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生活小常識
春季的天氣回暖,在春季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好的生活小常識可以多學習學習,讓我們的春季過得更健康又肆意呢,接下來就讓陽光網小編來為您介紹吧。
春季生活小常識——春捂防寒
春季適度春捂是保養人體健康的科學方法,尤其是清晨與夜晚,同學們穿衣蓋被應該偏多偏厚一些,避免寒邪入侵,有效防止多種傳染性疾病。15攝氏度是春捂的臨界溫度,超過15攝氏度就要減衣,防止誘發春火的產生。
春季生活小常識——春季養肝
在中醫的理論中,春天屬于五行之中的“木”,是養肝護肝最好的時節。在春季我們應該多食用一些口味甘甜的食物,所謂保肝食“甘”,甜味的食物能夠促進肝臟中肝細胞的生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里說的甜味食物并不是指那些人工添加糖分的蛋糕,巧克力等,而是指菱角,藕,水果等具有天然糖分和甜味的蔬果。
春季生活小常識——調節情緒
春天宜酌情增加一些富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飲食,諸如綠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這些食品能興奮神經系統,消除疲勞,防止“春困”和情緒低沉。
另外,處事不要過激,力求心平氣和,情緒安定。
春季生活小常識——飲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現舌苔發黃、口苦咽干等,
因此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顯上火癥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泡水等。
春季生活小常識——少酸增甘保脾胃
中醫認為,春季為人體五臟之一的肝臟當令之時,宜適當食用辛溫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雜之物則應少食,以免傷害脾胃,所以春季應該適當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春季生活小常識——黃綠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春季養生護肝食材
1、清肝火吃茼蒿
茼蒿有清血,潤肺養心功效,其中的'胡蘿卜素含量遠比一般蔬菜要高,高血壓患者,貧血患者,骨折患者尤其應該多吃。
2、補充肝血不足吃雞肝
雞肝屬甘溫食品,常食能補血養肝,還能溫胃,比其他動物肝臟作用要強,肝血不足,食欲不振,眼睛干澀人群可以多吃。
3、養肝氣吃薺菜
薺菜性味甘平,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卜素,無機鹽,能促進肝氣生發,適合于慢性肝病出血癥狀。
4、護肝臟吃菠菜
春季多吃菠菜能舒肝養血,滋陰潤燥,菠菜根含有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因肝陰不足所致的高血壓,糖尿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5、養肝補氣吃紅棗
紅棗性溫味甘,其中含有能抑制肝炎病毒活性的特殊化合物成分,除了補脾益氣,養血安神之外,還能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
6、養肝益精吃枸杞
枸杞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糖類和磷鐵元素,能保護肝細胞,對治療慢性肝炎起到了一定效果。
春季健康小常識
1、春季健康小常識:鍛煉
春季養生中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規律的活動,適當的運動,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春季綠色植物增多,空氣中的陰離子倍增,在這樣的.環境下鍛煉,不僅能提高生理機能和健康水平,還有利于調節自身情緒。因此,應多做些如做操、慢跑、打球、打太極拳等戶外活動,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能得到很好的舒展。春季鍛煉還可讓思想變得敏捷且不易疲勞,從而提高辦事效率。
2、春季健康小常識:多吃蔬菜
春季不但要做好保暖防寒措施,更要講究飲食均衡。春季多食大蒜、韭菜、芹菜等新鮮時令蔬菜,可效預防春季多發性感冒、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等疾病的發生。中醫認為,姜、蒜、洋蔥、芹菜這些蔬菜,春季食可疏風散寒,能有效殺菌防病,特別是大蒜,功效更甚。
3、 春季健康小常識:喝水
春季風大,氣候干燥,水分缺乏,應多喝白開水補充體液。晨起一杯白開水不但可以補充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在預防便秘的同時還能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這對于對中老年人尤為重要。多飲水還可以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自身體內代謝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4、春季健康小常識:泡腳
經過一天的勞累,晚上身體會較為疲累,尤其是肝腎急需得到休息和調養。這時泡腳不僅可緩解疲勞,還有利于睡眠。在泡腳時,通過腳底進入人體全身,水里的熱量使體內腎經、肝經都得到養護。泡腳可促進新陳代謝,加強體內循環,輸送血液至足部末梢,可減少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高危險疾病的發生。
【春季生活小常識】相關文章:
幼兒春季生活小常識05-09
春季幼兒生活小常識05-09
春季學生生活小常識05-09
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女性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中醫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幼兒園春季生活小常識05-09
春季小學生生活小常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