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精講復習:反訴概述
為您整理了“2016年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精講復習:反訴概述”,方便廣大網友查閱!更多國家司法考試相關信息請訪問國家司法考試網。第一節 反訴概述
一、反訴的概念與特征
(一) 概念:指在已經開始的訴訟程序中,被告以本訴的原告為被告提出的,旨在抵銷、吞并原告的訴訟請求或者使原告的訴訟請求失去意義的反請求。
(二) 特征:
1. 當事人訴訟地位的雙重性
2. 目的的對抗性
3. 相對于本訴具有獨立性
二、反訴與反駁的區別
(一) 概念上的區別:反駁是對原告的實體權利請求的事實或法律依據進行的反駁,以使原告的請求在事實上或法律上不能成立;反訴則是針對原告的實體權利請求另外提出一個獨立的訴訟請求,以抵銷或吞并原告的請求。
(二) 當事人的地位不同:反訴當事人的地位具雙重性,反駁則不會變化
(三) 產生的程序效果不同:反訴是一個獨立的訴,反駁本身不構成訴
(四) 成立的條件要求不同:反訴請求須與本訴請求互相牽連,還要具備一定的形式要件,反駁則沒有特定條件限制。
(五) 實體法律后果不同:反訴可能會使原告承當一定責任,反駁則可能免除自己的'責任。
Ÿ 識別的最基本方法:看被告有無明確提出反訴聲明
三、反訴制度的理論基礎
(一) 概述:是基于當事人的訴權而建立的,理論基礎在于訴權理論。反訴的提起是被告行使訴權的結果。
(二) 價值目標:
1. 當事人的訴權平等與相互制衡
2. 訴權對審判權的制約
3. 以訴訟經濟為原則
4. 保障司法統一
【2016年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精講復習:反訴概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