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經典思鄉散文
四月,淫雨霏霏,身邊的同學一個個打包離開。清明節,多半是讓人感傷和懷念的。但我沒有歸去,在這執筆,寫下我依戀的故鄉。記憶中的故鄉,有父親、有奶奶,還有兒時的玩伴
記憶中的父親,高大、健壯,有一副好口才,有一股大度的君子氣概。但凡事又太注重得失,以至于常常舉杯澆愁,不省人事。說實話,我總認為父親欠自己的太多,以至于五年以來,從不曾和他洽談過幾句話,這其中緣由,卻不是我三言兩語能解釋清的。而后,我才發現,不是父親欠自己的,而是自己欠父親的太多太多。
小時候,父親常常喚我的小名,一聲一聲,喊過了十七年。在父親的眼里,我是個有出息的人,因為我現在的小成就,是同我那一輩的伙伴們沒有的。我十五歲離家,來到長沙讀大學。父親一般不知道我在大學的生活,偶爾打過來一兩個電話問候,加上幾番叮囑,其實那時候令他自豪的孩子正在城市的某個角落里拋灑汗水,努力賺些零花錢。但是在父親的眼里,我必定是有出息的。于是,每逢過年,我都將額頭揚起,順其自然地接收來自親朋好友們的稱贊和鼓起的紅包。
老家的規矩很多,兒時天真,我大多不懂,每次說錯了話,做錯了事,父親總說:不懂事,就不要亂說!而我的奶奶總會替我解圍,當著我的面責備父親對小孩的蠻橫,我便心里洋洋得意起來。
進入大學,有了新的同學,結交了一些新的朋友,卻還是惦記起兒時的玩伴來。那時還小,不懂得什么叫夢想,什么叫青春,便常常成群結隊地在家鄉的田野上任性撒野,鉆進堆積成山的稻草里邊,滿腦子都是毛草,還惹來路過的阿姨諷刺的目光和討厭的唇舌。那時候的我們,還很天真,總是疊起石頭,試圖爬進廢棄的老學校,只為了偷摘一捧紅透的.楊梅,卻被學校里邊的木匠師傅抓到,惡狠狠的怒斥。但我們從來就不曾感到過一絲的沮喪或是悲傷,我們還常常圍在一塊兒跳皮筋、攻城堡、海陸兵,任憑稚嫩的年華在歡樂的水泥坪上拋灑,我們盡情歡樂。
而今,17年了,家鄉變成了故鄉,以至于每次回到老家時,一些老同學見面也覺得生疏了。聚會沒得少,卻再也挽救不了我們當年的風華正茂,和滿載愁緒的激情歲月。回老家的機會少了,和家里人的聯系也少了,越來越多的話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要我說,在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那個故鄉,不會因為你的遺忘,而停下生息、繁衍。還有三年,甚至更久,我還要掙扎在這個擁擠的城市里,眺望遠方故鄉的方向,故鄉的風、故鄉的云、故鄉的稻草依舊那樣美好吧。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不只是為了懷念,更為了前行。
【回不去的故鄉經典思鄉散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