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大道之行也》課后練習及相應答案
一、回答下面的問題,并背誦這篇課文
1、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征的?
初中生學習本文不宜要求過高,能粗知內容大意即可,但一定要熟練地背誦全文,為將來進一步消化它創造條件。此題是據課文第二層內容設計的,這一層內容比較復雜。設題目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幫助理解和記憶。
參考答案見“整體把握”。
2、“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世外桃源”的境界顯然是根據“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是藝術地再現“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要啟發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養”了(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也同樣受到社會的照顧)。還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例如:你對“桃源”中社會的整體印象是什么?從漁人在村中受到熱情接待一事你看到了什么?用分組討論的形式最好,使人人都有發言的機會;不同的意見都可以講出來,不搞統一答案。
二、給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并作解釋
1、選賢與能;
2、男有分,女有歸;
3、貨惡其棄于地也;
4、陶后鮮有聞。
目的是積累詞語,使學生養成因聲求義的習慣。
1、與,通“舉”,讀 jǔ,選拔。
2、分,讀 fèn,職分、職業。
3、惡,讀 wù,憎惡。
4、鮮,讀 xiǎn,少。
【課文《大道之行也》課后練習及相應答案】相關文章:
《大道之行也》課后練習及答案05-09
大道之行也課后練習及答案05-10
初二語文大道之行也的課后練習及答案05-11
《大道之行也》課后題答案05-05
初二語文《大道之行也》課后訓練及答案05-11
大道之行也原文鑒賞04-02
課文《藤野先生》的課后練習及答案05-09
有關課文童趣的課后練習答案05-10
課文三峽課后練習與答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