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歌行古詩詞鑒賞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歌行古詩詞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歌行古詩詞鑒賞1
長歌行(節錄)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澲,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釋]
1.青青:植物生長得旺盛時顏色。2.晞(xī):曬干。3.陽春:暖和的春天。4.德澤:恩惠。5.秋節:秋季。6.焜(kūn)黃:枯黃色。7.華:同“花”。8.老大:年老。9.徒:徒然。
[今譯]
河水滔滔流向東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壯年華不努力有所作為,待到年紀老時,就是懊悔悲傷也沒有用。
[賞析]
收集關于小學生古詩詞鑒賞長歌行: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它常采用賦、比、興、互文、反復歌詠的修飾手法及鋪陳、對比、烘托等技巧狀物抒情,這首《長歌行》便代表了這種特色。
“青上園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陽光,這是一副多么生機盎然的圖畫。春回大地,萬物生長,大自然賜與人間春光和恩澤。詩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紙背,隨即又抒發了悲壯的情緒!鞍А弊旨仁菍κ捝跋蟮拿枋觯质菍ν锵那榈谋磉_。接著聯想到百川歸海、一去不回,并以此來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全詩從青葵起興,聯想到四季變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當抓緊時間、奮發努力的結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
《長歌行》屬漢樂府《相和歌、平調》兩首中的第一首!伴L歌”適宜表達深沉的感情,這一首娓娓道來,有描述,有抒情,有嘆惋,也有勸勉,使整首詩含蘊細膩,余意無窮。既繼承了“歌以詠志”的傳統,又極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復吟誦。
長歌行古詩詞鑒賞2
《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全詩的大意是:園子里那綠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陽一出就曬干了;溫暖的春天給萬物帶來了恩惠,使它們充滿了生機,可常常擔憂秋天的到來,因為一到秋天,草木枯黃,百花凋零,萬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有的河流都向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流回來呢?青少年時期不努力學習,到老了傷心后悔也沒有什么用了。
前四句通過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歸海說明美好時光短暫而易逝,且一去不復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勸誡人們珍惜時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嘆息。
原文: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澲粒瑹j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帜敲C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意思是說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體會曾經燦爛輝煌,但卻總也掩飾不住他們的脆弱與落寞,時光易老,韶華難再。
時間是永恒的,可對于每個人來說時間又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把握住了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人生才是完整的精彩的。 《七步詩》的作者是三國時期的詩人曹植。
全詩的大意是:
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豆秸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豆秸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前兩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象,后一句話鋒一轉,集中抒發了曹植內心的悲憤,他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出塞》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出塞”,就是到邊防線上去戍守邊疆。
古代描寫軍旅生活的詩歌,大都要寫到明月,寫到邊關,明月和邊關已經成了戍邊將士生活中的.兩個典型景物。大概守衛邊關的戰士們,白天軍務繁忙沒有時間想家,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山,孤寂凄清,舉頭望見那千里與共的明月,低下頭不免思念起故鄉的親人來。
全詩的大意是:
這明月就是秦漢時戍邊將士仰望過的明月,這邊關就是秦漢時戍邊將士守衛的邊關,久別親人,經過長途跋涉,到邊防線上駐守的將士們還沒能回到家鄉。只要有李廣那樣的大將戍守邊關,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越過陰山南下入侵了。
全詩反映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同情,也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爭,使國家得到安寧,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長歌行古詩詞鑒賞3
長歌行
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澲粒瑹j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注釋
⑴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瓶骸翱弊鳛槭卟嗣钢袊糯匾卟酥!对娊洝め亠L·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崩顣r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該詩“青青園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⑷”陽春“句:陽是溫和。陽春是露水和陽光都充足的時候,露水和陽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謂的”德澤“。布:給予。德澤:恩惠。
、汕锕潱呵锛尽
⑹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華(hu。和盎ā。衰:一說讀“cuī”,因為古時候沒有“shuāi”這個音;一說讀shuāi,根據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漢語》,除了普通話的規范發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讀法都是不可取的。
、税俅ǎ捍蠛恿鳌
⑻少壯:年輕力壯,指青少年時代。
、屠洗螅褐改昀狭,老年。徒:白白地。
賞析
該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到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別等老了再后悔!堕L歌行》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扒嗲唷庇髌渖L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季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也是這樣。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這是一首詠嘆人生的歌。唱人生而從園中葵起調,這在寫法上被稱作“托物起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園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葉片上滾動著露珠,在朝陽下閃著亮光,就好像一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年。作者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推而廣之,寫到整個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陽光、雨露,萬物都在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四句,字面上是對春天的禮贊,實際上是借物比人,是對人生最寶貴的`東西──青春的贊歌。人生充滿青春活力的時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樣美好。這樣,在寫法上它同時又有比喻的意義,即所謂“興而比”。
自然界的時序不停交換,轉眼春去秋來,園中葵及萬物經歷了春生、夏長,到了秋天,它們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輝的葉子變得焦黃枯萎,喪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發而長大,而老死,也要經歷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則。作者用“常恐秋節至”表達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一個“恐”字,表現出人們對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接著又從時序的更替聯想到宇宙的無盡時間和無垠空間,時光像東逝的江河,一去不復返。由時間尺度來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復生。在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干了,就像青青葵葉一遇秋風就枯黃凋謝了。詩歌由對宇宙的探尋轉入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終于推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一發聾振聵的結論,結束全詩。這個推理的過程,字面上沒有寫出來,但讀者可循著作者思維的軌跡,用自己的人生體驗來補足:自然界的萬物有一個春華秋實的過程;人生也有一個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自然界的萬物只要有陽光雨露,秋天自能結實,人卻不同;沒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萬物經秋變衰,但卻實現了生命的價值,因而不足傷悲;人則不然,因“少壯不努力”而老無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間一趟。調動讀者思考,無疑比代替讀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這首詩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厭的人生說教,使最后的警句顯得渾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鐘長鳴一般,深深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等于虛度了;二是說老年時才醒悟將于事無補,徒嘆奈何,意在強調必須及時努力。
【長歌行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燕歌行·并序》古詩詞鑒賞07-20
《短歌行》古詩詞鑒賞08-08
經典的古詩詞鑒賞03-21
古詩詞鑒賞04-06
古詩詞鑒賞11-20
長歌行詩詞賞析05-02
兒童經典古詩詞鑒賞05-11
經典勵志古詩詞鑒賞05-11
中篇的古詩詞鑒賞精選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