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練習題
為您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練習題”,方便廣大網友查閱!更多初中一年級相關信息請訪問初中一年級網。
1.分析說明題(12分)
古代歷史上,不同文明之間的互相交流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材料一:經過張騫等所開辟的這條通商道路傳來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漢武帝所喜愛的大宛馬自不必說,還有地毯,毛織物、寶石、金銀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國產的絲織品瓷器,漆器等也都傳到了西方。
——摘自絲博網
(1)材料一中的“這條通商道路”后來被稱做什么?(2分)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開辟有什么積極影響?(2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材料一中的“這條通商道路”的路線?(3分)
材料二: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書》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的一種形式,材料二中的“詔”是誰下達的?(1分)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
(4)英國哲學家培根對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傳入歐洲曾經這樣評價“它們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簡述指南針傳入歐洲帶來的重大影響。(2分)
2.材料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西部和北部少數民族受漢族先進文化的影響不斷內遷,大量南下的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在黃河流域雜居相處,彼此交往。他們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滲透,取長補短。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漢時期“西部的貿易和交流頻繁”與什么歷史事件有關?在北方邊境主要與哪個少數民族戰爭不斷?(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內遷的各族中哪一民族為革除落后習俗、吸收漢族先進文化而進行了改革?改革的影響如何?(3分)
(3)請你談談民族關系與社會發展的內在聯系。(1分)
3.(5分)
班超投筆從戎
漢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以后,召請一位大學問家班彪整理西漢的歷史。班彪死了以后,漢明帝又召來班固做蘭臺令史,繼續完成他父親所編寫的`歷史書籍,班超不愿意老伏在案頭寫東西。他聽到匈奴不斷地侵擾邊疆,掠奪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筆,氣憤地說:“大丈夫應當像張騫那樣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書房里呢!
就這樣,他決心拋棄他的案頭工作去從軍。公元73年,大將軍竇固出兵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擔任個代理司馬,立了戰功。
竇固很賞識班超的才干,派班超擔任使者到西域去。班超帶著隨從人員三十六個先到了鄯善。鄯善原來是歸附漢朝的,只是迫于匈奴威勢,只好聽從匈奴的命令,這次看到漢朝派了使者來,于是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過了幾天,班超發現鄯善王對待他們忽然冷淡起來。他起了疑心,他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這兒。班超憤然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今之計,只有夜襲匈奴大營!”到了半夜,班超率領三十六個壯士偷襲匈奴的帳篷。殺了匈奴的使者,放火燒了匈奴營帳。鄯善王這才決心與匈奴斷絕往來,一心歸附漢朝。
班超用智慧和謀略,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政府任命為西域都護。他在西域經營30年,進一步加強了西域和內地的聯系。
班超在西域時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灣海岸,未能繼續前進。166年,大秦派使臣訪問洛陽,送給東漢皇帝象牙、犀角等禮物。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首次直接交往。
讀了上面的故事,請你歸納班超在歷史上有哪些貢獻,他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故事大王:
古代歷史上,不同文明之間的互相交流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材料一:經過張騫等所開辟的這條通商道路傳來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漢武帝所喜愛的大宛馬自不必說,還有地毯,毛織物、寶石、金銀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國產的絲織品瓷器,漆器等也都傳到了西方。
——摘自絲博網
(1)材料一中的“這條通商道路”后來被稱做什么?(2分)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開辟有什么積極影響?(2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材料一中的“這條通商道路”的路線?(3分)
材料二: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摘自《魏書》
(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的一種形式,材料二中的“詔”是誰下達的?(1分)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
(4)英國哲學家培根對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傳入歐洲曾經這樣評價“它們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簡述指南針傳入歐洲帶來的重大影響。(2分)
2.材料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西部和北部少數民族受漢族先進文化的影響不斷內遷,大量南下的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在黃河流域雜居相處,彼此交往。他們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滲透,取長補短。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漢時期“西部的貿易和交流頻繁”與什么歷史事件有關?在北方邊境主要與哪個少數民族戰爭不斷?(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內遷的各族中哪一民族為革除落后習俗、吸收漢族先進文化而進行了改革?改革的影響如何?(3分)
(3)請你談談民族關系與社會發展的內在聯系。(1分)
3.(5分)
班超投筆從戎
漢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以后,召請一位大學問家班彪整理西漢的歷史。班彪死了以后,漢明帝又召來班固做蘭臺令史,繼續完成他父親所編寫的`歷史書籍,班超不愿意老伏在案頭寫東西。他聽到匈奴不斷地侵擾邊疆,掠奪居民和牲口,就扔了筆,氣憤地說:“大丈夫應當像張騫那樣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書房里呢!
就這樣,他決心拋棄他的案頭工作去從軍。公元73年,大將軍竇固出兵打匈奴,班超在他手下擔任個代理司馬,立了戰功。
竇固很賞識班超的才干,派班超擔任使者到西域去。班超帶著隨從人員三十六個先到了鄯善。鄯善原來是歸附漢朝的,只是迫于匈奴威勢,只好聽從匈奴的命令,這次看到漢朝派了使者來,于是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過了幾天,班超發現鄯善王對待他們忽然冷淡起來。他起了疑心,他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這兒。班超憤然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今之計,只有夜襲匈奴大營!”到了半夜,班超率領三十六個壯士偷襲匈奴的帳篷。殺了匈奴的使者,放火燒了匈奴營帳。鄯善王這才決心與匈奴斷絕往來,一心歸附漢朝。
班超用智慧和謀略,幫助西域各國擺脫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政府任命為西域都護。他在西域經營30年,進一步加強了西域和內地的聯系。
班超在西域時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灣海岸,未能繼續前進。166年,大秦派使臣訪問洛陽,送給東漢皇帝象牙、犀角等禮物。這是歐洲國家同我國的首次直接交往。
讀了上面的故事,請你歸納班超在歷史上有哪些貢獻,他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故事大王: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練習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