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工作計劃
一、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培養作文自信心。
新《課程標準》指出,習作起始“重在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繞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前提條件,沒有興趣,正如“無水之源”,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決不會提高的。因此,每次揭示習作題目,我總是變樣地以謎語、故事、圖畫、情境出現,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我在習作《我的玩具寶貝》的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的玩具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玩,拿著自己的玩具向大家介紹自己玩具寶貝的來歷、樣子、自己和它之間的故事……當學生沉浸在玩具寶貝的情境中,就會在內心深處萌發表達玩具寶貝的欲望,選取最美好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玩具寶貝,從而寫出自己獨特的個性體驗。
教師讓學生的好作文得以較廣的傳播,對激發寫作興趣有很大的作用。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寫了那么多作文,總有幾篇相對而言是寫得較好的,這時對他們地習作加以贊賞,并介紹給同學們。讓他們把作文寫出來給同學老師看,貼在作文欄內展覽,投稿到學校“紅領巾廣播站”或寄給報社發表……這樣,他們就會興致盎然。
二、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學會組段成篇。
“三年級作文要側重訓練寫好一段完整、連貫、通順的話”這就要求我們指導學生踏踏實實地練好這個基本功。在學生尚未掌握寫一段話的技能時,教師要“扶”他們一把:降低寫作坡度,架設“階梯”,讓學生能“攀”上去,摘著“果子”。
學生的習作寫不具體,主要是不會觀察,他們在生活中往往對常見的東西熟視無睹,不留心,不用心,有時圖熱鬧,草草看過了就忘了,印象不深;有時東瞧瞧,西看看,雜亂無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選擇學生可感可看的事物,引導學生用眼細看,用耳諦聽,用手細摸,用鼻子嗅,用心靈感悟,在觀察中教師還要適當加以提問,開拓學生們的思路,引起他們的豐富聯想和想象,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力及寫段的能力。如指導寫“學校的花壇真美”片斷,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如有個學生這樣寫:“這個花壇座落在教學樓的前面。春天,萬物復蘇,小草兒探出了嫩黃的腦袋,衛兵似的小松樹伸展著腰肢,露出甜甜的笑臉,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們有的圍成圓形,有的圍成棱形,有的手拉著手、頭挨著頭在竊竊私語。只要你細細一瞧,還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工作計劃05-02
指導學生作文提高生動性05-12
高考語文寫作能力提升的方法介紹05-09
提高大學生求職技巧04-09
大學生提高社會實踐的感想05-11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工作計劃范文04-15
大學生必看:如何全面提高自己05-08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身求職技巧04-09
談談大學生怎樣提高自己的求職技巧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