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某村氣象災害應急行動計劃范文
自然情況:全村總戶數257戶,共914人,該村面積3.01平方公里。銀坪村社會經濟狀況:村內主要農產品有生姜、蔬菜等,201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余元。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油菜、玉米,是個傳統農業村。現根據村居所處地的氣象特點制定氣象災害應急行動計劃。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為做好氣象災害防御與處置,保證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全面提高應對重大氣象災害的綜合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避免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保障銀坪村全體村民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計劃。
(二)適用范圍
本計劃適用于本村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臺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等氣象災害,以及因氣象條件影響,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的氣象次生災害應急處置。
(三)工作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防災與抗災并舉,以預防為主的原則。
2.堅持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部門分工負責、協調聯動的原則。
3.堅持快速響應、協同應對,實行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應急合力。
4.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氣象災害應急的現代化水平。
二、組織體系
成立銀坪村氣象災害應急領導小組,其工作職責是:協調指揮全村氣象災害防御、預警工作,在發生重大氣象災害時,負責協調、指揮、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做好防災、減災和救災工作。決定啟動和終止實施本應急計劃行動以及其他氣象災害預警、應急處置等重大事項。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村委會,其工作職責是:負責執行鄉應急領導小組調度指令,貫徹落實鄉應急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協調處理氣象災害應急工作中的具體問題。
1.及時提供干旱、地質災害、森林火險、環境監測等信息;對易于發生氣象衍生災害的地區和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加強監控,防止災害擴展。
2.綜合組織協調救災工作,負責氣象災害情況的檢查、核實、上報,組織指導災后轉移安置災民,安排落實災民生活,負責組織協調倒塌房屋的恢復重建。
3.組織協調民兵參加搶險救災工作。
4.迅速組織急救隊伍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爆發流行,負責協調醫藥經營企業為災區配送所需醫藥用品,及時檢查、檢測災區的飲水、食品等。
5.及時準確的播發災害性天氣氣候的監測、預報預測、警報和預警信號等信息,做好宣傳動員。
三、應急處置措施
事發地村委會應迅速調集本區域的資源和力量,按照屬地負責的原則,迅速開展現場先期處置,并立即向鎮政府報告災情處置動態和處置方案。
四、應急處置機制
1.領導小組及時掌握氣象災害的變化趨勢,根據鄉政府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領導小組的災情通報和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并提出處置意見。對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氣象災情,事發地村委會和鄉有關職能部門立即采取先期處置措施,控制事態。
2.當達到或即將達到氣象災害等級標準時,村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向鄉政府或者領導小組報告,經鄉政府批準后,啟動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預案,并報縣政府氣象災害應急領導小組和氣象主管部門。
3.預案啟動后,各相關職能部門按照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立即啟動響應等級的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并及時匯報災區搶險救災工作的進展情況。
4.村領導小組密切加強與鄉氣象災害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系,視災情發展情況進一步研究部署搶險救災、生產恢復和災民救助工作。
5.氣象災害天氣過程結束,由事發地村委會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應急結束的建議,報鄉政府氣象災害應急領導小組同意,經鄉政府或者鄉領導小組批準后實施。
五、災后處置工作
(一)善后處理
發生氣象災情的村委會應組織做好救災、災區生活供給、衛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水毀工程修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善后工作。
1.做好災區群眾生活救助。及時調配救災款物,組織安置受災群眾,做好受災群眾臨時生活安排,指導受災群眾倒塌房屋的重建,保證災民有糧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2.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對污染源進行消毒處理,對災區重大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理,防止疫病的傳播、蔓延。
3.做好損毀工程修復。盡快組織修復毀壞的交通、電力、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保證正常生產生活需要。
(二)調查評估
對符合本行動計劃啟動標準的氣象災害天氣影響全部結束后,村委會開展災害的調查和評估工作,及時全面收集、認真分析氣象災情,并認真總結有效措施與成功經驗。
六、附則
(一)本預案根據形勢發展,由村領導小組辦公室適時進行修訂。
(二)本行動計劃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某村氣象災害應急行動計劃】相關文章:
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2-09
氣象災害應急工作原則12-09
氣象災害應急避險常識12-09
氣象災害防御應急預案12-09
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2-09
企業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2-09
預防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2-09
校園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2-09
學校氣象災害應急預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