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讀后感是什么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為此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一些論語讀后感的優(yōu)秀例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論語讀后感篇1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rdquo;“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里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前一則,那么,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后一則告訴我們:聰敏而一則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兩句話雖是說:幾個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對我們的學習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不怕犯錯誤,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當?shù)臅r候,一經(jīng)別人指出,他就會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貢就曾經(jīng)感慨過?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說教師對自己要努力學習,永不滿足;對學生要勤奮教導,不知疲倦。《論語》引孔子的話說:“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去爾已矣。”他說,如果說到圣與仁,那我怎么敢當!我只不過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總不知疲倦,那是可以這樣說的。
在《論語》里對曾經(jīng)犯過錯誤的少年,孔子表現(xiàn)出寬宏的胸懷。他說:“人潔以進,于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說人家已經(jīng)去掉了污點而進步,就要贊許他的潔凈,對他的過去不應該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將孔門的七十二賢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樹苗的話,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們共同營造了一片生命的綠洲,兩千多年來,我們?nèi)A夏大地。這一片綠洲一直點綴裝扮著
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jīng)》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么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jié)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
通過學習《論語》,我懂得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關(guān)于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tài)度,真是得益非淺!
論語讀后感篇2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極力地贊揚顏回的安貧樂道,說他是真正的賢人。是啊,顏回并不覺得自己貧窮,也并不因為自己貧窮而煩惱。顏回以“學”為樂,無論他多么清貧,但他都在堅持學習。這不正是我們你要學習的嗎?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的生活,我認為幸福是一種感覺,并不是從物質(zhì)中體會到的,誰說窮人就不幸福?我們可以把學習當成一種幸福。古人學習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我們,在這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把學習當成一種興趣,讓學習成為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正所謂“人窮志不窮”。雖然我們在農(nóng)村,生活條件不是太優(yōu)越,但我相信,我們能用知識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精彩,豐富。
我們要學會知足,學會感恩,一味地去追求物質(zhì)遲早會壞了自己的人生。讓我們用知識打拼出一片新天地。
論語讀后感篇3
同學們,我想大家都知道論語吧?大家讀后都因該有深刻感想吧!我也不例外。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給我的啟發(fā)很大,它的意思是:學習了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自己,光想而不學習,就會在學業(yè)上陷入困境。我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天天把作業(yè)一寫玩就玩去了,從來不去檢查、思考自以為寫對了,可是老師給我打了一個大大的叉。雖然作業(yè)錯了,但我只是改一下,從來不思考為什么會錯。現(xiàn)在我學了論語這課懂得了:學習之后要去思考、去鞏固、去復習。只有這樣才可能有好的成績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似乎也對我有所啟發(fā),它的意思是:學了并時常溫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他,不也算得上君子嗎?我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后,我天天復習所學的知識,別人錯怪我了我都不怪他,贏得了同學的喜愛。
論語可以教導我怎沒做人、怎沒學習,論語給了我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tài)度論語這本書真好!
【論語讀后感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
論語經(jīng)典名句12-09
《論語》經(jīng)典名句01-29
論語的讀后感04-03
《論語》讀后感08-04
論語讀后感09-05
論語讀后感12-09
《論語》讀后感12-08
《論語》讀后感01-23
論語讀后感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