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讀后感范文
讀完魯迅的《傷逝》心中充滿了惋惜、悲涼與憤怒,《傷逝》讀后感 By鄭成會。小說以涓生與子君從戀愛、結合到最后的離異,這不到一年時間中,兩人之間感情的微妙變化為內容。向我們展現主人翁追求愛情的歷程,而最終的結局無疑是可悲的。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或許一開始就注定不會有結果。涓生從一開始對愛情充滿激情,到后來的淡漠與殘酷,直至親手將子君推向死亡。子君為愛情堅定、奮不顧身,而最終也為愛情將其埋葬。子君與涓生敢于向封建傳統挑戰,他們是勇敢的、無畏的。尤其是子君。他們一同構筑理想中的家園,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面對窘迫的生活,涓生的抱怨油然而生。而這背后,正是由于子君經濟上的不獨立。沒有經濟基礎,在愛情中便沒有了發言權,即使有也微乎極微。子君由一個勇敢獨立的女性,在生活的蹂躪下,變為一個怯弱的、傳統的家庭主婦。涓生喜歡的則是與之有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的子君,而非結合后這樣的子君。這樣的子君是涓生無法容忍的,當然這也是二者分裂的原因之一。同時涓生強調“愛情必須實時更新、創造”,的確,愛情也有保鮮期。涓生與子君結合后的生活,平淡而枯燥,沒有戀愛時的激情與新鮮感。涓生感到厭倦,加之生活上的拮據,加速兩人愛情走向滅亡。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或多或少是對現代愛情的反映。涓生是男性的代表,追求愛情是的熱情,得到愛情后的滿足,拋棄愛情是的無情。而子君則是女性的代表,為愛情而盲目,而堅定,而奮不顧身,最終也因愛情而死,讀后感《《傷逝》讀后感 By鄭成會》。其實這種愛情悲劇的產生,并不完全歸咎于涓生,當然子君也無可責備。只能說現實太殘酷,他們未能經受住殘酷的考驗……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讓我們感悟到現實的殘酷,人生的無奈,與人性的怯弱。女人對于愛情往往比男人更加堅決,堅決到盲目。愿為愛情舍棄一切,而最終的結局大多是可悲的。在愛情中,女人往往是情感大于理智,而男人則相反。尤其是結婚后的女人,拋棄自己的理想、追求,投身于家庭瑣事,相夫教子。經濟上不獨立,在生活中大多沒有發言權和自主權。對于男人,事業抱負往往比愛情更重要。一旦發現愛情成為自己的累贅,可理智的選擇拋棄。人需要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童話,我們也不會成為王子或是公主。不可為愛情而舍棄一切,尤其是親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將愛情轉化為親情,讓愛人成為親人,這樣愛情才能永恒。
【《傷逝》讀后感】相關文章:
《傷逝》讀書筆記12-09
淡淡的傷逝作文12-09
《傷逝》的讀后感10-06
傷逝讀后感12-06
傷逝讀后感02-18
《傷逝》讀書筆記范文12-09
《傷逝》的優秀讀后感11-29
《傷逝》高中讀后感范文12-02
《傷逝》的讀后感700字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