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地溝油的勵志人物故事
環保女孩,從“地溝油”中發現商機
白T恤、湖藍色牛仔褲、輕盈的NIKE旅游鞋,今年28歲的孫楠是一個氣質清新的合肥女孩。也許是受當生物老師的媽媽影響較深,她從小就非常熱愛大自然,并與環保結下不解之緣。
平時孫楠有各種各樣的環保小點子:廢舊衣物改造成購物袋,大小紙盒改裝成美麗的首飾盒,廢舊畫報和廣告宣傳單做成精巧別致的小動物當室內裝飾品。2005年從復旦大學畢業后,學化工專業的她進了上海一家生產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公司,所從事的職業仍然緊扣自己的愛好——節能與環保。
公司有位叫梅的女白領,與孫楠關系很好。有趣的是,一次孫楠在酒店里過生日,可這位最好的朋友硬是不到場。見孫楠滿臉迷惑,閨密說在一家酒店當廚師的男友告訴她,現在市面上不少餐飲場所用的都是“地溝油”。這種油都是從泔水中提煉出來的,十分骯臟不說,食后還會破壞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
這種油很難辨別,因為油販子通常在收購來的“地溝油”中兌入相對比較便宜的、正品的色拉油和棕櫚油,并貼上標簽,甚至有些還打上了“QS”質量安全標識。更有甚者,有的“地溝油”經過一番巧妙包裝,還打入一些小型超市,讓人防不勝防。一般情況下,食用了這種油并不會立即產生不良反應,這也給“地溝油”流向餐桌提供了機會。
孫楠又了解到,一些不良老板之所以熱衷生產“地溝油”,主要是受經濟利益驅使。比如每加工一桶重約180公斤的毛油,再精煉成所謂的“食用油”,成本才180元,而售價卻可以達到500多元,這種廢油脂加工完全稱得上暴利!
此外,每公斤“地溝油”的價格僅3元多,在市場上,且不說昂貴的芝麻油和正品純花生油,即使最便宜的棕櫚油,每公斤售價都要10元。巨大的差價,使一些大排檔、餐館、酒樓甚至工廠食堂等,都爭著使用這種便宜貨。
2006年9月,孫楠從網上了解到,國外有人嘗試用廢棄的食用油(如炸過薯片的植物油和泔水油等)生產“生物柴油”,這種油與普通柴油混合使用,不僅動力不受任何影響,汽車尾氣中排放的有害物質還能大大減少。看到這里,她的眼睛不由猛地一亮:這不為“地溝油”找到出路了嗎?自己何不開一家工廠,專門生產這種綠色新能源!
之前到德國出差時,孫楠發現當地很多大型加油站都有“酒精汽油”出售,這令她對德國人的環保理念十分欣賞。但孫楠并不贊同用玉米、谷物等生產乙醇的做法,她說那樣雖能取代部分化石能源,但卻以浪費掉大量糧食為代價,F在非洲有很多人還在挨餓,怎么能讓汽車和人爭奪口糧?假如能用“地溝油”生產出“生物柴油”,無疑是個變廢為寶、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經過一番市場調查,孫楠粗略地算了一筆賬:每噸“地溝油”的市價3000多元,而每噸柴油的售價卻高達6000~6500元,即使加上15%左右的提煉成本,其中的利潤仍相當可觀。最關鍵的是,由此產生的社會效益將無法估量!孫楠的父親做農機生意多年,是位成功的商人,聽了女兒的想法十分高興,當場表示愿意提供資金支持。
點廢成金,把“泔水油”變成“綠色燃料”
不久,孫楠辭職,在郊區建起一座小廠,還從上海一家科研單位請來3名退休工程師。然而事情遠比想象的要難。從最初試驗室里以菜籽油做原料試制“生物柴油”,到實際生產中嘗試用廉價的“地溝油”以及米糠油、棕櫚油的下腳料做原料,其間歷經了數千次試驗,均以失敗告終。當時,國內盡管有很多人研究用“地溝油”做原料生產“生物柴油”,卻鮮有成功者,主要就是解決不了脂化反應和脫色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后來孫楠好不容易摸索出了以氫氧化鈉作為催化劑合成生物柴油的堿催化酯交換法,而且生產成本很低,但該法存在著大量含堿廢水排放導致二次污染的缺陷,根本過不了環保關。如果就此罷手,前期投入的100多萬元無疑打了水漂,繼續堅持往里面砸錢,整個項目簡直成了無底洞。那些日子,孫楠常常失眠。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底,通過一次次向清華大學專家請教,孫楠終于研究出一種可以實現零廢水排放的'新工藝,而且能耗降低20%。寬敞明亮的車間里,工人作業的場景在孫楠眼里勝過世界上最美的舞蹈,只見他們先將收集來的泔水過濾,去掉里面的雜物,把廢油分離。收集到足量的廢油后,再將它們通過一個化學反應器形成油脂,讓油脂流入一種叫磁力機的攪拌器內,油脂在磁力轉子的作用下,一邊被攪拌,一邊被加熱到50多攝氏度,最后便被做成了混合油料。
接下來,混合油料中還要加入甲醇和堿液,因為油料里的酸度很高,必須中和。等油料變成紅花色則說明已經達到中性,這時,再將一種叫甲醇鹽的物質注入其中。這些原本毫無用處的廢油很快就會被分隔成兩部分,沉淀到底部的那部分是黑色甘油,是生產面霜、牙膏和其他一些精致化妝品的重要原料。而漂浮在上面的那部分,則是顏色清澈淡黃的“生物柴油”。經燃燒后汽車排出的尾氣如廚房炒菜時散發的味道,而且碳排放比礦物柴油降低50%以上!
經上海石油商品應用研究所檢測,各項指標全部達到礦物柴油標準,其中密度、開口閃點、十六烷值等指標還超過普通柴油。而且對人體沒任何化學污染危害,屬標準的綠色再生能源。拿到檢測報告的那一刻,孫楠激動得泣不成聲。
更令孫楠興奮的,還有市場對綠色再生能源的追捧。雖然沒做過任何廣告,她生產“生物柴油”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再加上每噸比普通柴油便宜七八百元,很快,上海周邊地區的一些私企工廠紛紛登門!霸S多企業都是帶著現款來提貨,產品供不應求!闭劦竭@些,她難掩臉上的興奮。
沒想到孫楠剛找到“數錢數到手軟”的感覺,麻煩就從天而降。原來,很多餐飲企業的老板聽說她要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覺得這是件綠色環保、利國利民的好事,便主動把自己酒店、餐館的泔水承包給她。過去,都是一些農民以養豬為名每天開著三輪車來拉,搞得臭烘烘的影響餐館形象不說,其實他們大多把這些東西賣給了一些專門生產“地溝油”的不法老板。而孫楠拉原料的車都是封閉式的,工人作業很正規,很多餐飲機構自然愿意同她合作。由于孫楠搶占原料,斷了一些小煉油廠的財路,一些不良老板對她恨得咬牙切齒,多次打電話威脅,甚至毆打孫楠的員工。對此,她毫不示弱,立即報警。連吃幾次苦頭后,對方說“想不到這小丫頭這么厲害”,再也不敢放肆。
就這樣,第一年,孫楠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最初,孫楠每天對“地溝油”的需求量僅3噸,原料都是自己從泔水中提煉。2009年由于從德國引進設備擴大了生產規模,每天的加工能力一下提高好幾倍,她便直接收購“地溝油”。在報紙上打出廣告后,她的電話都被打爆了,許多人要求做她的原料供貨商。“其實直接把‘地溝油’加工成‘生物柴油’更容易,而且損耗不到10%!”因價格優勢,孫楠的生意相當紅火。
牛,她的“地溝油”能讓飛機上天!
2010年初,孫楠又和父親的一位好友合作,建起另一座工廠。有了產量,她開始雄心勃勃地謀劃更大的發展。盡管孫楠生產的生物柴油品質很高,在環保方面甚至遠遠好于化石柴油,可是,當她找到中石油、中石化提出合作,讓自己的產品直接在各地加油站出現時,卻被對方一口拒絕。原因是國家暫時還沒出臺關于“生物柴油”銷售的相關政策,所以無法進入他們的供應體系。
孫楠了解到,歐美及東南亞許多國家,都在大力推廣使用“生物柴油”,比如法國和荷蘭,很多加油站都專門設有“生物柴油”加油機。令她略感欣慰的是,雖然未能牽手兩大石油巨頭,但因國內鬧柴油荒,不少發電企業對性價比很高的“生物柴油”十分青睞,她的產品基本不愁銷路。
不久,孫楠從一位外國朋友處聽到一件趣事:“荷蘭皇家航空”正在實驗用廢棄食用油,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地溝油”替代航空燃油,而且幾次試飛都相當成功。孫楠上網一查,吃驚地發現這家航空公司不僅規模很大,而且在歐洲很有影響。她敏銳地意識到,如果哪天他們在全國推廣生物能源,所需“地溝油”的數量一定大得驚人,而荷蘭人口較少,他們根本無法提供這么多的原料。這個“缺口”只能通過從國外進口來填補,其中蘊藏著巨大商機!
孫楠通過朋友介紹,馬上帶著自己生產的生物柴油樣品和政府部門出具的質檢報告書飛到荷蘭,與“荷航”旗下SIKER公司經理德克?克羅內梅杰見面。原以為同這種西方大公司合作很難,自己畢竟是一家很小的私企。孫楠萬萬沒有想到,雙方的洽談非常順利。
德克說,航空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每噸航空煤油的使用會產生3噸二氧化碳,以阿姆斯特丹到紐約的航線為例,每飛一次,要使用60噸飛行燃油。根據歐盟要求,航空公司必須在2012年之前減少3%的二氧化碳排放,為此早在幾年前“荷航”就開始研究如何用生物燃料替代化石能源。
那么“地溝油”如何能轉變成飛行燃油?SIKER公司采用了“加氫可再生飛行燃料”技術。先將廢棄食用油進行脫氧處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有機化學過程,關鍵一步是進行加氫裂化,在持續的氫氣壓力作用下,分子間碳鍵被破壞,生成較小的碳氫化合物,其產物就是不飽和烴,此時,就已經很接近燃料了,然后再進行“異構化”,即將化學物質的自身組成結構進行改變,真正成為所需要的“可再生飛行燃料”。
2009年,荷航的一架波音747飛機在引擎中采用了50%的生物燃料,證明利用生物燃油飛行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直到一年后,“加氫可再生飛行燃料”技術才通過國際標準組織的認證,允許其在商業飛行中被使用。
德克先生說:“‘生物柴油’在分子結構、熱值等方面和航空燃油性質非常接近,在技術和標準上已沒有障礙,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還在于原料的供應量!彼f,按照目前的技術,“生物柴油”的轉化率可以達到95%左右。以香港到倫敦為例,一趟飛行需要100噸生物燃料,也就是說,需要100多噸的“地溝油”。飛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荷蘭又沒有那么多“地溝油”支撐,他們自然希望能從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國獲得更多原料。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從2011年年初起,孫楠就開始為對方提供“生物柴油”。
今年7月1日,隨著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一架搭乘171名乘客的飛機飛上藍天,荷航成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進行商業飛行的航空公司。孫楠自豪地向媒體宣布:“我的‘地溝油’能讓飛機上天!”很快,中外很多報刊對這一振奮人心的事件進行了報道。
接著,“荷航”對外宣布,將從今年9月開始,在200架阿姆斯特丹-巴黎航線上使用“地溝油”燃料,形成一條“綠色飛行通道”。他們除一次同孫楠簽訂500萬歐元的購貨合同外,還同另外5家中國煉油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大量訂購“生物柴油”。
據權威部門透露,我國每年大約有300多萬噸“地溝油”流回餐桌,給社會留下極大隱患。面對這一令人頭痛的問題,孫楠卻興奮地說,只要運用得當,令人談之色變的泔水油,就是一座潛力驚人的“綠色金礦”!
年紀輕輕就擁有千萬財富,環保女孩孫楠的成功,也許應了那句很有趣的名言:世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貝!
【我愛地溝油的勵志人物故事】相關文章:
2.人物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