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失敗的文章-失敗與成功的文章-關于成功失敗的文章
失敗,才是成長開始的地方。既然是成功的必經之路,又何需左躲右藏。以下是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一些失敗與成功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失敗與成功的文章:關于自負,規則,清華
文/楊奇函
我以非常復雜的心情寫下此刻的心情。今天接到了教學辦公室的通知,告知我去研究生辦公室上交學費。我才認真的嚴肅對待起來這件事。這件事就是:我掛科了。作為平生第一門掛科,心情確實復雜。且不論掛科帶來的麻煩,對與我來講,這首先是一份恥辱性的標志:不僅是對智商,而且是對情商。
冷靜過后,細細品思。作為幽游大學的我來說,雖然身為學渣學弱,但也確實從來沒有考慮過掛科的事情會發生在我的身上,更沒有想象研究生期間能掛科。畢竟,研究生的課程難度和生活難度和本科的課程難度和生活難度無法相提并論。想想本科時代的大風大浪都化險為夷,看看眼前生活的中規中矩竟折戟沉沙,我不禁感慨萬千。
這一掛,讓我不禁對大學生活的回憶漣漪起伏,波瀾翻騰。
清華校歌中唱“春風化雨樂未央”,這風是自強不息的君子之風,也是諸神混戰的血雨腥風;這雨是厚德載物的領袖之雨,也是歷練小弱的槍林彈雨。作為在清華諸神匯集的奧林匹斯山的殘喘多年的小弱,我在哀鴻遍野的清華戰場中,摸爬滾打,百轉千回。四年過后,當年那個學習戰場上草木皆兵的考前木雞,和戰友們先后經歷了線性代數和微積分等數學的智商白刃戰,中微和中宏等專業課的刷題陣地戰,以及會計學原理和投資學等專業課的突擊閃電戰。一戰又一戰,我那銹跡斑斑的刷題利刃,在夢回吹角的一教燈火里顯得分外滄桑。
舜德外,偉倫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牛人天外天。最難忘烽火連天的考試周里,面對著兵臨城下的大小科目,學神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學霸們“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而我們這些學渣學弱雖是風聲鶴唳,噤若寒蟬,但也是枕戈待旦,背水一戰。我們不求馬上封侯,也不馬革裹尸;不求橫掃千軍,也要橫刀立馬。
狼煙回望,萬里橫沙浪,拔韁提刀問所向,醉馬宵金帳。初入校門的一顆顆嗷嗷待哺的夢想種子,如今已經是一朵朵身經百戰的軍中綠花。我雖然比不上戰功煊赫,封侯拜相的學術大神,也比不了揚名立萬,加官進爵的學霸大牛,但是作為摸爬滾打,殘喘至今的學渣小弱,也算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的老兵了。暗淡了黃塵古道,離別了鼓角爭鳴,那吟風弄月的翩翩浪子,早就習慣了不度玉門的款款春風。
而今天,我竟然掛科了。
我沒有掛在水深火熱的微積分和C語言,沒有掛在荊棘遍布的數據庫和概率論,卻掛在柔和坦蕩的營銷管理——一門幾乎不需要計算和大規模工作量的六周課程。作為經歷了無數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后幸存下來的清華老兵,而今竟然陣亡在一次解決鄉間械斗的民事糾紛的維穩任務中。
當大神們苦于學科簡單壯志難酬而慷慨悲歌的時候,我竟然因為松懈與怠惰,被釘在了學習生涯的恥辱柱上自怨自艾。嗚唿哀哉,何其恥也?嗚唿哀哉,何其悲也?列兵且弱,寧死不辱,雖無戰功,尚存軍魂。廉頗未老,卻不能飯;李廣即封,竟絕箭矢。望著硝煙彌漫的本科成績單和血流漂杵的網絡學堂,我不禁老淚縱橫。
回顧下來,掛科我心服口服。首先,掛科的根本在于我在研究生階段對學習的嚴謹態度的嚴重松懈。作為從來沒有主動查過成績(除了保研時候要上報GPA)的小弱小渣,雖然對成績從來不敢奢求,但是本科時候也不敢絲毫懈怠。畢竟對我們小弱來說,清華學風和考風正氣凜然。本科時代,鐵律如山,一經掛科,萬劫不復。但是讀研之后,接觸了研究生課程和生活后,我的原本的嚴正態度漸趨松懈。我自認為“在本科階段,我都能夠頂著強大的數學課和專業課的壓力下,依舊能hold住組織學生節,當主持人,做手工,去實習等等五花八門的各項生活內容力保不掛,到了課程簡單,課余生活清閑的研究生階段我怎么可能掛科”.所以,在對待個別課程的出勤,作業等日常基本學習行為規范上出現了松懈。最終導致了掛科。
其次,掛課的直接原因在于我的出勤和作業。一共六周的課,每周一次,我就翹了兩次課。第一次是去主持《中國合伙人》全球首映的超前首映;第二次是去見一個幫我介紹高盛高華summerintern的香港老板商量實習的事情。而這兩件事當時對我的誘惑實在太大,當時又自負到認為“無論如何都會不會掛科”,不僅對翹課沒引起重視,更沒有對掛科的潛在風險有任何意識。在之后的大作業完成中,也總是抱著“這樣一門普通的課程怎么可能會掛”的心態。加之當時要準備一些其他社會活動,備戰GRE,準備出國訪問等其他事情,于是乎對大作業的處理基本上是“草草一弄”.最后大作業分數超級低(考慮到我完成的`質量,這個分數很恰當)。
就這樣,我掛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任何松懈的心態,都潛藏著懲罰的暗流。“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稍有痕隙的心態大壩,都置人生前途于洪澇隱患。
我后悔。我后悔我沒能夠恪守本應恪守的學習紀律,而給自己造成了本不應該出現的損失,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我后悔我沒能夠認真的思考如何處理這門課和課余活動的時間沖突,而導致了本應可以避免的違紀現象;我后悔沒能夠完整地嚴謹對待研究生生活中的學習生活,而讓自己的心態上出現了短板,這一塊短板就讓我流失了多少精心積淀起來的靠譜與踏實。
我痛心。我痛心不是因為掛科帶來的諸多麻煩,而是痛心我的自負與偏誤。我竟然因為生活的閑適而放松本來的嚴正態度。多年來辛苦養成并且急需繼續加強的自制,慎重等品質竟然在研究生學習期間不進反退,可以說從這個方面講,我的研究生學習是部分失敗的。而我自詡喜歡反思的一個人,竟然在嘗到惡果之后才恍然大悟,痛定思痛。我為我的無知與傲慢感到深深痛心。
我慶幸。不經受此懲罰,我可能永遠不會意識到我的心態流失問題有多么嚴重以及境遇處于多么緊急。如果沒有一次掛科這樣的經歷,可能我會這樣一直下去,然后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中繼續下去,總有一天我的問題會暴露。而那個時候,我將給自己和他人造成更大的損失。而今天我能夠在這樣一個機會及時接到當頭棒喝,幸甚至極。我慶幸處在清華這樣一個嚴謹的校園環境和嚴格的考核系統中。
這次事件讓我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了規則意識。對于成長在崇尚“關系”解決問題的環境中的我來說,本次掛科事件是對自身規則意識的一次透徹澆鑄。尊重規則,對于走向未來的我太重要了。這次是我的研究生生涯之中最具備價值的一堂課。清華之嚴謹,處處育人。清華之嚴謹表現形式之一,便是這種規則意識的堅守。感謝清華,感謝他賦予我的規則意識。
平時以為一些小事情耍小聰明,得過且過混過去沒什么。殊不知這些小聰明正瓦解著我們的態度,腐蝕著我們行為。最危害者,日常的小聰明讓我們形成了一種危險的思維方式:遇事第一反應不是正面應對,而是旁門左道。現在想想這種思維方式之毒,太可怕了。仕途上,此種思維的第一反應不是腳踏實地,造福一方,而是溜須拍馬,蠅營狗茍;商界里,此種思維的第一反應不是革新技術,經營治理,而是行賄投機,灰色地帶。總之無論干什么。正是這發端于學生時代的“小聰明”,讓我們在短期嘗到一些甜頭,而長遠之中毀了我們。
人,一定要有規則意識。這種規則意識不是保守和懦弱,而是對社會公正的認可,對制度規范的適應。再大膽的創新都是要在遵守社會公平正義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成功。回顧歷史,所有最終建功立業的政商闖將,無一不是社會基本共識的最核心擁護者和踐行者。縱然他們以最叛逆者的形象推行著最出人意表的舉動,但是所有貌似離經叛道的言行外衣都包裹著對社會最核心共識的內核。
清華此課很鮮活的告訴我:掛了就是掛了,沒有任何旁門左道可以彌補;規則就是規則,沒有任何投機取巧可以跳躍。無論你跟老師和助教多么熟悉,無論你平是有多么“吃得開”,面對普適的學習紀律,斬釘截鐵,無有姑息。今天想隨便弄弄作業,或者仗著和老師助教關系熟悉就通過,不可能;日后如果想通過各種旁門左道來取得成就,更不可能。
只要違背規則,我們就要承擔違背規則帶來的懲罰。今天在學校如此,未來在社會更是如此。縱然社會上部分人通過旁門左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終歸難有大作為,更有甚者晚節不保。所有的僥幸心理都是人生前途掘墓機,如小兵張嘎所說:“別看今天鬧得歡,明天一定拉清單”.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謹以此文,與清華諸渣諸弱共勉。最后,我想說:我以給學校和家里造成不必要的負擔而感到自警;我以身處清華但是直到今天才對規則意識如此敬畏而感到自省;我以我在這樣一所主客觀條件都不允許我投機取巧的學校而感到自豪。
失敗與成功的文章:別怕,一切可能沒你想的那么糟糕
文/小木頭
1
六七歲時,我跟妹妹在外面玩。妹妹掉進了一個旱井里,我嚇得要死,當時心想,這回一定會被爸媽揍死吧?!驚慌失措間喊人幫忙,大人們找了繩子和筐子放到井里,讓胖嘟嘟的妹妹爬進去,把她給吊了出來。幸好,旱井不深,她竟然毫發無傷,我也大大松了一口氣。
上小學,總是聽父母念叨“沒錢了沒錢了”,好像爸爸的工資總是撐不到月底,而我們馬上就要去喝西北風。他們念叨的那幾天,我都會特別小心謹慎,哪怕是需要買文具這樣的正常開銷都不敢提出來,生怕一塊錢會導致經濟崩潰。以至于有一天我媽從外面買了什么東西回來,我心里有很大的疑問:不是沒錢了嗎?
中考之前我想,若是我考不上好點的高中,不但會令父母失望,我自己也會沮喪得活不下去吧?結果,我就真的沒有考上好點的高中,而且是兩次!父母失望是真的,我自己卻并沒有真想要去死。沮喪了幾天,灰暗了幾天,消沉了幾天,去了一所差一點的高中,很快就又活蹦亂跳起來,又開始憧憬未來。
也不是真的沒心沒肺,總得過下去啊。把眼下的自己擺平,哪怕是側側身通過一條狹窄悠長的路,只要能夠走出最痛苦、尷尬、郁悶、消沉的境地,前面的一切就都好了。
2
談戀愛的時候,有一次因為小事吵架,我獨自回了學校宿舍,關上陽臺門,號啕大哭。心想,這次是沒辦法挽救了,傷心透了,一定是要分手的!過了一會兒,他發短信打電話來,道歉、解釋,于是又和好,好像剛才的決心和崩潰都是表演給別人看的'。
考駕照的時候,咬緊牙關把所有規定動作做好,車停在了路邊,只等著坐在車上的考官打及格了,一高興,忘了熄火。然后?當然是不及格。我站在車旁,整個人都是麻木的,覺得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考試都通不過,還有什么意義呢?心情灰暗地躺了兩天。
過了幾周,又去練一次路考,嘰嘰喳喳地跟新一批學員聊天開玩笑,等待下一次考試。
有時候,覺得崩潰好容易啊。
從前覺得,崩潰可以讓眼前的一切都灰飛煙滅,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長大后才發現,崩潰不過是為了把那些自己解決不了的情緒,把那些委屈、憤懣、痛苦、煩惱,用一種讓別人看得到的方法表達出來。然而,對于改善事情而言,并沒有多大用處。
3
小時候,我就目睹過崩潰的“威力”:街上的嬸嬸大媽,無論是跟丈夫吵架,或者跟鄰居鬧矛盾,先是伶牙俐齒地叫罵,然后就是崩潰,坐在地上號啕,拍著大腿一邊數落一邊痛哭。
長大之后,我倒是非常在意情緒失控這件事,不能讓崩潰發生,因為那不是真正的“不破不立”,只是對情緒肆無忌憚的宣泄。讓自己以為這樣宣泄就可以解決問題,而事實并非如此。
有段日子經歷著跌宕起伏的事情,覺得特別不真實。身在其中,倒是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每次你以為自己要崩潰了,生活要崩塌了,一切都要毀壞的時候,卻都又能找到一條小小的路,彎彎曲曲地走出來,搖搖欲墜的心房最終沒有成為廢墟,而你在走出泥潭之后,發現自己居然安然無恙。
一切可能沒有你想的那么糟糕,而到最后,你的境地有時還允許你變得更好一點。
4
心情不好的那幾天,反復在聽那首老歌《你的樣子》。
有時候想著,我們每個人都像是在逆風行走,有時候還算順利走得快一點,有時候則是舉步維艱。
可無論如何,也只能是繼續走。
幸福的人,并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遇到過困難或者麻煩,而是遇到之后能積極地去解決、去化解;不幸的人,也并非總是因為他們遭遇的苦難就比別人多,只是其中有些人,過于夸大了自己的不幸,或者任由自己崩潰。
這世界,浩浩蕩蕩,天地茫茫,到底我們會在這世界刻畫下何種樣子呢?大概只有我們自己清楚。
但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是“瀟灑的你,把心事化進塵緣中”。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失敗與成功的文章
失敗與成功的文章:允許失望,才有希望
1
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常被人誤解,也自知做得不夠好,無力與人爭辯。于是,我常常幻想,總有一天,會有一個人不再讓自己失望,我亦不會讓人失望。
可是,時光一晃過去二十載,這一天至今沒有到來。
那時候的自己,愛恨分明,固執地以為如果你想用心對我好,就一定不會讓我失望。同樣,如果我真的愿意對你好,哪怕我傾盡全力,也定會讓你滿意。
我會把自己的失望,歸結于對方的不用心;把對方的失望,歸因為自己的不愿意。
當時的我覺得,如果彼此都很失望,關系自然就走到了盡頭,難以再續前緣。我以為所有的一切,只要自己肯努力,結果就一定滿意;若結果差強人意,那一定是自己不夠努力。
看不到自己的局限,自然也不會懂得他人的艱難。直到過了那個橫沖直撞的年齡,懂得了笑著低下頭時,才發現兩個簡單的真相:我努力做到最好,依然有人對我失望;明知對方在努力做好,我亦會對他失望。
我終于懂了:失望,與好不好沒有關系。
可轉身又陷入了深深的絕望,我想要的.完美世界瞬間土崩瓦解,內心有個小小的聲音在問自己:我無法讓人不失望,也無法找到讓自己不失望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又有什么意義呢?
2
關系的靠近,常常是從失望開始的。
2008年,我戀愛了,男朋友是我現在的先生。有一天早上,發生了一件事,先生很生氣,悶著不說話。我知道他對我很失望,而我的內心也對自己很失望。我暗自揣度著,可能我們的關系就這樣完了。
到了中午,先生發來短信:過來一起吃飯吧!收到短信的我,徹底愣住了,換作是小性子的我,一定不會如此罷休。
我想,他一定會等我們冷靜后再提起那件事。可是從那之后,先生都沒有再怪我,也沒有問我要任何解釋。
當他并不要求我對他的失望負責,不指責我的脆弱時,我的心卻出乎意料地向他敞開了。從那一刻開始,我想打心里去珍惜對方,因為他讓我明白: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會因為失望而責怪對方,更不會因此輕易放棄感情。
直到今天,我依然很感謝那一課,先生讓我懂得:原來,失望是可以被自己接納的。我們的關系變得更深,而我也開始了真正的成長。
之后,每當我遇到很失望的事情,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想要去責怪別人時,或者因為我讓別人失望而感到自責時,我都會想起多年前的那一幕。真實的生活總是不完美的,允許失望,關系的靠近才有希望。
3
我開始做咨詢師后,有時候發現咨詢關系正進展得好好的,但下一次突然就不好了。我問我的老師:我沒有什么不妥,為什么突然就變了呢?
我的老師說:失望,才是成長開始的地方,接納了它,你就成熟了。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一段咨詢關系,與其他任何關系一樣,如果足夠真實,往往既沒有那么好,也沒有那么壞。就像美玉上的瑕疵,如果直接去掉它,玉也將不復存在,但你可以通過打磨,將玉變得通透光亮。
當我接受了失望,帶著自己的不完美,去遇見更多不完美的關系時,我不再覺得自己應該是別人生命里獨一無二的那個人。如果能被懂得,我很開心;如果不被理解,我也接受。因為,我終于明白,失望常有,無須感傷。
或許,你跟我的曾經一樣,遇到不開心就會想,總有一天,會有一個人不再讓我失望。可是,當你的愛人、孩子、父母、朋友,這些最親近的人,都一個個令你失望時,你或許會責怪他們,念叨著,我愛人不好、孩子不好、父母不好、朋友不好,他們都不懂我。
于是,你依然會對一個陌生人或者一段新的關系抱有幻想,然后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你依然很失望……
其實,從來不會有一個人讓你永遠不失望。有時候,你也會讓自己失望。
當一個小孩,開始接納了對父母的失望,不再埋怨父母不夠好時,孩子就長大了;當一個男人或女人,開始接納對伴侶的失望,不再一味要求對方改變時,關系就近了;當你接納了對自己的失望,不再苛責自己時,你就成熟了。
【失敗的文章-失敗與成功的文章-成功失敗的文章】相關文章:
成功與失敗的文章11-23
關于失敗與成功的文章11-23
失敗于成功的心態勵志文章12-07
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文章11-23
給失敗插上翅膀成功勵志文章12-07
經典高考失敗勵志文章11-29
人生,失敗比成功更重要勵志文章12-07
失敗的味道文章500字11-23
失敗的滋味文章700字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