10-11題。(4分)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詩的.頸聯,詩人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和,地名與處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影響深遠。請說說你的理解。(2分)

  答案:10、形式的險惡,境況的危苦

  11、這兩首詩表現了詩人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人難免一死,為祖國舍生取義,一片丹心永垂史冊;直抒胸臆,表現了以死明志的決心,表現了民族氣節。

中考詩詞賞析 11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盼逖月稍。安史之亂爆發后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睹物神傷。詩人將自己的所見所感,高度凝練地熔鑄在40個字里,這就是有名的《春望》詩。

  這首詩是杜甫寫的,它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前四句寫目睹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后四句寫心想親人愁苦,充溢離情。

  ⑵品讀賞析

  首聯:這是寫望中所見:國都在淪陷后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長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驚心呢!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一個“深”字寫盡山河破碎,人民離散。

  頷聯: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此聯向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以詩人為“感”“恨”的主體。花、鳥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賞心悅耳,但詩人此刻面對殘破的都城,不知官軍何時才能平定叛亂,不知妻兒在兵荒馬亂中如何度日……種種念頭困擾著他,他怎能不見花而落淚,聞鳥而驚心呢?另一種以花、鳥為“感”“恨”的主體。這自然是詩人移情于物的結果。這兩種解釋實質上并無區別,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

  本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章法分明。

  頸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币馑际亲蚤_春以來戰火愈燒愈熾,因而跟家人難通音信。他用“抵萬金”來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他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

  尾聯: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刻畫了一個典型的藝術形象。詩人這一年剛45歲,但“白頭”是寫實!鞍最^”而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其蒼老之態可以想見。他蒼老得這么快,完全是憂國、傷時、思家所致。這一細節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恰皣秉c明了此城即國都長安,以“破”交代了歷史背景,以“春”標明了節令。詩人將豐富的意思寓于一個“深”字中。草木深,不僅表明人跡罕見,而且說明拋荒已久。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寫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⑶詩的這前四句內容,都統在“望”中。詩人視域由遠而近,由大而小,從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鳥,視象也由整體到部分,由渾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見情,而不直書其情,其情由隱到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層層袒露。

 、仍姷暮笏木,是前半部分觸發而出,又進一步有所發展。由前面的景,寫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詩人眺望春景,想望家人,盼望官軍,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結,將前面感時、恨別之情概括無遺,又給人以實感,這是杜甫擅長的表現方法。

 、扇姀慕Y構看,首聯總寫望中所見,頷聯分寫,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頸聯通過一封家書表達了詩人對家人的懸想,尾聯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

 、试娭杏脭M人手法寫出詩人睹物傷情的句子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用一個細節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中考詩詞賞析 12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試題及答案(九)

  1.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詩中的“春風”除了指自然現象之外,還指的是。(1分)

  (2)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詩歌前兩句以遠川高山襯托“孤城”,描繪出邊地的雄闊蒼涼之景。

  B.“楊柳”是雙關語,既指音樂的曲調,又指現實中的楊柳樹。

  C.詩歌用“何須”二字,由邊地圖景描繪轉入情感抒發。

  D.全詩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情緒消極悲切。

  【答案】(1)某種溫暖關懷或某種人間春意春象。(2).D

  2.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晚次樂鄉縣①

  陳子昂

  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時恨。噭噭②夜猿嗚。

  【注釋】①本詩是詩人從故鄉蜀地東行,途經樂鄉縣時所作。②噭:同“叫”。

 。1)概括引發詩人思鄉的事由。(2分)

  (2)下面對詩歌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詩人以時間為線索架構全詩,從“日暮”開始,到夜色漸濃,至“夜”結束全詩。

  B.頸聯以“煙斷”、“木平”逼真地寫出了夜色的濃重。

  C.尾聯自問自答,以景寫情,情景交融,更添無盡鄉思之愁。

  D.此詩與詩人的《登幽州臺歌》寫法相同,粗獷、直抒胸臆。

  【答案】(1).異鄉孤征(意思相同酌情給分)(2).D

  3.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有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旁娭凶钅芡怀鲈娙烁星榈囊粋詞語是:。(1分)

 、普堖x了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首聯交代了踏春的去處,簡潔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B.頷聯抓住了“爭”、“啄”兩個動詞,描繪了一幅早鶯爭暖、新燕啄泥的畫面。

  C.頸聯用“沒馬蹄”寫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綠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春行錢塘湖的喜悅心情。

  【答案】⑴最愛。(1分)⑵C(2分)

中考詩詞賞析 13

  一、導入

  同學們,古典詩詞是文學藝術中的一塊奇葩,那里有“長河落日圓”的壯美,也有“禪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更有杜工部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每一首詩都給我們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古典詩詞,共同感受那份獨特的美。

  賞析古典詩詞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語文綜合素養,因此,近幾年來各地中考題中常有詩詞賞析題出現。那么中考詩詞賞析的基本考點有哪些呢?我們來看這樣一道中考例題:

  分析考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2、這首詩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句子,請說說它好在哪里。

 。薄⑾瓤吹谝恍☆},同學們能選出正確的答案嗎?

  (學生回答后評價)這道題的難度不大,但考察的知識點比較全面,具有代表性,從第一小題的四個備選項中,同學們能分析出考察了古典詩詞的哪些知識點嗎?

  2、中考詩詞賞析考點

  1、文學常識

  2、內容理解

 。、情感把握

  4、拓展運用

  這四點正是中考中詩詞賞析的基本考點。文學常識平時多有積累,這里不再羅嗦,本節課將重點復習后三個基本點。

  二、第一關字詞關

  復習第一個基本點。

  1、提問:理解詩詞內容首先要掃清什么障礙?

  對字詞障礙,這是理解詩詞內容的第一關。(幻燈)中考雖一般不直接考字詞解釋,但它是理解詩詞內容、進行詩歌賞析的基礎。

  例如:去年重慶中考試題中第10題有這樣一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提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為什么不是冬天呢?從哪一個字看出來的'?

  (教師分析)如果不能正確的理解“如”的意思,誤以為這是春天之景,解題就會出錯。

 。、字詞理解如何強化復習呢?

 。、細看注釋加強積累

  2、結合語境大膽推斷

  加強積累,以前我們以多次強調,現在我們來小小檢測一下: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三、第二關情感關

  1、過了字詞關,初步理解了詩詞內容,這只是詩歌賞析的第一步,面對同一景物,不同詩人筆下卻是情態各異。比如同是花,白居易的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生機與愉悅,李清照卻是“人比黃花瘦”的黯然銷魂。

 、、為什么會如此不同呢?

  (明確)是詩人在詩中注入的感情不同。因此我們邁過的第二關則是情感關。

 、啤⒚鎸σ皇自姡梢詮哪男┘毠潄戆盐赵娭械那楦心兀客瑢W們有什么經驗?

 。ú诲e)老師也概括了一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初步揣摩作者的情感

 、濉⒅髡呙黠L格

 。、詩歌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抒情作品,而中考?嫉木且恍┟以娮,如果了解這些詩人寫作的主要風格,我們在賞析時就能居高臨下地分析了。

  李白:雄奇夸張憤世嫉俗蘇軾:一貶再貶,曠達豪放

  岑參:抒寫邊塞將士雄風辛棄疾:悲壯豪放杜甫:憂國憂民,心系天下李清照:細膩情懷,婉約凄切陶淵明;向往田園歸隱之樂

  2、提示:這里有一點要強調,對作者的風格有初步的了解,將給我們帶來一定方便,也應注意,所謂風格是指詩人寫作的主調,并非沒有例外,比如婉約詞人李清照同樣也寫出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豪壯詩篇。因此,在詩歌賞析中要視情況靈活運用。

 、、看提示,定基調

  提示從何而來?

  就是詩中的標題、背景提示、注解等、這常常會給我們理解詩詞情感以重要提示。

  例如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標題《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能否從中找到感情的提示嗎?

  對,“左遷”一詞,被貶,已暗示了詩人無罪被貶的怨憤之情。

  練一練

 。、《春夜喜雨》——杜甫

  2、《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

  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記之——辛棄疾

 、、品語句,悟感情

  前面兩點還只是把握情感的引子,體會詩中情感更重要的是“品詩句,悟感情”。詩貴含蓄,詩人之情常常是“藏于山,隱于水”,清朝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透過字面,悟出情感是我們跨過情感關的重點。

  那么怎么來品詩句悟情感呢?

  通過對詞句的品味,分析景物的特點,聯想組成的畫面,領悟詩詞的情感。這正鑒賞詩詞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請同學們看,下面兩句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例:白居易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我們來分析詩中景物的特點,早飛的鶯,新來的燕,初開的花,剛長的草等,皆是早春之景。這些景物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早春出游圖。作者把這些景物描寫的這樣優美,其表達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愛了。“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這最后的兩居詩恰恰印證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達的感情,而這種感情實際上就是從對景物的描寫中分析出來的。

  (當堂練習)品味下列詩句,分析詩人情感

 。ㄍ瑢W們討論完成。)

  1、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2、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同是寫秋,兩位詩人選取的景物卻不相同?這是為了表現各自的情感決定的。

  一句之景:“天”為晴空,,“鶴”則排云而上,這兩個意象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秋高氣爽的明媚畫面,正是這明亮曠遠引發詩人的碧霄之情。情與景和諧統一,抒發了詩人的進取、樂觀的精神。

  我們再來看第二句所寫之景

  二句之景:“荒涼古道,西風已起。馬已疲憊。夕陽下前途一片暮色蒼!薄_@些景色所組之畫面,蕭瑟,凄涼。這正是天涯游子孤獨心境。又是一天將盡又是一年將完。斷腸人卻在天涯之遠,故鄉親人遙不可見,抒發了天涯游子的孤獨漂泊之悲,思家之苦。

  四、第三關拓展運用關

  走進詩,體悟到了詩人的情感,這決不是賞析詩歌的終極目標,賞析詩歌之美還需要我們拓展運用再創造,這就是詩詞賞析的第三關:拓展運用關。在中考中常見的兩類題型是

 。、描述類。就是給出一句詩,讓考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詩中表現的畫面。答題要求(再現詩詞優美意境,準確把握詩中景物特點及詩人的情感并加以想象,語言要生動優美,能恰當第運用一些修辭手法)

 。、點評類。就是從形式或內容兩方面評價給出詩句

  這一關對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最能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及表達能力。例如前面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第二小題》:這首詩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句子,請說說它好在哪里。這一題就是拓展運用題中的點評類題。

  怎么點評呢?①形式上(修辭、生動形象等)

  ②內容情感上(表現何種精神、揭示什么哲理、給人何種啟示)

  ③比較鑒別(同類題材比較情感精神上的異同)

  我們來分析例題,易于從哪些方面來分析?對從②③兩個方面來分析。

  從情感上看;是寫離別,表現了朋友間的真摯友情;與其他離別詩相比較。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作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而王勃的這兩句詩則全無悲傷之情,寫得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這種對待離別的積極態度值得稱道。

  五、總結

  本節課我們一路走來,經過了詩詞賞析的三道關口,特別是最后一關是詩歌賞析的重點和難點,同學們究竟把這些方法掌握了沒有下面我們來一次實戰演習考一考同學們。

  (課堂練習)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煙籠寒水月籠沙”寫出了秦淮河上的朦朧夜景。請你用自己的話描繪出這一景象。

  (輕輕的暮靄,淡淡的月光,籠罩著寒意朦朧的江水,籠罩著兩岸沉寂的沙灘。水邊夜色在月光暮靄中一片迷蒙冷寂……)

  2、談談你對“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理解。

  表面對商女的埋怨,實際上則是批評了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詩人的憂患和嘲諷

  最后,對同學們強調兩點:

  第一、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不是聽幾首分析就能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大家平時的鉆研和積累。

  第二、任何老師和資料所講的技巧、規律都不能死板運用。比如辛棄疾的詞大部分是反映抗金愛國、反對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現農村閑適生活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根據情況靈活運用譯文

中考詩詞賞析 14

  一、欣賞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洲。

 、胚@首詩構思精巧,歷來為人稱道。其精巧之處主要表現在哪里?

  ⑵第二句詩用“入”、“流”兩個動詞寫出了峨眉山月怎樣的一種“動”中之景?

  答案:23.⑴(2分)連用五個地名構成一種清朗秀美的意境。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隨江水流去(0.5分),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1分)

  二、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8-9題。(6分)

  【雙調】壽陽曲

  江天暮雪

  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請賞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飄柳絮”的妙處。(2分)

  9.(1)這兩首詩歌描繪的畫面有何不同?(3分)

 。2)寄托了兩位詩人什么樣的共同情感?(1分)

  答案

  8.把紛飛的雪花比喻為盛開的梅花和飄飛的柳絮,具體形象地表現了“雪亂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繪動態的“雪亂舞”的自然景象和釣后歸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繪靜態的千山無鳥、萬徑無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釣的人物形象。(2)都通過孤傲的釣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脫俗的感情。

  三、閱讀杜牧《赤壁》,回答問題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在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幾十首古詩詞,有的`詠史,有的寫景,有的敘事……請問杜牧的《赤壁》屬于那一種寫法?本詩在運用這種寫法上有什么特點?(3分)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中“東風”指什么?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詩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詠史詩(1分)。特點:借史實抒情。(2分)

 。2)“東風”指火燒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

中考詩詞賞析 15

  近年來,詩詞賞析題已成為許多省市中考語文出題的最愛。但是許多中考生得分不太理想,原因在于不了解古詩詞賞析題的特點,沒有掌握賞析技巧。那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技巧有哪些?怎樣備戰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呢?下面是總結出了古詩詞賞析的技巧供大家參考,新初三趕緊來看看你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技巧有哪些。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郁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凄切,陸游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

  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

  1、常見的意境:恬靜優美、清幽明凈、明麗清新、雄渾壯麗、壯闊蒼涼、蕭瑟凄涼、孤寂冷清、清冷幽靜等。

  2、常見的表現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關、設問、反問等。

  (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想想像、正側面結合、比較襯托、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簡練生動、雄渾豪放、沉郁頓挫……需要強調的是,用以上這些術語賞析詩詞時,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結合相關詩句,有的放矢地進行賞析。

  三、積累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

  1、寫景詩:寫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襯托的寫法描繪山川美景,抒寫熱愛祖國河山之情,或抒閑適情調,表達自己的高潔品格。

  2、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

  3、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頌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寶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涵。

  5、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東晉的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等。

  6、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這類詩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慣用意象

  古詩常用典故,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賅、耐人尋味的效果。平時接觸過后和常識的一定要盡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爛柯人、廉頗老矣等。古詩中的一些慣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別詩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寫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達思念的常用雁、紅豆等,表現志節的常用竹、蘭,梅、菊等。

  所以,新初三在語文古詩詞備考,要注重賞析技巧的運用,平時多加練習,相信古詩詞賞析是難不倒你的。

【中考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中考詩詞賞析11-05

中考詩詞賞析15篇11-06

中考詩詞賞析(15篇)11-07

中考詩詞賞析(精選15篇)11-10

中考詩詞賞析 15篇11-11

中考詩詞賞析 (15篇)11-13

中考語文詩詞賞析技巧05-03

中考詩詞賞析技巧方法05-03

中考詩詞賞析集錦15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