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昆蟲記隨筆
大家是否對昆蟲我留意過,了解過呢?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關于昆蟲記隨筆,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關于昆蟲記隨筆篇一
《昆蟲記》一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之作。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對自然界的事物有一種親近感,非常喜歡觀察植物和昆蟲。那時候,雖然沒有人教他相關的知識,也沒有相關的書可以看,但是,他卻從小就樹立了成為昆蟲學家的目標。
我讀《昆蟲記》時,仿佛看到了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毛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足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復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
法布爾的《昆蟲記》里,那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仿佛自己置身于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一下子聚攏過來。我知道了原來昆蟲世界有這么多的奧秘: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動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了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
關于昆蟲記隨筆篇二
暑假的時候,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法布爾的著作——《昆蟲記》。我一看外面,沒什么興趣。可一看書的內容,我卻愛上它了。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布爾從小就對植物和動物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常仔細觀察它們。書里還有螢火蟲、紅螞蟻、蟬、天牛、松毛蟲等動物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記錄了它們在昆蟲王國的漫漫旅程。
比如螢火蟲,法布爾講述了螢火蟲中只有雄螢火蟲能發光,而雌螢火蟲不會發光。螢火蟲看似小,卻是食肉動物,它主要的食物是蝸牛。螢火蟲發現了蝸牛,就會召集來同伴,然后一起向蝸牛體內注射一種“麻醉劑”,不一會兒,蝸牛就化成“肉粥”了,螢火蟲們也就開始享用美食了。讀了這本書,我真的非常佩服法布爾。
在《昆蟲記》里,在法布爾的筆下,蜣螂忙忙碌碌制作糞球、推動糞球,固執的松毛蟲堅持列隊出行,小蜘蛛利用蛛絲飛到各個地方,螢火蟲用麻醉劑對付獵物,螳螂豎起前腿好像在祈禱和平……每一只昆蟲都像是法布爾的朋友。我覺得,我們以前都不怎么注重自然,現在,我們一定要注意觀察自然,對自然中的動植物有更深切的認識。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真正地了解自然,駕馭自然!
關于昆蟲記隨筆篇三
跨進家鄉公園的大門,一步步走著,像只無頭蒼蠅般亂走,毫無目的。
忽然,我的目光為一群音樂演奏者所吸引,原來是池塘里的一群青蛙,它們是在干什么?辦音樂會?歌唱比賽?還是---優美的音韻使我不去想那么多,而是靜靜地傾聽。這種音律,是自然的,是和諧的,是只有這些小生靈才能演奏出來的天籟之音啊!
草叢一角的蜘蛛仿佛無心聽這些音樂家的大合唱,在一旁織著網,白白的網似意一件精心打造的大衣,使人不得不稱贊蜘蛛裁縫巧奪天工的手藝,過了一會兒,一件大衣完美的出現在我的眼前。一只剛經過的小飛蟲“唰”的一下被網黏住了,哈哈!蜘蛛用它辛勤汗水獲得了豐厚回報,不帶幾秒鐘功夫,小飛蟲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蜘蛛正懶洋洋地躺在網上歇息。
我的眼珠順著僻靜的小路探索,不巧,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不知為什么,螳螂在吃同類,“咔吱——咔吱‘,還津津有味的,太殘忍了,這是為什么?
天公不作美,轉眼間太陽公公已經燒紅了半邊天,我該回家了。
輕輕地揮手,告別了昆蟲朋友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還帶回了一路疑問。
回家后,我查閱了書籍,得到這樣一個結果:螳螂吃掉同類,也就是它們是一公一母,被吃的是公性,剛交配完,母性需吃掉公性來哺育孩子。
這時,我的疑惑才煙消云散,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關于昆蟲記隨筆】相關文章:
1.關于昆蟲記隨筆
2.昆蟲記隨筆
3.關于昆蟲記讀后感
7.關于隨筆雜談
8.關于暑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