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喜愛國畫的文章

時間:2024-06-05 19:39:45 文章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喜愛國畫的文章

  中國畫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國哲學思想最親切的樣式。中國畫的源頭是中國文化,它從產生到發展到改變,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為此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推薦了喜愛國畫的文章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

  喜愛國畫的文章篇一

  春秋戰國是中國美學的奠基時期,以儒家和道家美學為代表。道家思想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老子的自然觀作為審美的最高理想,對中國傳統的文學藝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的“大音希聲”說和“大象無形”說,認為優秀的藝術超越了物質形態的“聲”和“形”,成就了感性的審美境界。莊子發展了老子的自然觀,提出順其自然、由技進道的“游心”境界。他的“得意忘言”、“言不盡意”等思想,最終指向大美不言的勝境。魏晉南北朝時代,以《老子》、《莊子》、《周易》等“三玄”為闡釋對象的玄學成為這個時代美學與藝術理論的哲學基礎。玄學抨擊名教、崇尚自然,催生了以情為本的審美觀的確立。玄學清談中的言、象、意之辯催生了意向理論,并為中國古代美學的核心范疇――意境理論奠定了基礎。中國繪畫文化真正步入了一種自覺時代,表現出了一種對繪畫藝術之審美品格的`自覺追求。

  中國藝術既源自自然,又參贊化育,造于自然,以筆補造化,正是天人合一的一種表現。天人合一在人與自然親密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相關的文化心理,這是人以詩意的情懷去體悟自然的結果,認為人與自然本為一體,是一種親和關系。自然萬物是愉情悅性的對象,人們可以從中獲得身心的愉快。中國繪畫美學同樣是從“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調中,及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中尋求美。中國傳統繪畫在受傳統哲學等影響的同時,與現實的人生密切相連,以抽象概念記錄直接印象,體現了中國人的生命意識。中國古人認識到,藝術作品不僅是人的生命的體現和結晶,而且它本身的結構形式具有人的生命特征,藝術作品亦如人,有肌膚、骨骼、血脈、精神,是個生機盎然、有血有肉的生命體,是一種生氣貫注的有機形式,它源于生命,在表現生命的同時,自身又獲得了生命形式,并且以自身的生命形式而給人以無窮的美感。中國繪畫的生命特征來自主體心靈與物象的融合,是畫家之心賦予山水形象以靈氣和動變。王微說“且古人之作畫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標鏡阜、劃浸流。本乎形者,融靈而變動者心也。靈無所見,故所托不動!鄙剿嬛袥]有藝術家主體精神、心靈氣息的貫注,也就沒有靈動的生命。

  中國繪畫以具有抽象意味的點線形式來造型:“曲以為嵩高,趣以為方丈。以之畫,齊乎太華;枉之點,表夫隆準”。山水畫具有揚身蕩思的審美感發力:“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雖有金石之樂,璋之琛,豈能仿佛之哉;豈獨運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币獎撛斐鲞@樣感蕩情思的畫面,不僅是畫家指掌間運筆的力量氣勢和技巧的表現,更是畫家神明、靈感、精神和情感體驗貫注融入的結果。中國畫以線條的運動傳達萬物的體態和生命,骨法用筆以線條運動的回環曲折、開闔收放、疾需濃淡的節奏變化,來表現藝術對象的生命氣象。人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觀賞經驗為基礎,提出了藝術形式的虛擬性原理?隙ㄖ袊L畫具有虛擬的真實性,這種真實性是以人們遠眺或鳥瞰事物的心理感受為基礎的。這就為中國山水畫散點透視的空間意識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中國繪畫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譬如佛教。盛行于東晉南朝時期的佛教境界理論在借鑒玄學理論內核的基礎上,對“境”和“境界”做了較為系統和深入的闡述,為意境說的產生提供了思想基礎和思維方法。尤其佛教理論家們對“心”和“境”關系的論述與藝術意境理論的基本特征相契合,影響十分廣泛。

  山水美、自然美的凸現和獨立,從深層原因看,無疑與晉宋之際以精神為本體的佛學這一社會主流意識的發展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所以正如談論山水詩,不能不談到謝靈運及其身后的佛學修養一樣,談到山水畫,就不能不談到當時首屈一指的山水畫家宗炳以及他作為佛學家這一事實。宗炳是名僧慧遠大師的弟子,他酷愛自然,為了能自由自在的游山玩水,拒絕高官厚祿。因為他覺得自然山水中含有佛學之理,自有“神明之化”。他在《明佛論》中寫道:“昔遠和尚澄業廬山,余往憩五旬,高潔貞厲,理學精妙,固遠流也。其師安法師,靈德自奇。微遇比丘,并含清真。皆其相與素洽乎道,而后孤立于山,是以神明之化,邃于巖林!蓖豸酥匾晻ㄖ耙狻钡谋磉_,除去其個性因素外,還與他對佛學義理的癡迷和接受有關。佛學作為一種精神本體學說,其對藝術觀念、審美意識的滲透,便表現為一種暢神寫意論的興起。王羲之在書法上自覺推進尚意趣尚,與佛學觀念的影響也是分不開的。

  中國繪畫是中國文化的產物,其發展演變的一脈相承性,同樣體現在基本觀念的傳承上。從魏晉開始,盡管中國繪畫主體始終追求筆墨的時代性,使繪畫本體面貌不斷地產生變化,但繪畫主體卻始終在繪畫觀念上追本朔源。

  喜愛國畫的文章篇二

  只有堅持正確的文化立場,才可能正確地認識和理解中國畫。中國畫是以中國文化和哲學為基礎,西畫是自然科學為基礎,由于基礎不同,兩者在藝術精神、造型觀念、風格特征、觀察方法、表現手法、繪畫語言等方面產生很大差異性。要想學好中國畫,就必須深入認識和理解中國畫的本質和它自身內在的規律性。

  中國畫在中國人心目中占據著很崇高的地位,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理內涵,不可能是純技術的表現,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體現。中國民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是“儒、釋、道”文化。這樣的民族文化精神決定了中國畫必然既不拘于客觀物象,也不限于個體世界,而是在“技進乎道”“技道統一”中,以大道至簡的表現形式完成主體精神的.高揚和自由。因此,中國畫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寫意精神,寫意精神不僅是中國畫的精神,也是中國文化的精神,這種精神是跟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形從意”、“法從意”藝術法則、尊重個體生命的哲學精神相統一。

  寫意精神是中國畫的核心精神,中國畫不管是工筆還是沒骨、小寫意、大寫意等畫法,其本質都是“寫意”的,寫的是具體物象的象內、象外之意和畫家主體的心中之意。中國畫的寫意精神之所以得到具體體現,主要來源之一是“書畫同源”的藝術觀念,是具有書寫性的線條為中國畫寫意精神的體現提供了表現手段。

  近一百多年來,在西畫改造中國畫觀念的影響下,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受到很大的消蝕和破壞,當前的中國畫表現出嚴重的制作化、工藝化、寫實化傾向,長此以往,中國畫的文化基因和藝術精神必然會變異,真正的中國畫也可能會從地球上消失!(當然相信不會消失)所以我們要深入理解和領會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守住中國畫的文化精神底線。

  喜愛國畫的文章篇三

  自幼熱愛繪事,更兼倡導《人學》(何為《人學》?大美學也!),故爾國內畫界,尤其傳統中國畫界,素不陌生。由于隔代,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傅抱石、李可染等高齡大師且不論,平生最景仰兩位稍年輕的大師,一位即湯文選先生,另一位則為黃胄先生。在我看來,在前述高齡大師之外,對現代中國畫貢獻最大者,當非湯、黃二位莫屬。

  黃胄先生直接以寫生進入國畫,除了天分,更加畢生勤奮,創制了大量畫作,其中有不少巨制。他的作品,對傳統國畫的筆墨、形韻、精氣全面沖擊,迄今影響至巨。誠如黃胄先生自言:“只有進攻,沒有防守”。

  湯文選先生同樣引進了西畫的理念、技巧、思維,同樣對國畫傳統的筆墨、形韻、精氣進行了改造,但其形式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且明言繼承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再行創造。而且,比之黃胄先生的繪畫題材多集中于人物、動物,湯文選先生則幾乎是全面開花,人物、山水、花鳥、畜禽、走獸、蟲魚等等無所不及,且幾乎全都留有神品可以傳世,其中又尤以寫意花鳥為甚。毋庸置疑,同樣是天分加勤奮所致。

  很湊巧,湯、黃二位先生均出生于1925年,長我18歲,適為我的叔父、師傅輩;更讓我興奮的是,據說,我所最景仰的新中國美術事業的開創者——徐悲鴻先生,在生時(1953年)曾對人(裱畫師劉金濤先生——引者注)說,他在中國的青年畫家中最看中兩個人才,一個是湯文選,另一個是黃胄,他們日后必將大有作為。事實果如其言,而且與我喜好的直覺不謀而合,真讓我感到驚幸。盡人皆知,徐悲鴻先生素有畫界伯樂之慧眼,而且俠骨柔腸,慷慨扶助,不僅公心親舉,更且仗義疏財。徐先生真圣人也!就我所知,后來名震海內外的南北二“石”(北齊白石,南傅抱石)的成才,便均受過徐悲鴻先生的惠顧?上煜壬觳患倌,不能親見其對湯、黃的準確預言。

  時過境遷,自然生滅,黃胄先生也已于1997年仙逝,湯文選先生亦然耋耋老矣。今日由我命筆,作湯文選先生畫贊,于我后生,何等榮幸!

  20世紀最后的寫意國畫巨匠

  在我看來,能稱作20世紀最后的寫意國畫巨匠者,只有湯文選、黃胄兩位先生。歷史將為他們作證。

  黃胄先生單刀直入,別開生面,使中國畫進入了一個從未有過的新的境界,尤其在寫意人物和動物畫方面;湯文選先生則撒網合圍,步步為營,為中國畫的全方位的改造、創新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無論在人物、山水、花鳥、蟲魚、畜禽、走獸等各方面,均留下了值得后人永久回味的神品,其中又特別在寫意花鳥和走獸(虎)畫方面。

  關于黃胄先生,擬另外專論,下面僅談湯文選先生。

  面對湯文選先生的大量作品,我感到進入了一座巨大的森林,其中的每一棵樹(作品)都具有參天的氣象。或換用古人評畫的九品標準,我認為,先生的不少畫作可列為神品,而且無論人物、山水、花鳥等各類,均有作品可入神上極品之列。泛觀近現代中國畫界,能有如此成就者,實在屈指可數,極少。

  按照我對中國寫意畫最高境界的描述:精簡的筆墨,氣和的形韻,神奇的意境,我的確只在極少數畫家的作品中能有所發現,然而在湯先生的作品中,可有此精簡的筆墨、氣和的形韻、神奇的境界者,不僅量多,而且面廣、質佳。面對湯先生的作品,真是令人不能不神往,不能不驚嘆,不能不折服。這也其實并非我個人的感受,國內不少著名畫家、評論家也都與我具有同感。下面不厭其詳,廣泛列舉,但無分先后,供讀者參考:

  著名畫家喻繼高先生言:“湯文選的畫力度大,給人以精神上的震撼與振奮,湯文選先生在大寫意的成就與貢獻上,當今無人可比!

  前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畫家楊力舟先生言:“湯文選先生對齊白石等前輩大師的優點有所吸收,但他還有自己特殊的創造。借物喻情,借物喻意,這些擬人化的手法湯先生運用自如,就這一點,我覺得他超過了前輩大師。”

  著名畫家劉大為先生言:“在傳統上繼續向前推進很難,推進一寸都難,但湯先生作了卓有成效的追求。湯先生畫的老虎、小豬、麻雀、花鳥冊頁小品很精到,可以說是神品!

  著名畫家孫其峰先生在看了湯先生的一幅六尺白梅后,欣然題字:“文選學長,筆墨縱橫恣肆,氣勢磅礴,有如懷素、青藤之狂草,難能可貴!

  著名畫家杜滋齡先生言:“湯老有長者風度,平時說話很少,但他的畫卻是大境界,大氣魄!

  著名作家、畫家馮驥才先生參觀畫展時動了真情:“這比吳昌碩畫得強烈,您的用筆有速度、有激情。”“當今畫壇水墨老虎非您湯老莫屬。”“您這么好的作品,在首都刊物上介紹不多,您是在埋頭做學問。看來真正的大畫家還在地方,您這么好的藝術應讓更多的人來欣賞!

  著名畫家何家英先生言:“湯先生的畫里有一股浩然正氣,令人感動。他對審美的理解太深,太透徹了;他的作品,無論大小,都非常洗練,非常概括,在審美中,他非常敏感,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情節,一些小情趣,他拿到手上來,歸納后,一下子便大起來,表現得非常大,所以他的作品哪怕是小畫,也能給人震撼,看了過后叫人喝彩!

  著名畫家賈廣健先生言:“湯先生是我們年輕一代畫家了解得比較多的老畫家,他是繼齊白石、潘天壽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花鳥畫家。我從80年代初就非常關注湯先生的畫,湯先生在我心靈中的地位非常高,對湯老的藝術我非常崇拜。”

  著名畫家呂云所先生言:“湯先生繼承了中國傳統寫意花鳥最精髓、最本質的東西,包括拙、壯、重、大、厚、沉等,有很強的金石韻味。當代的花鳥畫壇,湯先生是佼佼者。湯先生畫的老虎,與徐悲鴻的那種嚴格的寫實風格不同,與張善孖的也不同。湯先生在水墨老虎上確確實實是自己提煉了一套語言,大潑墨,大粗線,再收拾。行筆的自由、線條的量感,使作品顯得特別的磅礴和深厚雄強。真是特別的難能可貴。”⑨

  著名畫家宋玉麟先生言:“湯老和黃胄、亞明是同時代的杰出藝術家。以前的人物畫有很高的藝術成就,這次畫展,湯老以水墨大寫意花鳥為主。他的水墨老虎,前人沒這樣畫過,是屬于湯老的創造,氣魄很大,給人以震撼,表現出時代精神。湯老下筆很重,但很有韻致,給人以美的享受。他和前人拉開了距離。齊白石作品小,很精致;湯老尺幅大,有氣勢。齊白石注重色彩對比,色彩很豐富;湯老以水墨為主,講究單純。同樣是農村題材,齊白石往往取農村生活中的局部或一角,而湯老往往在一個大的背景中表現,跨度也很大。齊白石用筆的線條圓韻,講韻致,苦禪先生線條也是圓韻;湯老的線條偏方,有點塊面的味道,有現代感,這是否和湯老學過西畫有關?當然,這都要有很高的功力,否則不可能達到這樣高的境界。”

  著名畫家范揚先生言:“看了湯文選老先生的畫展,真是了不起呀,畫面氣勢奪人,雄風猶在,震撼人心。那松樹、老虎氣勢相當攝人,應該說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就。尤其在用筆的厚度上,不讓白石,不讓齊白石呀,一流一流,一流高手!

  美術評論家劉曦林先生言:“湯先生是我很尊敬的前輩,他現在是同輩中最有成就的畫家!雹

  美術評論家金維諾先生言:“在花鳥畫上,湯文選先生以敏銳的觀察、巧妙的構思、精湛的技巧,開拓了花鳥畫的`新領域!

  美術評論家陳綬祥先生言:“湯先生是不多的有文化的畫家。他的畫大幅的非常有氣魄,小幅的非常精到,有深厚的傳統功力。”

  美術評論家馬鴻增先生言:“大寫意畫領域發展相對慢,為什么?不是畫家不努力,而是難度太大,有幾個大師擺在那里。齊白石、潘天壽擺在那里,很難突破。但湯文選先生在他們的基礎上又邁出了很大的一步!瓬壬卸喾矫娴耐黄,包括從觀念到題材、到技法,他在前輩大師的基礎上又邁出了很大的一步!

  美術評論家董玉龍先生言:“從歷來入中國美術館的藏品來看,除1954年創作的《婆媳上冬學》外……前后共十件作品,在三十五年的不同時間內,先后經評選參加歷次全國美展,后又在不同的地點、由歷次不同專家組成的選評組一致推崇,并收藏于中國美術館,應當說,這是中國畫創作和收藏史中的新記錄。”

  美術評論家孫美蘭教授言:“透過觀賞湯文選精品力作,可以得到一個總體印象:在境界類型上,是詩的、文學的,有時是戲劇的、情節性的。在境界表述方式上,前人曾區分為‘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他超然于‘有我’、‘無我’之間。在境界形態上,有‘寫境’、有‘造境’,他已出乎‘寫境’,入乎‘造境’。在繪畫形式感上,他力舉‘突破文人畫雅淡疏朗、閑情逸致的格局’,而通達暢懷于‘崇高而又宏偉的精神氣度’,這一系列對傳統美學規律的綜合、提煉、排撻、強化、拓展和對西方現代藝術的篩選、融匯、吸收、轉化,使他晚年的作品凸現出具有強烈現代氣息的東方表現性意象特征,一派大寫意浩蕩豪邁之氣度。難怪湯先生畫展在廣州舉行時,學者李正天先生坦言:‘將湯先生作品拿到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與西方任何一位現代派大師的作品同時展出,將毫不遜色!雹

  等等等等,類似的評論還有許多。

  事實證明,湯文選先生國畫大寫意藝術水準的高超,的的確確已經獲得廣泛的公認,并受到國畫界上上下下一致極力的推崇。正是因此,我堅信我的論斷:湯先生真真實實是20世紀最后仍然在世的寫意國畫巨匠。而且我更進一步強調,湯文選先生的成就還是全方位的:在國畫寫意人物方面,他是一流的大師;在國畫寫意山水方面,他仍然是一流的大師;在國畫寫意花鳥方面,他更是超一流的大師。正是因此,我非常贊同2003年11月第4、5期《中華財富》封二上的標題:“湯文選——繼齊白石之后又一位承前啟后、借古開今的國畫大師”的提法,湯文選先生在國畫領域的實力和價值,無可置疑。

  誠如天津美術評論家王振德先生所言:“從藝術緊跟時代來看,像湯先生這樣的藝術家很少有。在新中國成立的幾個重要時期,湯先生都拿出了自己的力作,而且均得到了美術界的認可。20世紀五十年代初,湯先生創作的一批新人物畫,咱們不說他得獎的頻繁,收藏的檔次之高。就群體來看,湯先生絕對應屬于王盛烈、周昌谷、黃胄等反映新時代人物畫勁旅中的一個主將!墩f什么我也要入社》、《婆媳上冬學》等這些作品都畫得特別精到,現在看來,仍無可挑剔。那時湯先生二十出頭,創造力確實很高,他不僅勤奮,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我還佩服先生過人的天賦。到20世紀七十年代,湯先生畫了一批山水畫,山水里面安排有火車、汽車等,表現山鄉巨變。這批作品對山水畫的革新,也是很突出的。他畫的山水畫,不是口號式的,而絕對是表現了強烈的時代特征,把它擺在像錢松巖先生、李可染先生,包括王頌余先生等山水大家里面,湯先生也毫不示弱,也有他自己的特點,也是里面的一員干將。等到20世紀八十年代前后創作的這批花鳥畫,完全體現了湯先生對藝術的追求和主張,他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我認為這里最重要之處,是湯先生在中國畫的繼承和向前推進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確實很了不起。湯先生作品里面可以看出齊白石的水墨韻致和凝重老辣,在似與不似之間大做文章,有齊派的風韻,但不是齊白石;可以看得出來有吳昌碩的縱橫和金石氣,但不是吳昌碩;也能夠看出來有潘天壽的氣度與雄強,但絕不是潘天壽;還能夠看出來有朱屺瞻先生的那種率直和野趣,但又不是朱屺瞻,最后表現的是湯先生自我的藝術個性。從湯先生畫語錄里,可看出他對中國畫充滿了信心!矣X得這么多年來,湯先生緊跟時代的步伐前進,弘揚民族文化精神,表現了強烈的藝術個性,為中國畫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我相信湯先生在中國繪畫史上,在當代繪畫史上會留下重重的一筆!雹

  王先生代我說了很多話,但我還是要補充幾點。

  湯先生的人物畫至今仍是一座標桿,現在的寫意人物不僅沒有進步,而且大大地倒退,一些人竟然只靠“單線平涂”便當上了今天的“大師”;

  湯先生的山水畫也是有創造性的,他運用西方水彩畫的烘托法、反襯法大面積地取代傳統的皴染,例如《舞練圖》(1978年)、《幽澗車聲》(1978年)等,取得了傳統山水畫中從未有過的全新效果,從而大大豐富了中國寫意山水畫的“語言”。此外,《紅日照丹江》這幅不足六平方尺的小幅繪畫,卻有著宏大奇偉的氣勢,幾乎可與傅抱石、關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嬌》媲美。

  至于湯先生的寫意花鳥、走獸、畜禽等,那是他藝術生命的最后寄托之所,自然他會有奇深的發明和創造。關于這一點,我們留待下面討論。

  苦難的歷程與藝術的升華

  人類中的天才,幾乎都是超越苦難的產物。察看歷史上每一個天才的生平,他們幾乎無不是在與苦難比拼意志、比拼毅力、比拼智慧中度過,并從而戰勝苦難、超越苦難,實質上也同時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以達到智慧的升華而終于成為天才。

  中國歷史上的天才顯然均是如此,或許還更不得不如此(關于這一點,有興趣的讀者可繼續參閱我的著作,例如《問人性》)。中國的歷史之父司馬遷可以為我作證:“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也。此人皆意有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失明,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實際上司馬遷自身的遭遇也同樣是如此。此外,宋代蘇軾在《留侯論》中亦言:“古之所謂豪杰人士,必有過人之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湯文選先生既是中國20世紀最后的國畫界巨匠,無疑應是中國國畫藝術中的天才,所以,他的命運也終于難逃上述中國歷史對“天才”的“符咒”。然而幸運的是,不論湯先生是自覺還是不自覺,反正他的確是選擇了“淡泊”以明“思來者”之“志”,“臨之而不驚”、“加之而不怒”,忍辱負重,寧靜致遠,從而才會有他的今天。

【喜愛國畫的文章】相關文章:

國畫的作文12-29

關于國畫的作文01-02

關于國畫的英語作文11-25

初學國畫的基礎知識11-22

國畫教學計劃范文12-09

我愛國畫作文03-15

【優秀】國畫的作文15篇04-29

銷售文章勵志文章11-26

高考文章勵志文章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