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往事經典散文
杏兒黃,麥收忙。一年一度的麥收季節又開始了。
現在的麥收,輕快的象喝了一碗白開水。一家兩畝小麥,隨便雇請一個收割機,不到一個小時,稀里嘩啦,就結束了。千把斤黃橙橙的麥子就到了場院,曬個一兩天干了就入倉,就等著磨面蒸饃了。
這種簡單的勞作,簡直就不像是麥收,過去所有關于麥收的一切繁復的內容就這樣一筆帶過,仿佛酒席前一點開胃的小點心。
記得小時候的麥收那是一年農事中,一個很重要的季節。那個時候是生產隊年代。由于糧食不夠吃,每年的青黃不接的日子好不容易熬過了,眼看著麥子熟了,終于可以敞開肚量吃香噴噴的餑餑了,人們心里洋溢著喜悅,整個村子都沉靜在對豐收的渴望里,都在等待著開鐮的日子。就連我們小學生也要放假兩個星期,去生產隊撿拾遺落的麥子。
由于割麥是一樁很辛苦的勞作,家里也要籌辦一些平時舍不得吃的食物。媽媽趕集買了一點豬肉,那時候不過年節,是不買肉的。還買了兩個當時很稀奇的卷心菜還有小咸魚,加上自家自留地里新鮮的土豆和茭白,一切準備就緒了。
麥收一般是在夏至那些天開始的。當時,生產隊所有的青壯勞力,包括未出嫁的姑娘們,齊刷刷的排在小麥地頭,生產隊長一聲吆喝,三十多個人都揮鐮上陣了。不用一袋煙的功夫,收割的快慢就涇渭分明了。那些腿腳利索的,年輕力壯的就蹭蹭的沖在前面了。他們偶爾直起腰來回頭看看那些拉在后面的人,眼里流露出嘲諷的笑意。
半晌休息的時候,大家能喝道我媽媽剛剛挑來的石榴茶水,那一擔水將近一百斤,要走二里的山路才能到達這里,別的嬸嬸大娘都不能勝任這個任務,只有身強力壯的媽媽出馬了。那種石榴茶是用新鮮的石榴芽葉大鍋燒的,需用大碗趁熱喝,一股濃郁的清香一下子就能通達人的五臟肺腑,全身的溽熱疲憊就在一陣汗雨下過以后,云開霧散了。
我至今覺得媽媽的石榴茶是世上最好喝的茶,只是后來再喝卻找不到那個味道了。
那時候我跟另外兩個小孩,被分配幫隊里的牛車裝麥子,趕車的是麻子三叔,他是個高大健壯的'漢子。我負責把大伙收割的小麥搬到地頭牛車跟前,麻子叔負責裝車。拉車的黑犍牛是隊里最有勁的牲口,每一次我們都把麥子垛的象小山那么高,用一根粗粗的纜繩攏結實,我們便急不可耐的爬到麥垛頂上,麻子叔揚起鞭子吆喝一聲:駕!我們的牛車就開動了。那時候坐在高高的麥垛頂上,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天上的云彩,俯視著身邊青青黃黃的田野,心呵簡直要飛出去了。
麥子運到場院以后,趁著晴天趕緊晾曬。中午最熱的時候,大家匯聚在場院里打場。此起彼伏的連枷聲里,麥粒象蝗蟲一樣飛濺起來,又落下去。當時覺得整個大地都在顫抖。場院中間是毛驢拉著碌篤,就是一個大石碾子。來回的碾壓。那時候我有了一個最有趣的工作,我手里拿著一個破瓢,跟著毛驢后面每當毛驢把自個的尾巴支棱開要排泄了,我就立刻上前用破瓢接住。好在那種尷尬的事兒并不多,一個麥季不過一兩次。
麥季最怕什么?最怕連陰雨。我記得很清楚的是九二年,就在小麥成熟的時候,就遭遇了這種天氣。整整一個月幾乎沒有晴天。麥地被雨水泡的象發面,站不住人。由于沒法收儲,幾乎所有的小麥都在麥穗上生根發芽了,遠遠地望去,像一顆顆盛開的蒲公英。僥幸收下麥子也都發霉變質了。
那一年的小麥面粉,蒸出的饅頭黑漆漆的,咬一口牙齒就粘的拔不出來了,一股麥芽糖的甜味。
后來,村里開始有了脫粒機了。人們被這種柴油機帶動的轟隆隆的大家伙驚呆了。把一抱抱的小麥吃進去,麥粒在肚子地下就嘩嘩流了出來,一個大麥垛幾帶煙的功夫就脫粒完了,真是喜歡的不得了。這也導致了一個嚴重的結果由于全村十六個生產隊,只有一臺脫粒機,誰都想搶先給自己用,于是,各個小隊之間就常常為爭奪脫粒機大打出手,雙方各自拉住機器的一頭拼命拉扯,像是拔河比賽。甚至直接動了拳腳,那個熱鬧勁兒,比看馬戲都有趣兒。直到后來,村里有了更多更大的機器,我們再也無緣觀賞那熱鬧的全武行了。
【麥收往事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1.往事悠悠經典散文
2.鄉村往事經典散文
3.麥收淺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