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

時間:2019-07-17 08:01:45 我要投稿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1

  撕掉五月的日歷,展現在眼前的是那紅的扎眼的六月一日,兒童節。童年時期的我是一個野孩子,每天都自由自在地和伙伴們玩耍著,回家后臟著個小手,不知被說了多少次,但仍然不改。畢竟,一個孩子的心是強大的。盛夏驕陽,寫完作業后就跑了出去。草長得飛快,沒過了腳踝,但我和鄰家的孩子可不顧這些,爭先恐后地跑著,摘那些蒲公英。待到手里一大把時,深吸一口氣,猛地吹出,手中剩下的是一把蒲公英的莖。空中飛舞著的是一個個白色的種子,帶著童年時期的夢想,隨風飄向遠方,越飄越遠...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

  六年級畢業的那個暑假,沒有作業,告別了親愛的小學,那時候拒絕了一切,再享受一下最后的童年。快樂的同時,內心夾雜著許多傷感與恐懼,我面對的是初中那一扇未知的大門,在即將告別童年邁入青春之時,內心中對青春充滿好奇,但仍對童年充滿眷戀的不舍。初中的緊張生活,盡管我心中仍有那么一點的童心未泯,但童年,再也回不去了,留下的只有懷念。

  我曾多次想過,是否也要在夏天踮著腳捉樹上的蟬;在冬天坐在雪地上,用那雙早已凍得通紅的手塑造一個永遠不化的雪人;在孩子中奔跑著,歡呼著...但這些事,換成自己做,一個十四歲的青春少女,一個同母親站在一起還要高出她一頭的“大孩子”。這些事情,不僅在別人眼里,就算在自己眼里,也很傻。同樣的一件事,換一個年齡,就有不同的意義,不同的見解。童年就像一場夢,一場美好的夢。是長大后用來回味的。坐在鋼琴前,彈奏著那首塞內維爾·圖森的《童年的回憶》。手指在黑白鍵間穿梭著,來來回回,琴聲流蕩,像是把童年所有的回憶,全部回放了一遍。我的童年是一只蝴蝶,它飛舞著,飛舞在那片只屬于它的田野上,帶著夢想前進,越飛越美麗...

  ——謹以此文,紀念我已逝去的童年,人生的路還很長,無論怎樣,都要像蒲公英種子那樣前進,帶著不滅的信念和理想,走下去,走下去....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2

  我坐在那兒兩眼直勾勾的發呆,眼睛緊盯著某種物體,腦袋也不轉動。好像是在做夢,很深的思索著,回憶著——。

  小時候我總盼望著過年,想著過年的情景,不知道有多么美好。天天吃白面饅頭,多香啊!有魚有肉,有新衣服穿,還有鞭炮放,想想很開心。我掰著手指頭,數啊!盼啊!,期盼著新年早日來到。

  進了臘月門,人們開始忙年了,父母為了兒女們,想方設法把年過的有滋有味,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那時候,大街小巷里人們忙忙碌碌的,一個心思,就是想著過年,為過年奔跑著,呈現在你面前有個過年氣氛。現在到好,人們物質生活都富裕了,沒有過年的味道了,更沒有那種感覺了。過去,雖然家家戶戶都不是很富裕,過年氣氛還是很濃的。我看到人們走在大街上,每個人的臉上帶著祥和喜慶的笑臉,身上穿的衣服總是藍色、灰色、黑色,感覺是不變的顏色。現在想起來,土里土氣很是好笑。能穿上的確涼綠軍裝,多威風,要是有頂綠色軍帽戴,感覺就很不錯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能吃頓素餡餃子,那是再美不過了。胡同里小孩燃放鞭炮發出“叭——叭——”零星響聲,感覺過年味道更濃了,標志著新年即將來臨。母親把被褥扯洗的干干凈凈,準備新年那一天派上用場。找個好天氣,開始打掃房屋,刷洗各種炊具,家具、門窗擦的很干凈,玻璃擦的凈明瓦亮。一來,掃去房子內一年的灰塵,干干凈凈的迎接新年,二來,有一種傳說;是掃一掃一年來的灰氣,來年有個新氣象,過上好日子。

  聽母親講;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我也不知道灶王爺長什么樣,起什么用的,只是一種想象。我們家鍋灶稱呼爐子,也不知道什么是灶,灶王爺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概母親也是聽我的外公外婆說的吧?稀里糊涂十幾年了,我到初中才明白過來。是這樣的;祭灶,祭送灶神升天,人們奉灶為神掌管家庭飲食的神明。認為灶神要在這天晚上升天,到玉皇大地那里匯報人間的事情,人們為了祭奠他,當作神仙來恭奉著,恭奉著糖果,讓他吃了甜言蜜語在老天爺那里說好話。是一種習俗,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一種民族精神。

  走到每個商店里,到處是排著長長的隊伍。過去的商品不是那么豐富,物資副食品短缺,政府為了限量供應,分發各種票證。糧店里,國家計劃供應的糧食,一年節約下來的白面,我們家到過年能才吃上。母親準備好了各種盛糧食的袋子,有大有小,有盛米的小袋子,有盛白面的大袋子。我看到糧店里,人們被的被、扛的扛,忙碌著,好一派夠糧景象。菜店里的菜,少的可憐,平時是看不到有菜可賣,空蕩蕩的。墻上畫的蔬菜,各式各樣很顯眼,在鏡子的反光下很漂亮,中看不中吃,走形勢主義。過年為了買上點幾分錢一斤新鮮菜,那是人山人海的。不等菜店上門,你擁我擠“呼啦”急忙圍上去。有時侯都擠破頭,罵破臉,很是熱鬧。現在好了超市里,琳瑯滿目的商品,各式各樣的水果、副食品。菜市場里新鮮的蔬菜,應有盡有。大街上人們穿的花花綠綠的,各式新潮服裝,眼花繚亂,有時候穿著打扮難以分清是男是女,再也看不到大街上排著長長的隊伍。

  過年需要的東西基本上都準備好了,母親開始忙碌了。我們家有個直徑半米多,很大的和面瓷盆,黝黑的瓷油,我搬不動很沉重。發孝一盆白面,為一家人做很多面食花樣。做個小刺猬;用小剪子,剪出一排排,一行行,剪的滿身都是刺。拿來草棒,醮上水,用紅紙的顏色,點上小眼睛。小老鼠;尖尖的嘴吧,還有胡須,尾巴長長的,很想象。大公雞翹著高高的尾巴,驕傲的伸展著脖子,張著嘴在打鳴。用面,團成長條,攀起來,兩頭放上大棗,制作成兩個,并排放在一起用筷子一夾。形成圓圓的,分成四個花瓣,象征著吉祥如意,紅紅火火過好日子。做的更多的是白面饅頭,還有我最愛吃的紅豆包。

  我坐在旁邊,看到母親。扎著白白的圍裙,戴著藍色套袖,上身穿著大襟藍布褂,在一邊系著襻扣,下身穿著黑布褲,母親裹著腳,腳踝纏繞著長長的青布條,腳下穿著尖尖的絨面布鞋。看上去,根本站不穩,腳尖用不上勁,腳后根使勁。這就是封建社會,對婦女的殘害和約束。彎著腰很認真仔細做著她的所想,彎腰久時間長了,看上去很勞累,直不起腰來,很吃力的想直起身子來,有時候倒退幾步。我趕忙過來,給母親砸砸被捶捶腰。在她臉上的表情看的出來,很高興為她的兒女,為了這個家庭所做這一切。

  我拉著風箱,往爐躺里添加著煤碳,看著爐躺里紅黃色的火苗,在風箱吹動下,急速的燃燒著鍋底。鐵鍋里“嘎嗒嘎嗒”的煮水聲,散發出一縷縷蒸氣,吻到麥香味道。看著母親忙碌著,不知道蒸了多少鍋饅頭,進出房門來回走了多少路。

  臘月二十九,開始炸年貨。炸藕合;把藕洗干凈,刮皮,切成兩片的連刀,中間加上制作好的肉陷,掛上面糊,放到熱油鍋里炸。炸魚、炸丸子、炸面葉等等。準備很大柳條編制的筐子,做好很大面葉,鋪在筐子里,把炸好的年貨放在里面,儲存起來,準備過年享用。

  我搬過小板凳,守候在一旁。看著母親哥哥姐姐,忙碌著炸年貨,我吻到了滿屋子油鍋里散發出來的香氣,不愿意離開半步。兩眼緊盯著柳條筐子里的年貨,眨吧眨吧眼睛,心里想著炸年貨的味道。看看母親,看看哥哥姐姐,起身,一會兒拿個炸藕合,一會兒拿個炸魚吃,品嘗著年貨的香味。不一會兒的工夫,吃的肚子鼓鼓的,想吃!再也吃不下去了。母親說:“吃那么多,到屋外活動,走走消化一會兒”。我很聽母親話,來到了胡同,和小伙伴玩耍起來,忘記了年貨的芳香,忘記了一切,盡情的跑啊!跳啊!。突然!感覺惡心,就想嘔吐,胃里感覺很難受,翻江倒海,臉臘黃,汗珠子也下來了,這是怎么樣一回事。平時是吃不到這些好東西的,也沒有那么多的油水,吃的又多,胃里不好消化,承受不了那能不吐。蹲在墻角里,“哇——哇——”吐個不停,把胃的所吃的東西全部倒出來才舒服。哎——,誰讓我沒有出息貪吃,那時候的人一個字,窮!越窮越折騰。

  三十晚上,母親炒上十幾個菜,必須有雞、有魚。家里有張老式方桌,大家圍坐在一起,雖然天氣很冷,感覺家好溫馨,暖意融溶的。父親母親坐上座,父親那邊是;大姐、二姐,母親這邊是;大哥、二哥,我,小弟緊挨著二姐,開始吃年夜飯。倒上白酒,準備慶賀新年的到來。父親很嚴厲,誰也不許動筷子,來聆聽父親的教誨。板著面孔,很嚴肅總結過去一年來每個人的表現。從大姐開始數落,誰也不許多嘴說話。當數落到我,不知道怎么樣滋味,感覺到自己很冤枉,淚流滿面。帶著怨氣吃年夜飯,實際上大家說不上不痛快,好像我的父母在鼓勵、鞭策著我們,怎么樣的做人,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嗯,為社會做有用之才。母親心疼孩子,埋怨著父親,在一邊嘮叨著;“飯菜都涼了,讓孩子過年,不要說那么多話。”是啊!過年,團團圓圓、紅紅火火、喜慶祥和的過年。

  吃過晚飯。母親準備包水餃,姊妹有的打撲克牌,有包水餃的。夜里快到十二點,母親找來白菜疙瘩或蘿卜頭,做個油燈。用小勺把中間掏空,拿來棉花,撮成捻線,倒上食用油。我拿著油燈,母親劃著火柴,點亮油燈。母親慈祥的面孔,呈現在我的眼前,映紅了我們娘倆的臉龐。我們倆相互對視著,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兩個火苗在晃動,看到了她對兒女們疼愛的心,感到母親的溫暖,感覺到她對兒女如此偉大。母親接過油燈,我跟在后面走出房門,母親用手捂著火苗,擋著風,怕被風熄滅,小心翼翼的,慢慢走。來到了墻角,照照旮旯,看看這里,亮亮那里。來到雞圈,打開雞窩門,伸進油燈照照。

  過年了,來實現她的心愿。愿天下的萬物,在這新年的夜晚,都能看到光明,都能享受大自然老天給人間恩賜。我有些疑惑,感覺有些奇怪,我想問她,我不愿意打斷她的思緒,不愿意打斷她所做的一切。我忍不住的問到;“媽媽你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什么?”母親微笑著回答;“這一天我們過年,動物也要過年,把萬物都照亮”母親有如此的心,我感覺到了她有那樣的寬廣胸懷。

  初一,天還沒有亮,母親把我在睡夢中喚醒。外面鞭炮聲一夜沒有停頓,給我穿上新衣服。問我:“尿坑了沒有,跟著哥哥去鄰里拜年”。我扭過身子,底頭看看,蹲下摸了摸,居然今天沒有尿炕,我欣喜若狂。穿好衣服,母親放在我手里五分錢,嶄新的五分硬幣,在我的記憶中,這就是過年的壓歲錢。我來到了院心開始拜年,天很黑,我望著藍色的天空,看不到月亮,星星一閃一閃的,在眨吧著眼,東方有點發亮。聽著父親母親的囑咐。大哥在前,后面是二哥,我緊跟著走。問候院子的鄰居,問候著胡同里的人們;給大爺大娘、叔叔嬸嬸長輩們,給親戚朋友祝福、拜年!

  拜年,是過年的一項大任務。天大亮了,胡同的孩子們,成群結隊蹦著、跳著、唱著;“過年過的好嗎,沒有讓老鼠咬吧。”重復著一遍又一遍,現在想起來,很是好笑。大街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夾雜著鞭炮聲,到處是鞭炮留下的紙銷,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人們奔走相告,互相問候著、相互祝福著,給親戚、朋友去拜年。

  我們居住的環境,還是那老門、老戶,高高的房子,漆黑的大門,長長的胡同,還是多年不變的老樣子。唯有變化就是人喜慶的笑臉多了,身上穿的衣服新了,其它的什么也沒有改變。

  初五以后,敲鑼打鼓的聲音,響徹大街小巷的天空。胡同的鄰里們,相互傳告著,小孩子奔跑著,大人急匆匆的走著。玩龍燈的、踩高蹺的、劃旱船的,好是熱鬧。人很多,圍著很大一個圈子,鞭炮齊鳴,人們的吆喝聲、喝啋聲,聲聲不斷,一浪高過一浪。踩著一米多高地高蹺,假扮孫悟空的走在前面,猴里猴氣,不時的望這看看那。沙和尚跟在后面,挑著擔子,很憨厚的樣子,滿臉的胡塞,脖子上掛著很大的一串佛珠。豬巴戒;大大的肚子,黑黑的大眼睛,兩個鼻孔圓圓的,紅紅的臉蛋,兩只耳朵走起路來忽煽忽煽的,穿著帶金絲邊的黑色馬夾,頭頂中間有“佛”子的黑色無沿帽。扮著鬼臉,扭著身子,做著各種各樣動作,挑斗著大家哈哈大笑。劃旱船的男扮女裝,擦脂抹粉,穿著粉紅色大襟上衣,綠色褲子,手拿著花驕,飄飄然然。隨著鼓點,跑著小碎步,扭動著身子,歪著腦袋,帶著女性特有的酸氣,跟在梢工的后面做著樣子。

  到了十五,我們過去不是鬧元宵,而是鬧花燈,家家戶戶掛花燈。我們家掛著很大花燈,是父親教給大哥做起來的花燈。看上去,上面有不同的顏色,很是好看。周圍畫著蘭草,小鳥、花朵等等。父親劃著火柴,點著長長細細的竹竿,伸進花燈里,點燃蠟燭,掛在預示拴好的房梁上。到了夜晚,關掉燈光,每個人的眼睛,注視著花燈,中間圓筒旋轉著,根據風的走向,是自動旋轉。燭光反射出,有奔跑的駿馬,兩只前腿騰空而起,昂頭嘶嘯著。有蹦蹦跳躍的小兔子,兩只長長豎立大耳朵,紅紅色眼睛,啃著蘿卜。綠色的青蛙,趴在荷葉上,凸出大大的眼睛。大家目不轉睛注視欣賞著。

  哥哥為了好玩,特意用竹子扎了四個方形,編織的小花燈,粘上紅紙。吃過晚飯,我和小弟,挑著花燈,點燃臘燭,走出了房門。天空飄落著雪,沒有風,到處一片白忙忙的。我們倆走著,看著花燈。雪落在身上,打到臉上,涼冰冰的。雪打在花燈上,落在地下,發出“唦唦”的聲音。我和小弟手拉著手,小心翼翼的,慢慢的走,來到了胡同。腳踩著雪發出“嘎吱嘎吱”響聲,地下的雪很滑,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叭嘰”摔倒了,我趕快扶起弟弟,拍打著身上的雪。再看看花燈,啊!既然燒起來了。吹,我吹不滅,踩,我踩不得,怎么辦啊!眼看著花燈燒的光禿禿,就剩下變型的竹架子,拾起燈架,兩手沾滿燃燒完的黑灰。弟弟看看我,我看看他,用手擦去臉上的溶化雪水。咱們還是回家吧?進了房門,我們倆驚呆了。大家看到我和弟弟,哈哈大笑。笑的父親前仰后合,笑的母親掉出了歡笑的眼淚,哥哥姐姐笑彎了腰。我還在被燃燒花燈的夢中,沒有回過神來。原來,我們哥倆舉喪的表情,抹地臉上黑黑的,一道道,抹成了貓臉,怪不得惹的大家哄堂大笑。

  回想起童年的情景,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有時侯好像就在自己眼前,不愿意讓別人打斷我的夢,很深的回憶。我就在其中,在我的腦海永不消失,永遠記憶著。我愿意回到童年,回到過去,回到無憂無慮的生活當中。沒有思想,沒有包袱,只有感覺到大家庭的溫暖,感覺姊妹的親情,感到投入母親懷抱的那種幸福。生活就是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我慢慢長大——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3

  其實,我是不大喜歡回憶的;太婉約了,不大合我的本性。然而,在外久了,一邊聽說著故鄉的變故,一邊感受著這異鄉的嚴冬,心境竟微妙起來了。有時還忍不住回憶起故鄉,回憶起與她相伴的童年。而每每回過神來,卻又禁不住驚詫和嘆息。

  對幼時的記憶竟如此的簡單:不過是小時候爸媽不在家,和外公一起放牛時與小牛調皮地搏斗,卻被掀翻在地而哇哇大哭啦;在奶奶家,一起去地干活卻追著野雞亂跑,希望找到野雞蛋卻失望而歸啦;有時,還和小伙伴在舊房子的土堆里和石板下抓灰鱉啦;在腐草堆里捉泥鰍然后踉踉蹌蹌地跑到河邊釣魚啦……總之,不過是平常的跑跳玩耍而已,花樣實在是少得可憐;但我至今都感到驚異的是那時卻從不厭煩,反而很開心地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現在憶起,仍覺得那時是帶有幾絲傻氣的。

  終究還是到了上學的年齡,爸爸媽媽也回來了。初次到了學校,只覺得每個小朋友都突然懂事了很多似的,一個個都規規矩矩地坐好,不但沒有亂講話,就連動也是很少的;唐突間,覺得我們都宛然大人一般了。那時上課,經常會有同學把小便留在褲子里;起初覺得很好笑,現在卻大概明白了緣故,便有幾絲傷感了。同學們都很聽話,而我卻異常幸運,因為我們的班主任是我的一個表親;小小的心里,一下子輕松了很多。

  老師自然是要在上面說個不停的,同學們自然也得規規矩矩地聽著;而我,很有膽略(主要是沒有心理壓力),常常全神貫注地盯著窗外的知了或是小鳥之類的,為它們的歡歌而激動不已,有時還為它們匆匆的飛走而輕聲嘆息。當然,我也因此吃過很多虧,常常回答不出問題。懲罰自然是少不了的——或是站,或是打手心,起初很害怕,后來也便習慣了。第一次考試,成績不小心墊了底,可是我很樂觀;但我的表親著了急,對我大加訓斥,還做了相當的懲罰——單腿立于凳上,兩臂伸直,頭頂書——以示警告;我至今都是很佩服自己的毅力和耐力的,竟能保持那個奇怪的動作好幾節課。

  每每放學之后,我們都飛快地跑出學校,然而卻不回家;畢竟家長是很相信老師的,配合得也相當到位,然而,這是我們所不樂意的。我們在路途中,有自己無限的快樂。我們有時故意繞道爬山,只為了摘取好吃的野果;有時逗留不前,跳到河邊與小魚嬉戲;有時拔一堆野草,用石片切碎當做蔬菜,學著大人的樣子做飯……但是由于懼怕母親的棍子和父親的眼睛,我也不得不將自己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回家。

  回到家之后,母親總是很負責地監督我把作業寫完。然而,我也不是很聽話的,總想著好看的動畫片。于是,父母便與我約定,完成作業后就可以看電視了。我自然很賣力地寫了起來;然而,當我飛快地打開電視后,卻總是趕上結尾的歌曲。于是乎,我便只有憂郁著、嘆著氣走出房間;然后默默地看著天空,對著嫦娥姐姐發呆,然后許下自己的心愿。在父母的催促下,我漫不經心地完成晚飯,然后極不情愿地爬上了床。顯然,晚上我是睡不著的,心里老惦記著那個妖怪和那個神仙。直到現在,我終于明白為何父母那時答應我的要求會如此干脆;畢竟,那時家里還未奢侈到為小孩買個手表的程度。

  農村的孩子,玩的花樣自然是很少的,大多是一些土玩意。小時候,我們喜歡拍火柴皮、拍撲克、拍糧票、打折紙(用紙折成方塊相互對打)、打轉轉……老師們為了我們的將來,自然要極嚴肅地制止我們這些危險的行為。他們往往會用最簡單、最管用的方法——第一步便是沒收,接著就是罰掃地啦、抄課文啦……起初,我們只能無奈看著自己的寶貝進了廢紙簍,然后嘆息、甚至幾天都悶悶不樂。但是,由于我們過于稚嫩,對老師還是言聽計從的;雖然對游戲很眷戀,但是,也不敢有絲毫的違拗,只能小心翼翼地呆在教室里,焦急地等著放學的鈴聲。

  日子過得很快,戰戰兢兢地過了一兩個年頭,我們便相當的有經驗了,加上稍大了一些,懂事了,也聰明了許多,慢慢就自主起來了。我們觀察到,每學期老師大概都要換的,雖然前一任老師為了我們能集中精力學習而煞費心思地制定了好多規則,但一旦離任,我們便又會猖狂起來。這樣,老師們便又不得不重新對付我們這批調皮鬼;隨著游戲的展開,日子便一天天悄悄地溜走了。

  我記得當時最受同學們歡迎的就是拍火柴皮這種游戲了。起初是把火柴盒的封皮撕下,不同的種類的'排排大小,然后制定一些簡單的規則,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游戲了。但由于火柴皮種類過少,我們就漸漸失去了興趣。幸虧某些商家善解人意,竟印刷了好多卡通人物——不僅有西游記里面的,還有想象的,像盤古、女媧以及各種羅漢和神靈,游戲就一下子豐富起來了。我們把這些卡片上的人物排個大小,然后出卡片,由最大的一方(一樣大用石頭剪子布猜出優先的一方)收集,放在地上輪流拍,誰用掌風將其掀翻就歸誰。但我們游戲的過程卻不一定很順利,往往會有老師突然出現,將我們所有家當洗劫一空;當然,我們是很頑強的,一兩天之后就馬上卷土重來了。對于老師這種突然襲擊,我們常常不得不選一些偏僻的角落展開游戲;但往往還是難逃厄運。后來,我們就相當的專業了,由小伙伴們輪流擔任警戒,效果一下子好了很多。由于玩得多,我很快就成了這種游戲的一把好手,把許多同學的都贏了過來。他們自然很沮喪,但我卻是相當的得意。而且,由于一些卡片特別稀少,并且很大,竟然可以換錢了。由于我幾乎沒有零花錢,所以顯得格外高興。有一次,一張小卡片竟賣了五角,對于平時很少零花錢的我來說,算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了;但略大了一些,便十分后悔了,使我的心里有了幾絲異樣的愧疚;但大人是不反對的,這一點我至今都是很不理解的。

  但是由于我們太過“瘋狂”,老師一邊加大處罰力度,采取不許回家吃飯、背書、抄書、掃地、拔雜草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一邊頻繁出動,終于扼殺了我們的活力,使我們乖乖地在家和學校之間機械地來回轉移。于是乎,我每天又不得不在父母的斥責下挪到學校。早上,依舊是搖晃著腦袋背著生澀的課文。上課之后,首先便是要默寫生字和背課文之類的;特別是背課文,是一個字也錯不得的,否則,就難以回家吃飯了。然后,漫不經心地聽老師讀著幾年前就寫好的教案;仔細地看著數學老師一筆一畫地列出算式,然后再認認真真地寫出答案。作業依舊很老套的,不是抄寫生字,就是抄寫課文,然后就是做大片大片的練習題……就這樣,我們渾渾噩噩地過完一天又一天。不久,我們便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經過縝密思考,終于有了很好的對策。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采取“不斷創新”的游戲方針;隨著拍撲克、糧票甚至零用錢,打折紙,打轉轉,斗雞,踢毽子等活動的不斷展開,我們終于能與老師周旋到最后,迎來渴望已久的假期。

  假期在記憶中總是很短暫。雖然也有父母的訓斥和督促,雖然也有繁重的農活,雖然少了很多伙伴……但我們還是有我們的快樂。我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奔跑,可以調皮地爬樹,可以成群地嬉鬧而沒有人管……我們呼吸著自由的空氣,幸福地度過了一天又一天。但是,好日子總是過得太快;轉眼,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緊張的氣氛又如期而至了。

  新的輪回在默默展開,窗外的小樹也不知不覺地長高了。

  就這樣,我們的快樂隨著歲月的蒼老而慢慢地流淌著;細品花香,靜聽葉落,季節匆匆而過。在這壓抑而又輕松的環境中走過一年又一年,我們終究還是迎來了長大的腳步聲。我明白,這樣奢侈的日子再也不會有了;帶著依依不舍的眷戀和對未來歲月的恐懼,我踏入了人生的又一個階段;而且,那里再也不會有我的童年,畢竟,我已悄悄長大了。

  而現在,我忽地憶起了家鄉的堂弟,大概是迫于壓力吧,他小學便開始學英語了;對于我小時候的玩意,卻顯得相當陌生了。在這嚴冬的肅殺里,他大概不會像我們小時候一樣不懂事,拿著彈弓追著麻雀滿世界亂跑了。也許,時代真的變了,他的童年確乎要與我的迥異了。

  對于已大半忘卻的童年,我只有回憶著、享受著,并且偶爾發出一兩聲嘆息罷了。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4

  雙休日的一天,陽光普照著大地,我在家里悶得慌,于是到院子里來曬太陽。

  突然,只聽“撲通”一聲,一只小鳥正好落在到了我家院子的水盆里,它撲扇著翅膀,耷拉著腦袋,羽毛都貼在一起,身體在不停地打顫,隨后又縮成了一團,眼看它已是奄奄一息了。我急的快要哭出來了:“怎么辦,怎么辦?這只小鳥快要死了!”我急中生智,心想:媽媽不是平時都把臟東西放在洗衣機里洗嗎?

  不妨我也來試試。說干就干,我把小鳥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放在洗衣機里,按“揉搓”、“沖洗”、“甩干”的電紐,過了十分鐘,我迫不及待地揭開蓋子一看,“啊,怎么會這樣?”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小鳥死了,羽毛都落了。“哇—”,我放聲大哭,媽媽聽見了我的哭聲,急忙跑過來,我向媽媽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媽媽哭笑不得:“小鳥和我們人一樣,也是有生命的,小鳥是不能再洗衣機里甩的,等你長大了,你會明白的。”我聽了,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于是我傷心地把小鳥埋了,希望過上一段時間,能種出許許多多小鳥來。

  甩鳥一事讓我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用心,好好努力,把許多知識變成自己成長、成功、成才的財富,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生命的締造者!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5

  冬夜,捧一杯熱茶,指尖在鍵盤上起落,把心思碼成文字,任思緒飛舞成蝶!

  真的是老了。

  只要是靜下來,就會開始懷舊。

  最是懷念童年。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冬天了!

  放學回來,就會拿上冰爬犁,把自己捂得像個棉花包一樣的跟在哥哥姐姐身后,到離家不遠的一個大坑里,去滑冰爬犁。那個大坑里的冰,是夏天的雨水,到了冬天,就成了天然的冰場。村里的孩子沒那么多講究,好一點的有爬犁可坐,不好的,就干脆坐在冰上,后面的孩子用力一推,就滑出很遠,歡快的笑聲響成一片。

  我的爬犁可是小伙伴里最好的。一度成為我在小伙伴中的驕傲呢!

  那是父親親手給我做的。

  爬犁的框架是四塊結實的木條,父親用刀一點一點的把木條表面的毛刺刮掉,然后用釘子釘在一起,在上面再加上兩個橫梁,就可以坐人了,在爬犁的底下,按上兩條自行車的鏈條,就是爬犁的轱轆了,這樣的爬犁放在冰上,只要稍稍用力,就會滑出很遠的,父親又給我做了兩根滑竿,是鐵的,人坐在爬犁上,兩根滑竿立在冰上,一用力,爬犁就開始走了,好玩極了!

  那個爬犁是我在小伙伴中炫耀的資本!也是我喜歡冬天的主要原因!

  冬天,是我的童年時光里笑聲最多的季節!

  每年冬天,開始封凍以后,父親就會在自家的菜園子里,給我們幾個孩子凍一塊冰場!

  把打出的井水,一桶接一桶的倒在壟溝里,直到漫過兩三條壟,等到凍實了,再接著澆水,直到成為一塊平滑的冰場!這樣的冰場是不能滑爬犁的,太小了,是留給我們姐兒幾個,打出溜滑的(東北方言,意同于現在的滑冰)。不去滑爬犁時,就在家玩兒,也很有意思。

  每到進了臘月,就是我最高興的日子!

  我的生日是在臘月,從記事起,家里殺年豬就都是在我的生日!一來是馬上就過年了,二來是讓我這個小饞貓高興一下!就是這件事,也是小伙伴們嫉妒到眼藍的。那時的農村,家家都幾個孩子,大人都不過生日,何況是小孩子,我就享受了這個待遇,而且是一直持續,直到離開老家!

  農村里殺年豬,就算大事了。

  一大早,我就會破天荒和父母一起起來。

  父親一直是家里第一個起床的。

  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棉襖棉褲放在他的褥子底下,然后把爐子點著燒熱,媽媽才起來開始做飯,父親就會進屋來,再把我的棉襖棉褲拿出來,用手摸摸,再叫我起來,我穿棉褲的時候,父親就會把棉襖湊近爐子,烤上一會兒,那樣穿起來很暖和,一點都不感覺冷!每天都是如此,要知道,哥哥姐姐們可是萬萬沒這個待遇的,只有眼紅的份兒,敢怒不敢言!所以童年的冬天我沒感覺到過冷!我好喜歡父親為我烤棉衣的樣子,一臉的專注,滿眼的愛憐!

  因為生日到了,又要殺年豬,所以我往往是最興奮的!

  一大早就找來了殺豬的人,幾個人把豬綁好,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桌子上,然后一刀下去,血就噴涌而出,用大盆接住,不斷的攪拌,否則就會凝在一起的,留著灌血腸用,然后褪毛,開膛,最后開始烀肉!

  姐姐們早就跑的遠遠的,那血腥的場面她們是斷不敢看的!

  我總是要瞪大了眼睛看大人殺豬的,看豬從活蹦亂跳到成為美食,小小的我,每每得就看的癡迷!那時還不止一次的央求過父親,讓我殺一回豬,父親總是憐愛的摸著我的頭,唏噓著我的膽大包天!

  最愛吃的就是豬肝了!老媽總是先掰下一塊兒給我的,蘸著蒜泥美美的吃,香的很呢!每年的生日都是在豬肉飄香中度過的!

  長大以后,童年的美好漸行漸遠!靜下來的時候,就會回憶那些美好,特別是父親那慈愛的笑臉!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6

  我出生那天晚上

  母親說,我出生的那天晚上,刮大風下大雪,那大雪下的,落地的雪把房門都堵上了,父親奮力地推開房門,奔跑著,雪天路滑,跌跟頭打杷式,最后,跑不動了,喘口氣,他在雪地上打滾,滾進了接生的醫生家的院門……

  那是1962年正月初七的夜里二時。有一列火車正頂風冒雪從我家的窗后穿過,巨大的轟鳴和火車汽笛的鳴叫遮蓋了天地間的一切聲音。

  那是個叫興隆店的小鎮。父親是鎮里醫院的牙科醫生。我是他的第六個孩子。我的名字叫周海倫。

  父親和母親

  父親出生在新民縣大民屯鎮里一個祖傳牙醫世家,排行老六。父親當過偽滿的勞工,在奉天城里天天拎個飯盒混日子。后來父親回到興隆鎮,學習鑲牙,成了當地一名“名牙醫”。縣長鑲牙別人不找,只找父親。父親娶了鎮里老田家的姑娘,田秀珍,這就是我的母親。父親年齡比母親大十幾歲。人們都說父親長得好看,也有掙大錢的手藝。解放后,父親去沈陽城里開牙社。后來,進了五院。后來,下放到興隆鎮醫院,仍當他的醫生。他有七個孩子,三男四女。一九六九年,他掛在了沈陽北陵公園中皇陵中東南側的一棵小松樹上。

  吃包子

  我能吃大人的飯菜時,非常喜歡吃鎮里飯館的肉包子。每到飯時,母親就背著我去街上走,街上是市場,有賣大白菜、大蔥的小販在叫賣,兩邊是商店、飯館。走到賣包子的地方,母親從手娟里拿出零錢,遞給對方:“買兩個肉包子。”

  有一天,是冬天的晚上,母親不知為什么忘了買包子,我哭著鬧著讓母親背我去買包子吃。母親說:“今天天太晚了,飯館都關了,在家吃口吧。明天再去吧。”

  我繼續大哭大叫。從醫院回來的父親聽見我的哭聲,走過來對我的屁股一頓踢打,邊打我邊吼:“就你嘴饞,天天吃包子,你看我們,天天連粗面餅子都吃不飽。”又對我母親說:“就你太慣孩子”。

  我止住了哭聲。母親背著我去賣包子那條街上走。兩邊的飯館果真都關了,四周一片七黑。從鎮北傳來火車的汽笛聲。

  玩咕擼圈

  街上的小孩子在玩一種鐵圈子,也叫咕擼圈的。用爐勾狀的鐵棍子把鐵圈子推得飛快地往前轉動。小孩子在后面瘋狂地追。鎮里的鐵匠鋪賣這個玩具,我叫父親給我買一個,父親說:“我給你做一個。”晚上,父親領我去醫院,很晚了,父親才用8號鐵線葳成一個圓圈,然后用白鐵皮包上。就成了咕擼圈。由于它輕,一用力就倒,所以我把它扔在了地上。父親打了給了我兩腳。我哭著跟父親往家走。天上的星星都出來看我哭,寒風撲面。夜冷極了。

  車站

  我自己能走路時,常去鎮北的火車站上玩。東來西往的火車停停站站,有時從車上下來的是人,有時車門打開,掉下來的是麻袋。掉麻袋時,常有人沖上去搶麻袋,麻袋被搶開了口,從里面淌出來花生…

  火車站北的田野里,立著一個炮樓子,是日本人留下的,人們說那兒鬧鬼。我不敢過去,只隔了鐵路看。

  一個雨天,大人們都去站臺上看熱鬧,回來后他們說有一個瘋子被火車壓死了。我冒雨跑去,卻不敢到近前,遠遠地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布蓋著一個東西……

  我往回走時,雨下大了,我頭發濕了,往下滴水……

  偷桃

  父親去醫院上班,母親去糧庫做小工,姐姐、哥哥去上學,家里只剩下我和弟弟。我一個人去街上走。

  興隆店鎮街兩邊的房子、紅磚、青磚砌就的院墻、楊樹、柳樹,玉米桿夾的杖子,都比我高大的很多。在街上邊玩邊走,我象地上的小螞蟻。

  我沒有找到玩耍的伙伴,回到家。從西屋的小窗口看出去,菜地里幾棵桃樹,青挑己長成母指大小。我從小窗口爬出去,鉆過玉米桔夾的杖子,踩過菜地,去摘桃子。個矮,夠不到桃子,便往樹上爬,剛摘到一個小青桃,身后響起一個老太太的聲音:“真拿你們這家人沒辦法,連小孩子都禍害人。那桃還沒熟呢,快下來。”

  是房東老太太。我從樹上掉下來,逃回房間。

  晚上,父親、母親剛到家,被東屋的老太太找過去,呆了很長時間,聽不見他們說什么,只聽見他的嘀嘀咕咕的說話聲。終于,父親母親回來了。他們陰沉著臉,對我說:“你呀,在家不好好呆著,盡出去惹禍。這回到好,房東老太太往出輦我們。”

  我說我想吃桃子。父親說:“那是房東的桃子,不是我們家的。我們只是在這租住。”

  母親說:“啥時咱自家有了房子,媽給你前后院都種桃子。”

  第二天,早晨落雨,雨水打落一地的桃葉,還有被風吹落的青桃子。我看見房東老奶奶打著破紙傘出門上街,便又爬出小窗,想去撿落地的桃子,但己鉆不過杖子了,杖子己被房東老太太用鐵刺網罩住刁。

  不久,我們離開房東老太太,搬走了。

  被人劃壞衣裳

  我家租住的紅磚小房附近,有兩個小孩,一個叫二埋汰,另一個叫細高挑,年齡都比我大,個頭更比我高。

  他倆經常結伴玩。他們跳過街南的土墻,去土墻里邊的荒地上玩耍。那里的草、樹都高過我們。二埋汰和細高挑不帶我玩。每次我跟在他們后面,他倆都往回轟我。

  他們倆個似乎永遠穿著破舊的補丁加補丁的掉了顏色的衣褲,永遠不合身,尤其是二埋汰,渾身上下都油光锃亮,身上有一種霉味。

  我母親經常叮囑我別跟二埋汰他們玩。說二埋汰他倆壞。

  春天,風從南墻那吹過來,帶著青草和樹葉的青香。我爬過南墻,看見二埋汰和細高挑在荒地里坐著。草還沒有全綠,去年的枯草還在泛黃,黃綠相間。他們身后有幾棵樹,泛綠的樹技在風里悠來蕩去。“你過來!”二埋汰喊我。我高興地跑過去。他倆把我夾在中間,一個摟我脖子,一個抱我腰,不停地對我說著怪話,壞笑不停。

  下午回到家,我高興地對母親說二埋汰帶我玩了。母親瞅了我的后背,讓我把衣裳脫下來,我脫下衣服一看,看見衣裳后背處讓人用刀片劃了一個大口子。這是一身新衣裳,灰色的,是母親給我新作的衣裳。

  我生氣地想,這一定是二埋渾他倆搞得鬼。我爬過土墻,去找二埋汰和細高挑算賬,他倆己無蹤影。母親帶我去找二埋汰,二埋汰他倆不承認弄壞我的衣裳。母親領我往回走,告訴我,以后穿上新衣裳,千萬別往窮人家的孩子身邊靠近,他們會因為妒忌你而劃壞你的衣裳。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7

  收集之神速,聯絡四面八方的童伴相約重逢,重拾舊事,侃侃而談,笑腹仰天,男童翻墻越壁看霸王戲,低廉甜頭彈弓,射筒等,射擊目標是飛禽走獸與我們小女孩,見者避而遠之,女孩跳繩,玩游戲…

  那時我們住的是四五十年代的土坯墻瓦房,北風呼嘯如狼嚎,門與窗咔嚓咔嚓聲,聲聲中聽。大年夜大年夜雨傾盆夾暴風時,大年夜大年夜盆兼小盆,象泉水叮當。

  時光似箭 ,如時光似箭。流浪在外的我應了賀之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年夜大年夜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懂得 ,笑問客從何處來?三十余載彈指間,愕然而視,啞言掉落笑。

  巜紫金縣農機補綴制造廠》是大年夜大年夜名鼎鼎的數一數二的大年夜大年夜單位,家戶喻曉,廠門那棵參天細葉松,春天嫩綠黃的,晨光的露水透過陽光,晶瑩剔透 。旁緊挨著排排苦楝樹,夏蟬的舞臺,男童的樂土,廠后是條川流不息的秋江河,潺潺的流水清澈見底,時緩時快象樂曲…炎夏天是我們的寰宇,水中游玩,摸魚撈蝦…不亦樂乎。

  難忘的一九八二年,持續一個禮拜的傾盆大年夜大年夜雨,洪澇,門路蹋,橋梁斷,河里動植物,垃圾滿河漂…水漫床上,干部職工涌躍參戰,各家各戶自設辦法排水,大年夜大年夜人的吆喝聲,孩童的吵鬧嚎哭聲,雷鳴電閃夾四面的電筒匯成沙場…

【童年回憶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1.回憶童年

2.散文隨筆《回憶》

3.童年的回憶

4.童年回憶作文

5.童年回憶隨筆

6.童年的回憶文章

7.回憶童年趣事作文

8.童年的回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