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氣象的常識

時間:2022-12-09 18:56:48 災害防范知識 我要投稿

關于氣象的常識

  氣象知識無處不在,了解多點氣象知識,可以解決答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疑問。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氣象知識小常識,供大家參閱!

  冷空氣從哪來

  我們經常在天氣預報聽到類似的話,“一股冷空氣今日將東移南下,進入我國……”不少網友疑惑,常常掛在天氣預報員口中的冷空氣到底來自哪里?

  在氣象學上,冷空氣是指使所經地點氣溫下降的空氣。冷空氣的發源地最遠可以追尋到遙遠的北冰洋和西伯利亞。根據資料統計,95%左右的冷空氣都要經過西伯利亞中部地區,這里被稱為寒潮關鍵區。那么,為什么冷空氣多數是在極地與西伯利亞大陸上形成、發展并得到加強的呢?這是因為這些地區緯度高,冬季黑夜長,白晝短,日照時間少,大地可獲得的熱量有限。隨著氣溫越來越低,冷空氣堆積增多并自北向南移動。冷空氣過境就會帶來雨雪、大風等天氣,并使得氣溫下降。

  此外,由于冷空氣移動的路徑不同,其對天氣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據氣象專家介紹,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最常見的是西北路徑,也叫中路,主要是指冷空氣從西伯利亞經蒙古國中部到達我國的河套地區。一般這條路徑的冷空氣影響范圍比較大,對我國大部都可能造成影響,帶來降溫。

  冷空氣分五個等級: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

  氣旋與反氣旋怎樣區分,臺風是氣旋嗎

  一、氣旋

  定義:是指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逆(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

  氣流狀況:低空輻合、高空輻散的環流系統。

  中心氣壓:在同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低,又稱低壓。

  大小:氣旋近似于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懸殊。小氣旋的水平尺度為幾百千米,大的可達三、四千千米。

  分類:按地區可分為溫帶氣旋、熱帶氣旋和極地氣旋性渦旋等;按熱力結構可分為冷性氣旋和熱低壓等。

  控制下的天氣情況:多陰雨天氣。天氣陰雨,臺風災害。

  二、反氣旋

  定義:是指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順(逆)時針旋轉的占有三維空間的大尺度空氣渦旋。

  氣流狀況:低空輻散、高空輻合的環流系統。

  中心氣壓:氣壓值自中心向外遞減,故又稱高壓。反氣旋的強度用中心氣壓值來表示。中心氣壓值愈高,則反氣旋的勢力愈強。地面反氣旋中心氣壓值,一般為1020~1030百帕,最強的反氣旋中心氣壓值可達1080百帕。

  大小:它的水平范圍比氣旋大得多,發展強盛時,常常可與整個大陸或海洋相比擬,小的反氣旋只有數百公里。

  分類:按熱力狀況分為冷性反氣旋和暖性反氣旋;按其地理位置分為溫帶反氣旋和副熱帶反氣旋。

  控制下天氣狀況:多晴朗天氣。夏季伏旱,秋高氣爽,冬季寒潮。

  其實,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低氣壓與高氣壓,是指氣壓分布狀況而言的;氣旋與反氣旋,是指氣流狀況而言的。

  三、臺風也是一種氣旋

  臺風是產生于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熱帶海面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將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就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即為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后形成臺風。

  臺風過境時常常帶來狂風暴雨的天氣,引起海面巨浪,嚴重威脅航海安全。臺風登陸后帶來的風暴增水可能摧毀莊稼、各種建筑設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了解地震云

  什么是地震云

  地震云是非氣象學中云體分類的一種預示地震的云體,其高度通常為6000米,云體顏色呈現白色、灰色、橙色、橘紅色。

  地震云大致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橫條狀的`云,一般都是單條出現,它一般預示著2周以后會發生地震;第二種是成波浪狀或者放射狀的云,一般預示著1周以后地震;第三種是垂直得像龍卷風一樣,或者像無風時垂直向上的煙柱一樣的云,預示著三天以后地震;最后一種是固體形狀的大塊的或者團狀的云,一般出現在地震當時或者地震發生之前。

  地震云有哪些特點

  1、外形呈細長條帶狀,有時如一直線,有似飛機的尾跡;有時為輻射狀,數條地震云交于一點,如一把沒有扇面的扇骨鋪在空中;有時為干涉紋狀,形似人的兩排肋骨;

  2、邊界清晰,此點有別于傍晚出現的輻射狀高積云,也是幾條長條形云延長交于一點;

  3、出現的時間以凌晨或傍晚居多;

  4、其云多為無端橫出;

  5、其色可怕而感到恐怖。

【氣象的常識】相關文章:

氣象方面的小常識05-09

氣象災害應急避險常識05-09

古詩詞中的氣象常識03-24

防氣象災害的知識-氣象災害的常識和應對措施04-12

氣象知識精選05-09

谷雨的氣象諺語04-24

氣象民間諺語05-02

天氣象諺語05-07

云的氣象諺語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