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方節日:圣誕節的由來和起源
為您整理了“2016年西方節日:圣誕節的由來和起源”,方便廣大網友查閱!更多日歷相關信息請訪問日歷網。
圣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基督(Jesus Christ)誕生 的日子,公認的日期是12月25日。圣誕節本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后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全民性的節日,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甚至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都很盛行。
圣誕節指圣誕日(Christmas Day)或 圣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這段時間。另外人們把12月24日夜為圣誕前夜(Christmas Eve)。
耶穌圣誕(Jesus Christmas)
基督宗教于公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穌創立。他是上帝的獨生子,為圣靈感孕童貞女瑪麗婭而降生;他曾行過很多神跡,讓瞎子復明,跛子行走,死人復活,但是因為猶太公會不滿耶穌基督自稱為上帝的獨生子、唯一的救贖主,把他交給羅馬統治者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復活,顯現于諸位門徒,復活第40天后升天;還會于世界末日再度降臨人間,拯救人類,審判世界。被12使徒中的猶大叛賣并受難,受難日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連耶穌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們忌諱的數字,并且與星期五一起視為兇日。
圣誕樹
圣誕樹可以說是圣誕節最重要的裝飾點綴物。圣誕樹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綠樹(如衫、柏等),或用松柏樹枝扎成一棵塔形圣誕樹。樹上掛滿了閃閃發光的金銀紙片、用棉花制成的雪花和五顏六色的彩燈、蠟燭、玩具、禮物等裝飾品。樹頂上還裝有一顆大星,樹上的彩燈或蠟燭象征耶穌是世界的光明,大星則代表耶穌降生后將三位東方賢人引到伯利恒的那顆星。
圣誕老人
圣誕老人是西方老幼皆知的典型形象,是圣人與神靈的結合體,是仁愛與慷慨的代名詞。一般認為圣 誕老人是一個留著銀白胡須、和藹可親的老人。他頭戴紅色尖帽,身穿白皮領子的大紅袍,腰間扎著一條寬布帶。傳說圣誕老人在圣誕夜駕著八只鹿拉的滿載著禮品的雪橇,從北方雪國來到各家,由煙囪下來,經過壁爐到房間內,把糖果、玩具等禮品裝進孩子們吊在壁爐和床頭上的`襪子里。 相傳圣誕老人是羅馬帝國東部小亞細亞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17世紀荷 蘭移民把圣誕老人的傳說帶到了美國。美國英語中的圣誕老人為“圣塔?克勞斯”(Santa Claus),在荷蘭語中原為“圣尼古拉”。 圣尼古拉主教生前樂善好施,曾暗地里贈送金子給一農夫的三個待嫁的女兒作嫁妝,將一袋金子從煙囪扔進去,恰好掉在壁爐上的一只長統襪中。所以現在在圣誕夜有不少天真的孩子都把襪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爐旁或床頭,期待圣誕老人送來禮物。
在現代英美等國家,有不少百貨商店為吸引和招攬顧客,在圣誕節期間會專門派人扮成圣誕老人,向來商店購物的顧客(尤其是顧客帶的孩子)分發糖果和禮品。
圣誕賀卡和生日禮物
(Christmas cards andChristmas presents)
按照習俗,過圣誕節時人們都互贈圣誕賀卡和圣誕禮品。賀卡可以在商店買到,也可以自制,只要寫 上一句祝詞,寫上自己的姓名就行了。贈賀卡一般要根據對方的年興趣愛好以及與自己的關系等。不僅同事、同學、朋友之間互贈,家庭成員之間也有互贈賀卡和禮品的習慣。這是一種最普通的慶祝圣誕節的活動。
圣誕餐
(Christmas dinner)
圣誕餐是圣誕節當天的主餐,有的家庭把它安排在中餐,有的把它安排在晚餐。這餐飯主要是家人聚 餐,一般不邀請客人。圣誕餐主要食品為:火雞(turkey)或烤鵝(roast goose)、布。╬uddings)以及各類小甜餅(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
按照習俗,吃圣誕餐時,往往要多設一個座位,多放一份餐具, 據說這是為了“主的使者”預備的,也有的說是為一個需要幫助的過路人而準備的。
圣誕頌歌
(Christmas carol)
在圣誕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基督教徒們組織歌詠隊到各教徒家去唱圣誕頌歌,傳報佳 音。據說,這是模仿天使在基督降生的那天夜里,在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報告基督降生的喜訊。頌歌很多,比如《平安夜》、《鈴兒響叮當》、《小伯利恒》、《東方三賢士》等,內容大都與耶穌的誕生有關。
【2016年西方節日:圣誕節的由來和起源】相關文章:
3.西方圣誕節起源
8.圣誕節節日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