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暖通空調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轉眼間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大學生們一定都對畢業設計充滿畏懼,而做畢業設計之前指導老師都會要求先寫好開題報告,寫開題報告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暖通空調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暖通空調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1
1.課程設計的意義
通過本次的畢業設計,使自己擁有一定的暖通空調設計能力;了解一些相關的規范和條例;熟悉并掌握暖通空調設計流程;同時使自己的思維更加的嚴謹,態度更加的認真,為以后的社會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文獻綜述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建筑業也得到迅猛發展。而作為建筑業的重要組成部份的暖通空調業,其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更是層出不窮。暖通空調業發展所遵循的原則,概括起來就是: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保證建筑環境的衛生與安全,適應國家的能源結構調整戰略,貫徹熱、冷計量政策,創造不同地域特點的暖通空調發展技術。因此,如何結合設計的需要,重視相關技術,并有選擇而合理的應用在我們的設計中,滿足業主要求,提高設計水平,是我們必須努力做到的。
2.1.暖通空調變工況點優化控制及能量管理探討
2.1.1.工況點優化控制
暖通空調變工況點優化控制問題的研究近年來在我國被重視。S.W.Wang提出了一種基于整個系統環境的預測響應及能量運行來改變暖通空調系統控制,設定點的系統方法,并用遺傳算法對系統進行優化控制,同時優化多個設定點來改善系統響應和降低系統能耗,后來他又采用自適應性控制理論對某海水冷卻。空調系統進行了優化控制研究,采用帶指數遺忘的最小二乘法參數辨識方法和基因遺傳優化算法,對空調系統的空氣處理單元進行了優化控制研究。
2.1.2.基礎控制器參數整定
在回路控制方面,江大勇等人論證了應用人工神經元網絡(ANN)對暖通空調負荷能耗進行建模的可行性,并指出可以利用ANN模型識別輸入輸出從而實現空調系統的優化控制;孫英等人采用基于BP神經網絡的預測控制算法,實現蓄冰空調的蓄冷量控制,解決了PID控制中超調和波動時間長抗干擾能力弱及解耦控制效果差的問題,從而降低了空調系統的能耗;曹國慶等人將參數自整定的`PID控制引入空調系統的控制過程中,實現了PID參數自整定,可以把溫度的變化范圍控制在±0.5℃;吳柳波等人研究了變風量空調系統送風段靜壓控制的實現,并分別用帶積分分離的增量型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編制了應用程序。根據空調實驗室實際控制效果指出了這兩種控制方法的優缺點:由于暖通空調系統的控制回路非常多,并且各對象的特性各不相同,因此,所采用的回路控制器參數整定和控制方法也不相同,控制器的研究成果也較多。
2.2.淺談環保節能技術在暖通空調系統中的應用
從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壓縮式制冷機獲得可空前的發展,暖通空調技術也已經普遍
運用在各種公共建筑與商用建筑之中,對室內環境起到了改善的作用,也對室內空氣質量的舒適感和高品質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縱觀國內外建筑業,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開始大范圍的實驗中央空調,它的廣泛運用標志著一個地區的科技與經濟水平的發展程度,也從本質上對企業的管理水平起到了完善的作用。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問題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由于現代人們的生活理念與方式的多樣化細節化程度的提高,對于建筑物內的環境需要逐步加強。本文就暖通空調系統中環保節能技術的應用及其可發展運用的自然資源,進行深入探討。
2.2.1.暖通空調的作用
安裝暖通空調的目的是對室內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舒適度進行調整。其作用主要為了調整空氣的溫度與濕度、氣流速度和潔凈度等。在常規的空調舒適性要求中,以可以滿足人體保持熱均勻而產生舒適感為目標,在恒溫恒濕或有清潔要求的工藝性空調室內,重要的是以滿足生產工藝為正常標準。
2.2.2.暖通空調對人體的影響
由于建筑物的密閉性普遍的增強,裝修的工序越來越繁瑣,從而致使室內污染物的大量增加并且停留時間也相應延長。怎樣才可以有效地改善空調房間存在的空氣品質問題,已獲得了各界的高度重視。采取通風換氣,使室內獲得足夠的新鮮空氣,是目前改善空氣質量的最有效手段
2.3.空調系統技術進步和展望
(1)新風預處理系統分為熱回收式新風預處理系統和除濕式新風預處理系統。熱回收式新風預處理系統能回收排風中的能量對新風進行預處理,以降低系統的部分制冷量和除濕量,減小系統容量,用于溫、濕度要求、濕度控制不太嚴格的場合。除濕式新風預處理系統避免了冷熱抵消和低機器漏電的缺點,減少了制冷量,實現溫、濕度獨立控制,調節方便,精度高。
(2)冰蓄冷低溫送風系統是將冰蓄冷系統與低溫送風空調緊密結合在一起,將冰蓄冷技術與低溫送風相結合,明顯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有效節省能源。冰蓄冷低溫送風系統能夠降低室內的相對濕度,使人感覺更加舒適、涼爽和干燥。
(3)獨立新風系統簡稱為DOAS,其新風機組采用低溫送風機組,將100%的新風直接送到空調房間,承擔新風負荷和室內全部潛熱負荷和部分顯熱負荷。其顯冷設備均無回風系統,能大大提高建筑物的環境安全性而不會造成不同房間的污染傳播:新風和排風之間采用全熱交換器,能夠降低空調能耗。
暖通空調系統的發展源自于建筑業,近年來飛速發展的建筑業帶給空調制造業良好的發展機遇。在暖通空調制造中大力使用環保節能技術,是相關行業走向輝煌的必行之路。不斷研究和發展新的環保節能技術,才能保證暖通空調系統與時俱進。
暖通空調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2
空調設計常見問題探析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空調設計在建筑設計環節中的定位,并且詳細分析了空調設計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并結合目前經濟發展形式和環境保護發展趨勢,闡述了空調設計中的一些理念,使設計過程更加順利。
論文關鍵詞:空調設計,方案,設計參數,能耗
1.概述
空調設計對于空間的熱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冬季和夏季直接控制室內環境舒適度。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設計已經成為設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商場,還是寫字樓,在設計過程中都會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空調設計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因此解決好這些問題,會使設計過程更加順利,對于提高其他專業設計的進度也會有推動的作用。
2.空調設計的常見問題
2.1.空調設計方案的確定
成本的控制室空調方案確定上最主要的問題。其中一次投資是非常被關注的一個參數,而運行能耗和運行費用也是空調設計方案技術經濟性比較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運行能耗包括空調主機的能耗外和其他輔助設備,如風機和水泵等的能耗。由于空調運行的實際負荷的并不是固定的,在計算能耗的時候應該進行逐時計算。隨著降低能耗,發展集約型經濟社會目標的提出,降低能耗在空調方案選擇中會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對于使用要求的滿足,這是空調設計的根本性問題,設計方案應首先要符合空調設計相關規范的要求;還應該做到與建筑設計的其他專業相互配合,使設計成為一個整體,一個完善的體系。
安全性和環境污染控制已經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制冷劑的選擇,空調設計的使用年限,建成使用后對環境的影響,都是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的問題。
2.2.空調系統的保溫層的選擇
在空調設計過程中需要確定管道、風道、設備、閥件的保溫層做法,詳細說明隔熱層、隔汽層、保護層、防腐層、防水層的材質和施工方法。否則很可能早成造成大面積結露,造成建筑內飾面損壞。因此,在保溫材的選擇上要兼顧裝飾性,使用年限,后期的施工和維護。
2.3.空調負荷計算常見的問題
2.3.1.室內設計參數的選擇
根據“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以商場為例,夏季工況空氣調節室內設計溫度參數范圍24℃~28℃;通過實踐和測試,人體對溫度差異的感受程度一般以5℃為一個區分度,也就是說當從室外進入到室內的時候,5℃的溫差已經可以使人感覺到舒適。但是,出于對商城不同區域商品的性質不同,和人流的考慮,對室內溫度的選擇應該做到多方面考慮,不應一味的選擇低溫保證舒適度。這樣不僅能夠保證環境的舒適度,而且對于降低能耗,后期的運行費用都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2.3.2.人流密度的選擇
空調設計冷負荷計算與人流密度的選擇也有很大的關系,在進行負荷計算的過程中,如何確定人流密度也是空調設計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以超市為例,不同的時間人流密度會有所區別,一般的人流高峰會出現在下班后的兩個小時。而寫字樓的人流密度高峰會是工作時間。所以,只有全面了解建筑物的屬性,才能更準確的`對負荷進行計算。
2.4.空調通風系統防火設置問題
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防火閥擺放位置不對的情況,防火閥和防煙閥的使用也經常出現混淆。防火閥通常設在空調管路穿過變形縫或防火分區的地方,正常情況下處于開啟狀態,發生火災時,當煙氣溫度達到70℃時,防火閥凡人易熔片熔斷,從而切斷煙、火,使其沿通風管道向其他防火分區蔓延。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范要求,風管應在穿過防火墻處應防火閥;穿過變形縫時,應在兩側設防火閥。防火閥的位置應緊臨防火墻,且連接防火閥的穿墻風道厚度δ≥1.6mm,防火墻兩側各2m范圍內的風道應采用不燃材料保溫。
2.5.循環水泵的選擇
循環水泵的揚程選擇不宜過大,否則容易造成系統不穩定,甚至電機工作不正常的情況,所以設計過程中水力平衡計算也是設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2.6.空調系統設計同程、異程系統的選擇
通過對于設計實例的考查我們發現,在空調設計過程中,盡量選擇同程式系統,因為,選擇同程式系統有利于冬季和夏季空調系統的調節,解決了冬天建筑底層溫度偏低,而夏天建筑高層溫度偏高的問題,不僅如此,還便于系統排氣,解決了系統末端和首端出現溫差的問題;還可以提高吊頂標高,便于檢修。
3.總結
空調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設計者反復推敲完成,在準確的數據為依靠的基礎上,還需要聯系實際情況,以規范標準為依托才能真正完成一個設計。一個優秀的設計不僅僅要為施工提供指導和參照,還要將設計者的理念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好的設計是一個符合時代發展的產物。所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空調設計作為建筑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就成為了一個成功設計的重要評判標準。通過對設計中常見問題的探討和分析,希望能夠完善空調設計體系,找到設計的規律。
參考文獻
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 19-87).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88.
2、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GBJ 26-95).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暖通空調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3
一、引言
隨著現代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暖通空調系統已成為現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智能化建筑的背景下,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安裝和運行管理對提升室內環境的舒適度、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次畢業設計旨在深入研究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與優化,為現代建筑提供更加高效、環保的暖通空調解決方案。
二、研究背景與意義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暖通空調系統作為現代建筑的重要基礎設施,其設計和運行管理對滿足人們的舒適度需求至關重要。然而,當前許多暖通空調系統存在能耗高、運行效率低等問題,不僅增加了建筑運營成本,也對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對暖通空調系統進行優化設計,提高其運行效率和節能減排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三、研究內容與方法
1. 研究內容
本次畢業設計將圍繞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與優化展開研究,具體內容包括:
(1)分析當前暖通空調系統存在的問題,如能耗高、運行效率低等;
(2)研究暖通空調系統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包括負荷計算、設備選型、系統布置等;
(3)設計一種高效、環保的暖通空調系統方案,包括系統結構、控制策略等;
(4)對設計的暖通空調系統進行仿真模擬和實驗驗證,評估其性能和節能減排效果。
2. 研究方法
本次畢業設計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獻調研: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暖通空調系統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2)理論分析:運用熱力學、流體力學等理論知識,對暖通空調系統進行深入分析;
(3)仿真模擬:利用專業軟件對設計的暖通空調系統進行仿真模擬,評估其性能和節能減排效果;
(4)實驗驗證:搭建實驗平臺,對設計的`暖通空調系統進行實驗驗證,驗證仿真模擬結果的準確性。
四、預期成果與創新點
1. 預期成果
(1)完成一種高效、環保的暖通空調系統方案設計;
(2)通過仿真模擬和實驗驗證,評估該系統的性能和節能減排效果;
(3)撰寫一篇關于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與優化的畢業論文。
2. 創新點
(1)在系統設計方面,結合最新的智能化技術和環保理念,提出一種高效、環保的暖通空調系統方案;
(2)在控制策略方面,采用先進的控制算法和優化方法,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節能減排能力;
(3)在仿真模擬和實驗驗證方面,采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對系統進行全面評估和優化。
五、研究計劃與時間安排
本次畢業設計將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1)第1-2周:進行文獻調研和資料收集,明確研究方向和內容;
(2)第3-4周:進行理論分析和系統設計,提出一種高效、環保的暖通空調系統方案;
(3)第5-6周:進行仿真模擬和實驗驗證,評估系統的性能和節能減排效果;
(4)第7-8周:撰寫畢業論文并準備答辯。
六、結論
本次畢業設計旨在深入研究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與優化,提出一種高效、環保的暖通空調系統方案,并通過仿真模擬和實驗驗證評估其性能和節能減排效果。該研究對于提高現代建筑的室內環境舒適度、降低建筑運營成本和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研究成果也可以為其他相關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暖通空調畢業設計開題報告 4
一、引言
隨著現代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央空調系統已成為現代化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安裝和運行管理直接關系到建筑內部環境的舒適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本畢業設計旨在深入研究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與優化,以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節能性能,為現代建筑提供更加高效、環保的空調解決方案。
二、研究背景與意義
中央空調系統在現代建筑中的能耗占比較大,因此,優化其設計和運行管理對于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隨著人們對室內環境舒適度要求的不斷提高,暖通空調系統也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改進,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本畢業設計將圍繞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與優化展開研究,通過理論分析、模擬仿真和實驗研究等方法,探索提高系統效率、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徑。
三、研究內容與方法
1. 研究內容
(1)暖通空調系統基本原理與設計方法:分析暖通空調系統的工作原理,掌握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流程,為后續的優化研究奠定基礎。
(2)系統能耗分析與優化:對中央空調系統的能耗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影響系統能耗的關鍵因素,提出針對性的優化措施,降低系統能耗。
(3)系統設計與仿真:根據優化方案,進行暖通空調系統的詳細設計,并利用仿真軟件進行系統性能模擬,驗證優化方案的有效性。
(4)實驗驗證與改進:搭建實驗平臺,對設計的暖通空調系統進行實驗驗證,根據實驗結果對系統進行改進和優化。
2. 研究方法
(1)文獻調研: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了解國內外在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與優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2)理論分析:運用熱力學、流體力學等理論知識,對暖通空調系統的工作原理和能耗特性進行深入分析。
(3)模擬仿真:利用專業軟件對設計的暖通空調系統進行仿真模擬,預測系統性能并評估優化效果。
(4)實驗研究:搭建實驗平臺,對設計的暖通空調系統進行實驗驗證,記錄實驗數據并進行分析。
四、預期成果與創新點
1. 預期成果
(1)掌握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與優化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提出一套有效降低中央空調系統能耗的優化方案;
(3)完成暖通空調系統的詳細設計并進行仿真驗證;
(4)搭建實驗平臺對設計的系統進行實驗驗證并改進。
2. 創新點
(1)結合現代建筑的特點和需求,提出一種新型的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方案;
(2)運用先進的仿真軟件對設計的系統進行模擬驗證,提高設計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通過實驗驗證對系統進行改進和優化,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節能性能。
五、研究計劃與時間安排
本畢業設計將按照以下時間安排進行:
第1-2周:進行文獻調研和資料收集;
第3-4周:完成系統原理與設計方法的學習和分析;
第5-6周:進行系統能耗分析與優化方案的設計;
第7-8周:進行系統設計與仿真模擬;
第9-10周:進行實驗平臺的搭建和實驗驗證;
第11-12周: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系統改進;
第13-14周:撰寫畢業設計報告并準備答辯。
【暖通空調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暖通空調實習報告11-12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5-10
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1-05
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11-23
道路畢業設計開題報告09-21
有關畢業設計的開題報告12-04
碩士畢業設計開題報告12-03
畢業設計開題的報告范文12-09
畢業設計別墅開題報告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