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地質災害的知識

時間:2022-12-09 17:01:49 災害防范知識 我要投稿

關于地質災害的知識

  近年來頻繁的人類活動以及無節制的開發導致地質災害加強,那么有哪些我們需要關注的地質災害知識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地質災害的知識,供大家參閱!

關于地質災害的知識

  地質災害臨災前兆

  1. 滑坡發生前兆

  不同類型、不同性質、不同特點的滑坡,在滑動之前,一般都會顯示出一些前兆。歸納起來,常見的有如下幾種:(1)滑坡滑動之前,在滑坡前緣坡腳處,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復活現象,或者出現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泉水位突變或混濁等類似的異常現象。(2)在滑坡體中部、前部出現橫向及縱向放射狀裂縫,它反映了滑坡體向前推擠并受到阻礙,已進入臨滑狀態。(3)滑坡滑動之前,滑坡體前緣坡腳處,土體出現隆起(上凸)現象,這是滑坡體明顯向前推擠的現象。(4)滑坡滑動之前,有巖石開裂或被剪切擠壓的音響,這種現象反映了深部變形與破裂。(5)滑坡在臨滑之前,滑坡體周圍的巖(土)體會出現小型崩塌和松弛現象。(6)如果在滑坡體有長期位移觀測資料,在滑坡滑動之前,無論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會出現加速變化的趨勢。這是臨滑的明顯跡象。(7)滑坡后緣的裂縫急劇擴展,并從裂縫中冒出熱氣或冷風。

  滑坡是否發生,不能靠單一個別的前兆現象來判定,有時可能會造成誤判。因此,發現某一種前兆時,應盡快對滑坡體進行仔細查看,迅速做出綜合的判定。

  2. 崩塌發生前兆

  崩塌發生前可能會出現以下征兆:(1)崩塌處的'裂縫逐漸擴大,危巖體的前緣有掉塊、墜落現象,小崩小塌不斷發生。(2)坡頂出現新的破裂形跡,嗅到異常氣味。(3)不時偶聞巖石的撕裂摩擦錯碎聲。(4)出現熱、氡氣、地下水質、水量等異常。

  3. 泥石流發生前兆

  泥石流發生前將有以下征兆:(1)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并夾有較多柴草、樹枝。(2)深谷內傳來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3)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并有輕微震動感等。

  地質災害后應急避難措施

  地質災害發生后,專業救災隊伍未到之前,應即時采取必要的避災措施。

  一、不要立即進入災害區搜尋財物,以免再次發生滑坡、崩塌。

  當滑坡、崩塌發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穩定下來,仍不時發生崩石、滑坍,甚至還會繼續發生較大規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進入災害區去挖掘和搜尋財物。

  滑坡未完全穩定時,不得隨意進入災區搜尋財物(四川宣漢,2004)

  二、立即派人將災情報告政府

  偏遠山區地質災害發生后,道路、通訊毀壞,無法與外界溝通。應該盡快派人將災情向政府報告,以便盡快開展救援。

  三、迅速組織村民查看是否還有滑坡、崩塌發生的危險

  災害發生后,在專業隊伍未到達之前,應該迅速組織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區和周圍是否還存在較大的危巖體和滑坡隱患,并應迅速劃定危險區,禁止人員進入。 迅速組織人員查看滑坡的'分布范圍,分析隱患,劃定危險邊界。

  四、查看天氣,收聽廣播,收看電視,關注是否還有暴雨

  根據多年的經驗,并注意收聽廣播、收看電視,了解近期是否還會有發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將有暴雨發生,應該盡快對臨時居住的地區進行巡查,建立防災應急預案,制定專門的人員時刻監視斜坡和溝谷情況,避免新的災害發生。

  五、有組織地搜尋附近受傷和被困的人

  撤離災害地段后,要迅速清點人員,了解傷亡情況。對于失蹤人員要盡快組織人員進行查找搜尋。

  地質災害的自救方法

  主要地質災害類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1、崩塌

  崩塌的發生主要與自然因素有關,如巖石的構造發育程度、風化強烈程度,土體的厚度、松散程度、物質組成差異等;崩塌的發育部位一般在山體陡峭或坡度較大地帶、坡體中分布有一定數量的滾石地段、原有人工采石場、新建道路開挖邊坡等。崩塌的發生時間除汛期、暴雨或臺風期外,發生時間極具偶然性和不可預見性。

  預防:

  人類對崩塌的發生現在基本上還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可以去制止,惟一能夠做到的就是盡早撤離危險區域。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崩塌可能發生:小崩小塌不斷發生;崩塌體腳部出現新的破裂;能嗅到異常氣味;巖石發出撕裂、摩擦、碎裂聲;出現熱、氣、地下水質、水量等異常;動植物出現異常現象;山坡前緣土體隆起,山體裂縫急劇加長加寬等。

  2、滑坡

  滑坡是溫州最常見、最易發育的地質災害,分布也最廣泛,災害形成的危害范圍也較大。它的影響因素很多,既與自然因素有關,也有較多的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中降雨為最主要因素,特別是在汛期、暴雨和臺風暴雨期是滑坡的多發季節。地下水作用和活動是滑坡形成的內在動力因素,強降雨后進入巖土體內的.地下水活動增強,降低了原有巖土體的穩定性,導致了坡體失穩形成滑坡。

  預防:

  對滑坡可能發生的判斷跟崩塌差不多,如果發現了滑坡體出現異常現象,要迅速撤離滑坡體。

  3、泥石流

  近年來,隨著氣象條件的改變,泥石流災害也日趨頻繁,危害程度在增大。泥石流產生的條件具有特殊性,有相應的地形條件、有充足的水源激發、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物質等。因此,泥石流大半隨著山區洪水而發生,該災害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一定程度的暴雨,有充足的物質來源,并分別有可供物的河谷或山體坡面。

  根據以上特征,泥石流的發生部位以溝谷和坡面為主。溝谷上游像漏斗、飯勺、樹葉,中游深且窄,下游則較為開闊,溝谷上、下游相對落差一般在300米以上。另外,如果溝谷上游存在病、險山塘水庫、或溝內地下水豐富,它們在遇到連續強降雨天氣時,更易爆發泥石流。

  預防:

  由于泥石流有強大的破壞力,人類往往逃生的機會很小。在泥石流到來之前,山溝內有巨大轟鳴聲,主河洪水上漲、正常流水往往突然斷流。這個時候,人要迅速往兩側山坡跑,切記不要順溝方向或者停留在凹坡處。

  4、地面塌陷

  溫州一帶的地面塌陷僅限于礦山,屬地下開挖后,形成采空區,在地面塌陷坑洞而造成災害。它的影響因素與人為開采地下礦體、亂開挖、預留礦柱少失去支撐有關,也與水活動有較密切的關系。溫州的礬山礦區地面塌陷目前已經得到了治理。

  5、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過量開采地下水而引起地面水平面降低,面前在樂清、龍灣、甌海、瑞安和平陽的平原區內均有一定程度的發生現象。盡管該災害在目前的危害程度相對不是很大,但也在局部地區造成了房屋開裂、不均勻沉降等災情,如任其發展,嚴重時可造成大面積市政工程、城市管線、地下管道等的損失,并影響當地排澇設施。

【地質災害的知識】相關文章:

地質災害知識宣傳05-09

地質災害類型知識05-09

地質災害防治知識05-09

與地質災害有關的知識05-09

小學防汛地質災害知識05-09

預防地質災害知識05-09

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03-18

地質災害防治相關知識05-09

地質災害防治重點知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