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山水散文
祖國的山山水水總是令人神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山水散文,歡迎參考閱讀!
山水散文1
我喜歡四處游玩,特別是喜歡到有山有水的境地,大自然太美了。
云龍湖雖然是一條人工湖,和云龍山相配卻是恰到了好處。有山的地方一般就有水的存在,山和水就像是是傳遞自然真諦天然傳送員,以它獨有的景觀像人們傳送自然的聲音。在湖中央抬首仰望四周的群山,山高聳立,青樹聯蔭。山水相加,卻有些溫柔剛強、百折不屈之意。
和山相比,我更喜歡水。水和山相比多了一分柔情。雖然剛打春,湖邊便有了一絲春意,剛剛發芽的柳枝,隨著自己的節奏伴著春風的吹拂在空中飛舞,陽光普照大地,照在人身上有一絲暖意。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風從我的手指間穿過,仿佛一伸手就能抓到似的。幾只喜鵲在空中邊飛邊鳴,在傳遞春天的聲音,好像是在歌唱春天,祝福萬物。
我在岸邊走著,湖里來劃船的游人絡繹不絕,一只只船給波光粼粼的水面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湖水在風的吹動下活撥風趣,不時的拍打岸邊的石頭發出啪啪的響聲。水中的孤島上有幾棵樹,好像是小島的守衛者。我找了處斜坡的草坪坐下,遠處的高樓大廈樹立在湖的一側,給湖增添了一道分景線。
風吹著湖水慢慢地流著,不時發出嘩嘩的流水聲,我靜靜的觀看著湖水,不知不覺的到了下午,新鮮的空氣給生命輸送著氧份,陽光給生命帶來了新的希望,。春天是新的生命的開始,古今中外,有多少作者、詩人在贊頌春天,春,是生命火花碰撞的時節,是美好未來的象征。
水是不斷流淌的,一去不在反復。時間如水一般,生命如水一般。生命的過程,就像是一本書的內容,生命就相是寫在山水之間的字,刻在山水之間的畫,水的溫情就像是生命中的溫柔、溫順,山的巍峨就像是生命中的剛強。
逝去的生命不會在回來,生命的每一刻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生命中的空白就像山和水的距離,生命中浪費的時間越多生命的空白就越多山和水的距離就越大。
山水散文2
小小的我,在心中編織著一個個夢想,一個個七彩的、絢爛的夢想。今天,我要將它們放飛在這秀麗的山水中。
流水潺潺,群山環繞,落葉繽紛。相較于活潑的春天,這初秋多了幾分恬靜。秋風吹過,卷起落葉,像一只只紛飛的蝴蝶,更像我的夢想終于飛了起來。仰望天空,藍色的天幕上,只點了幾筆淡白色,給人一種明凈、自然的感受,少了許多迷惘與困惑。這在許多文人筆下都滿載著離別苦、思鄉愁的秋天竟在我眼中平添了幾分可愛。成熟的、不知名的果實掛在樹上,就像我離現實又近了一步。從小,我渴望做一個不同的人,當我收到四川小作家協會邀請函時,我覺得,我離成為作家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信步走在這山間的石階上,往日的繁花已殘敗,卻無人收拾殘花。只有秋菊恣意開放,一枝獨秀,小小身軀點綴略顯荒涼的山坡,使山坡多了幾分明亮、活潑的顏色。
雖然,這盛開在初秋的小菊錯過了如詩如畫、生機勃勃的春天,錯過了枝繁葉茂、芙蓉出水的盛夏,但在經歷了一個春夏,養精蓄銳,韜光養晦,使它擁有足夠的信心開放在百花殘敗、葉黃落飛的秋天,去點綴這荒涼的秋天。
我愿做一朵怒綻在秋天的菊,點綴這單調荒涼的秋。讓我的每瓣花瓣都盛滿我的夢,使我有足夠信心放飛它們!
山水散文3
孔老夫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古語又說:泰山不擇細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擇小流,故能成其深。
山與水,是中國文人永遠的主題。歌詠山水,描摹山水,從山水之中感受啟迪,從山水之中接受教育。山水,為文人之友,更為在下之師。
但山水的性格是絕然不同的。
正如孔老夫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水的靈動給人智慧,山的穩重給人敦厚。但中國的文人,從山水之間體會,感受到的并不僅僅是它們外表的靈動、敦厚,更多的是從它們長久的積蘊、深厚的積淀中透射出的內在精神。
海水靈動卻始終保持著一色的蔚藍,而沉穩的大山四季都變幻著色彩。
海水不言,但我從海水一色蔚藍的靈動中,接受了教育。歷史上,多少才華橫溢,充滿靈氣的高人,深居淺出,言不高聲,行不大步,從容悠閑,求賢若渴,不恥下問,一副謙恭散淡的外表之下奔涌著一腔熱血,鼓蕩著全副的激情,救國濟民的宏愿始終未變,報國建業的大志從來不改。“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進則為良相,退則為良醫”,所以,中國文人從水的靈動之中接受了靈氣,也一樣接受了水的含蓄,水的.博大,水的柔韌,水的沉著,進退自如,笑對窮達,通達大氣,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撼天動地,但又鎮定冷峻,不動聲色。
大山不語,但我從大山四季變換的色彩里,受到啟迪。文人內斂自省,安靜恬淡,儒雅之氣十足,文弱之風俱現。但文人并非貪生怕死之輩,當民族有難,國家興亡,文人總是首先覺醒,振臂高呼,喚民眾于沉睡,拯蒼生于水火。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哪一次進步,哪一次變革,不是文人先行,不是文人首倡,沒有拋灑文人的淚,沒有飛濺文人的血?“我自橫刀向天笑,生死去留兩昆侖”的譚嗣同;面對國黨特務的槍,拍案而起的聞一多;寧愿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朱自清,這些文人都山一樣佇立在中國的歷史上。四季都在變換著色彩的大山,給文人以絕好的啟迪,絕好的性格,沉穩而不失生氣,執著而不失靈活,邁著堅毅的步子,在崎曲的救國之路,濟民之路上跋涉。
山水散文4
山之仁,在于涵納了蒼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兇吼,也養護了弱小的悲嘯;或者環抱雙手,讓流水變成湖泊;或者裂開身軀,讓瀑布倒掛前川……山謙卑地靜立著,緘默地忍受著時間的風沙輾轉的痛苦和人類胡作非為帶給它的挫折。
水的流動,卻更像是智慧的追求,個性張揚,流動便是它惟一的宿命。它并不會思索怎樣直面擋路的頑石,而是輕柔地繞開,只讓幾縷青苔去教會頑石流水的意義。它也從不化解,任由飄零的樹葉、人類的污穢隨著水流逝,卻從不允許它們在水面上發芽,只以無盡的孤獨告訴他們水流的意義。在水的心中,無彼無此,遇曲遇直,一顆痛苦的小石子,就會換來水的澎湃。
山和水并行著,讓靈魂在歲月的風沙中磨練、輪回、遭遇。“你為何要一直流動呢?”山問,“難道萬頃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難道萬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對?難道萬種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沒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層浪,淹沒村莊,猙獰得張揚。
“我何嘗不想面對挫折,我何嘗不想化解痛苦!”水說,“只是我必須匯入海洋,必須放大這痛苦,在無盡的流動、消逝中教會人們,用幻滅的海洋告誡人們,必須謙卑地做人。”
山沒有回答,只是打開了懷抱,讓人們躲進懷中,讓水在山腳下盤旋,讓果實在樹上生長,讓人們得以生存。
“有多少幻滅的海洋,便有多少山的希望。”山說,“我要面對挫折,化解痛苦,給人們家園,忍受一切的風霜。”山靜立著,水流動著。
水,卻史無前例地凌亂,兩岸的風景,只是浪花翻起時的告別;水里的魚兒,只是轉身的一個再見。在水里,一切都走向終結,一切痛苦,都顯得巨大。
山和水對視著。
“其實,你我并不是對立著的。”山說,“我們都在等待。等待有一個人,能理解挫折,不放大痛苦;等待一個人,在山的頂峰默讀水的流動,在水的旁邊朗誦山的倒影!”
山開始流動,水開始靜默。
水開始堅強,去面對挫折。
山開始柔弱,去放大痛苦。
山水散文5
千年萬載,華夏一直在吟嘯著,那吟嘯聲便回蕩在千般丘壑,萬頃巨瀾,億萬個炎黃子孫的心中!古老蒼勁的民族啊,歷經多少個春露秋霜,那嘯聲已是那么滄桑。現在,我要擷取你殘留的裊裊余音,來窺得你的全部……
在那荒無人煙的西北邊塞,陽關一直靜默著,那是一種無言的哀悼,或許它腳下的萬千墳塋中的枯骨也在靜默吧,他們沒有烏紗封妻的奢望,只是一介布衣養家糊口的企盼。然而他們走到了這里,在中原慈母的白發中,在江南春閨的遙望中,在湖湘稚兒的夜哭中,走到了這里!為的就是一個完整的疆場,為的就是一方子孫們的凈土,為的就是一個昂然挺立的民族!他們甘愿終身被獲,甘愿暴骨沙礫。在這里,我看到了華夏你的慘烈決絕與剛強。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是的,長江一直在流淌著,如此之長,橫亙在中原。然而,在時間上,它似乎更長,貫穿著整個歷史。在長江的上游,有劉備白帝托孤的眼淚,也有李白揚帆蕩槳的身影。或許,劉備與李白完全是兩類人,一位是爭逐天下的君主,一位則是周游天下的詩人。帝王將相自成其蓋世偉業,賢士詩人目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長江以它的廣博容納了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劉備疲憊的馬蹄在這里軍事與文辭交融,征服與解脫交融!在這里,我看到了華夏你的寬容與博大。
最后,我漫步走在江南的古鎮,莼鱸之思和那個桃花流水的童話,或許已成為每個華夏兒女的情結,在這里,有人選擇了隱逸。“大隱隱于市”,于是,就把自己完全銷融于鍋碗叮當聲中,把自己完全銷融于雜貨俗物叫賣聲中,而這里溫柔的小橋流水,溫柔的炊煙老屋,這里淳樸的鄉親鄰里,也都欣然接受你的到來。然而,古鎮,也有難以捉摸的一面,便如白發蘇州的那個復社,以及那篇膾炙人口的《五人墓碑記》。在這里,我看到了華夏你最深處的溫柔忍讓與爆發!
華夏大地山川秀美,人文醇美,在這小小的一山一川、一人情一風俗間便倒映著華夏的全貌,讓我們透過山水人文,去窺得華夏母親的容顏。
山水散文6
塵世之事苦盡甘來,腳下便是赫赫有名的荊門山。獨處顛峰品山水,爽哉!!
觀這兩岸,氣勢如虹,天際行云一片,為我的到來而歡歌,青山如待,奇峰羅列兩岸,懸崖峭壁似劍,直插江底,江流擊石,驚魂動魄。
獨處顛峰,品山其蒼茫,其幽深。不登高山,不知平地。是一種發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種境界;要定青山不放松是一種堅守。
獨處顛峰,品水其悠長,起雄壯.漢江流經楚地與三湘之水相連接,江水流入遠方與天相接,似一條舞動的紐帶,遠處的山色也似有若無里,州郡城在江水之上浮動,波濤使遙遠的天空搖蕩。
如詩如畫的美景讓我贊嘆不已。
山水散文7
山,沉穩敦厚;水,靈動聰慧。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
山,覺沉重偉岸,令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使人憶起峨眉。山連綿不斷令人想到了喜馬拉雅………
山是一位寬厚仁愛的父親,靜靜地站立著。它無言無語,只是靜靜地凝視著遠方,似乎在等待著什么。無怨無悔,只是默默地遮擋太陽,抗戰風雨,為孩子掙起一片天。
山是一位禪機高深的僧人,輕易不開口,可又好像在千言萬語訴說著人世間的是是非非,令人猜不透,也摸不著。
山是一道奇麗的風景線,亙古不變。見證著人類的萬年歷史,訴說著生命的偉岸,演繹著動人的神話,綻放著美麗的光彩。
山就是山,既不流動,也不溫柔。而水卻是世界上最溫柔的流體。
賈寶玉說:“女兒似水”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
李煜有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白有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孔子有言:逝著如斯夫,不舍晝夜。
水是一位純潔仁愛的天使。
水在體內可成為熱血,救國救民;水在壺中,可為美酒,壯英雄膽;水在地上,可為江河,滋潤萬物。
水是一位柔情百轉的少女,蘊籍是她生機之源泉。
水在經過九曲十八彎后同樣匯進了大海。在途中,她可能會舍難求易,她可以會拒絕初生的太陽,這是懦弱嗎?不,這是一種大度,是一種審時度勢的大度,是水才具有的大度。
水是一位溫柔體貼的母親。她輕輕地撫摸花兒,于是花兒就有了生機;她緩緩地渡過草地,于是就一片綠意盎然;她慢慢地流過田野,于是,就一片蛙聲喧鬧。
水是生命之源,默默地滋潤萬物,不易察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水就是這樣,靜靜的卻無時無刻不在叩打著人們的心扉,拍打著心靈的海岸,觸動著人們類的情絲。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山光悅鳥性,潭水空人心。”
山,沉穩敦厚;水,靈動聰慧。“仁者愛山,智者樂水。
【精選山水散文】相關文章:
1.山水有靈散文
2.山水之戀優美散文
3.山水吟抒情散文
4.名家山水游記散文
6.心隨山水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