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養生生活小常識大全集
養生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是生病了才要養生,而是從平時開始就可以有意識地去養生,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避免一些經常生病的發生,那么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養生相關的小常識呢?養生有哪些好的生活常識呢,接下來就讓陽光網小編來為您介紹吧。
養生生活小常識
1.甩手治失眠每天練5分鐘甩手功,會感到神清氣爽,精神抖擻。很多人用此功治好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癥狀。
具體方法:馬步,十趾輕輕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腭。緩緩上抬手臂至與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后。1次5—10分鐘,1日2—3次。這套動作可以活動手三陰手三陽六條經絡,因此能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升清降濁。
2.抖身治慢性病抖一抖軀體,在氣功中叫做“斗翎”,即仿效倦鳥棲枝,振羽翼、渾身顫動,用以去疾解乏。堅持“斗翎”練習,可改善血液循環,使心腦獲得充足的血氧,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
具體方法:挺胸直立,兩足分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雙腿微屈,軀體有節奏地左右顫抖,顫抖時盡量使臀部擺動,以牽動上身及兩臂顫抖。全身放松,其速度由緩慢而逐漸加快,幅度以自我感覺胸肌振動為度,不宜用力過猛,以舒服為佳。時間3 ̄5分鐘,亦可適當延長。揉腹治消化不良對于消化不好的人來說,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闕穴”
3.揉腹,也就是肚臍,可很好地幫助消化。
具體方法:平躺,全身放松,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男性宜順時針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時針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女性則是先逆時針后順時針。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一般按摩后好好睡一覺,白天會感覺消化功能有所改善。但潰瘍出血者禁揉腹,以免出血增多,加重病情。
4.每天下蹲可強腎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腎強則抵抗力強,下蹲動作可有效按摩命門,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具體方法:先松松腰,輕輕旋轉一下腰部,然后做下蹲動作,同時挺直腰板。下蹲時將意念集中在腰部,腰部的命門處為腎之所在。站起時意念則集中于頭頂的百會穴處,感覺自己的頭上有一根線提拉著,這樣能保證身體挺拔。下蹲站起為1次,根據時間共做9或9的倍數次,每天也就花幾分鐘,最好早晨做這套補腎操,如果忘記了,中午前一定得補上。
常吃這些養生食物睡到自然醒
1。 酸棗仁
酸棗仁具有很好的鎮定,催眠的作用。在中藥藥理上經常被運用為治療失眠癥狀。
2。 桂圓
桂圓煮水喝,能緩解由于熬夜、用腦過度而產生的疲勞;在中醫上還能驅除頭痛、頭脹、頭暈等癥狀;可治療長期的失眠,提高人的智力,改善健忘癥等功效。
3。 牛奶
牛奶中含有一種可抑制神經興奮的成分,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其中所含的鈣與乳酸,可促進血液中的.鈣質流到睡眠中樞,當睡眠中樞存儲了一定量的鈣后,就會產生困意。所以常喝牛奶具有鎮靜、催眠的作用。
4。 百合
從中醫角度來說,百合花,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經,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有助于防治失眠多夢、精神抑郁等問題。主要用于陰虛有熱的失眠。
5。 核桃
核桃可用來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健忘、多夢等癥狀。特別是由于腎虛引起的失眠,吃核桃有顯著的醫治作用。
6。 小米
小米中含有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與礦物質,營養價值較高。其中所含的蛋白質內色氨酸含量較高,這種色氨酸可促使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一種催人欲睡的“血清素”,具有很好的催眠效果。
養生誤區
1.阿司匹林防治百病
有些中老年人,他們的身體并沒有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但是卻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然而他們卻不知,這并不是在保健身體,反而是在傷害自己的身體,因為阿司匹林是有副作用的。做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腹部脹疼、反胃、食欲不振,甚至還會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美國 FDA 綜合了大量的研究數據后,不推薦阿司匹林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除非有禁忌癥或嚴重并發癥,發生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才是真正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
阿司匹林雖然質優價廉,療效確切,值得信賴。但它不是防治百病的神藥,不能全民普及,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因此沒病的人,別亂吃啦。
2.維生素C防治感冒
有些研究證明,長期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可能會縮短感冒的病程或減輕癥狀。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不論是大口吃橙子還是口服維生素C補充劑,都沒有預防或者治療感冒的效果。
維生素C的確可以幫助我們維持正常免疫功能、保證傷口的愈合。但增加維生素C的攝取來增強免疫力,防治感冒,并沒有確鑿的證據。
對于吃維生素C來說,預防感冒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運動、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還有就是維生素C也不是可以隨便服用的,成年人每天最多可以服用2克的維生素C,是包括食物中的所含有的,如果服用超過2克的話,可能會出現腹脹、腹部不適、腹瀉、惡心、嘔吐、燒心、頭痛、失眠甚至腎結石等癥狀。
3.口服膠原蛋白能美容
不少人會托人從美國買膠原蛋白粉,然而,吃多少膠原蛋白也不能夠實現愛美人士對養顏的追求。皮膚里的確含有膠原蛋白,它們通過將水分保留在真皮層中方式,使皮膚更加的肌膚光滑、柔軟、緊實有光澤。但吃進肚子的膠原蛋白首先就會被分解為氨基酸,不再是膠原蛋白,也就沒有膠原蛋白的功能,不會對皮膚產生「美容」效果。
另外,作為食物,膠原蛋白也不是一種好的蛋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多說一句,在臉上敷膠原蛋白,也基本沒用。皮膚是不能直接吸收利用這么大分子的膠原蛋白。
4.生的食物比做熟的菜更營養
外國人比較喜歡吃生的食物,比如蔬菜沙拉等;然而日本人呢,他們的國菜就是各種海鮮刺身,還經常吃一些生魚片什么的。多吃這些對身體更好,但是這也未可見的。
將食物加熱吃確實會使食物中的某些營養元素丟失,比如維生素之類的,但是,對于生的蔬菜來說,我們平常吃做熟了之后的食物更多,這樣一來,食用量就彌補了營養元素的損失。還有有些食物在加熱之后,會更加容易被人體吸收,例如番茄紅素、類胡蘿卜素等。
對于肉類、豆類等蛋白質含量較多的食材,還有谷物等淀粉類食材,加熱能使其更好地被消化吸收,而且通常也美味很多。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充分加熱可以殺死有害細菌、降低農殘,從食品安全角度考慮,做熟也會好一些。當然,如果能保證食材衛生,偶爾想換換口味,或者已經習慣了生食,沙拉和刺身等,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5.手機殺精
在使用手機是否影響精液質量的調查中,研究者發現精液總量與手機使用并無關聯。而另一項研究則指出,1小時900 MHz低頻輻射,并未對健康的男性精子活力造成影響。還有一些動物實驗表明,手機輻射未對精子形態產生顯著影響。結論就是,手機既不會發出有害輻射,也不能殺精。
6.癌癥患者都是被治死的
死于癌癥治療的人比直接死于癌癥的人還多。這種觀念,讓不少癌癥患者對正規治療產生顧慮,甚至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醫學在發展,治療方式的進步,新藥物、新方法的研發,讓許多癌癥的治愈率、存活率都得到了提升。
當然,相當數量的癌癥,尤其是晚期癌癥,治愈依然困難。而且無論是傳統手術、放化療還是新療法,都多少會有不良反應或副作用。是接受治療還是平靜面對死亡,這需要患者和家屬做出抉擇,但需要明確的是:某些癌癥在早期是可以通過積極治療徹底治愈的。針對晚期癌癥,好的治療不是為了“徹底治愈”,而是能夠減輕癥狀、提高未來日子的生活質量。無論如何,簡單地說癌癥患者會因治療而死,都是草率、錯誤、不負責任的。
7.你處于亞健康狀態,需要調理
世界衛生組織對于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嚴格說來,幾乎沒人能完全符合這一理想中的健康標準。而如果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狀態被稱為「亞健康」的話,那豈不是人人都是亞健康了?事實上,亞健康并沒有標準。一個沒有明確定義的健康問題,其研究以及相關說法,也就無從談起,站不住腳了。
的確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是覺得不舒服,但也沒有發現什么疾病,這又怎么解釋?要么是存在現代醫學還沒有認識到的區域,要么是心理問題,要么這些人可能已經有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了,屬于「將病之病」——「亞臨床」狀態——與亞健康不同,亞臨床實際上是有明確的醫學標準的,是某種疾病的早期,需要引起重視,及時處理,積極監測。
【養生生活小常識集】相關文章:
生活中養生小常識05-09
生活養生保健小常識05-09
養生小常識生活小竅門及小常識05-09
冬季生活養生小常識大全05-09
健康養生生活小常識05-09
養生生活小常識大全05-09
日常生活養生小常識05-09
生活健康養生小常識歌謠大全05-09
女人養生小常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