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洗手隨筆
洗手并不是小事,它關系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在預防疾病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很多人都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是用怎樣的方式洗手才是正確的呢?下面陽光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如何正確洗手隨筆,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如何正確洗手隨筆篇一
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是保持個人?生的良好習慣,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傳播傳染病。 一。甚么時候應洗手?
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進食及處理食物前
如廁后
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時,如打噴嚏及咳嗽后
觸摸過公共對象,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后
為幼童或病人更換尿片后,及處理被染污的對象后
二。正確洗手步驟:
1. 開水喉洗濯雙手。
2. 加入?液,用手擦出泡沫。
3. 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水。
4. 洗擦后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干凈。
5. 用干凈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干雙手,或用干手機將雙手吹干。
6. 雙手洗干凈后,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
先用抹手巾包裹著水龍頭;或 潑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或由他人代勞。
三、注意:
· 絕對不要與別人共享毛巾或紙巾
· 抹手紙用后應妥為棄置
· 抹手毛巾應放置妥當,并應每日至少徹底清洗一次,如能預備多條毛巾供替換,則更為理想
· 在沒有洗手設備的情況下,可用含65-95%酒精的`洗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如何正確洗手隨筆篇二
一、為什麼要勤加洗手?
洗手是預防SARS最簡單及最有效的方法;洗手又可預防A型肝炎、桿菌性痢疾、傷寒、腸病毒等疾病。
二、何時需要洗手?
進入室內前、離開醫院前、如廁后、進食前、咳嗽或打噴嚏后、處理食物前、摸完寵物后、處理過排泄物或呼吸道分泌物后、從外面返回住家或辦公室時、碰觸口罩外部表面及任何時候手部臟時。一天最好能洗手十次以上,常保清潔衛生。
三、正確洗手的方法
正確洗手方法包含下列五個步驟:
1、濕 :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濕。
2、搓:雙手擦上肥皂,搓洗雙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20秒。
3、沖: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凈。
4、捧:因為洗手前開水龍頭時,手實際上已污染了水龍頭,故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凈,或用擦 手紙包著水龍頭關閉水龍頭。
5、擦:以擦手紙將雙手擦乾。
四、洗手的注意事項
1.最好使用溫水:攝氏38-42度的溫水比冷水較有清潔效果。
2.去除手部首飾:如手上戴了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污納垢的特區,難以完全洗凈。
3.要使用肥皂:效果比單獨用水洗要好得多。
4.時間30秒:全部的洗手時間至少約需30秒,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
5.沖洗乾凈:在整個沖洗過程中,雙手須保持比較向下的姿勢,以避免水逆流回未洗的手肘部位。
6.使用擦手紙: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潛藏病菌,易將洗凈的雙手沾染病菌。擦手紙使用完暫勿丟棄,可用來關閉水龍頭或開門,避免剛洗凈的手又碰觸公共物品表面而沾染細菌或病毒。
7.指甲須減短:洗手不能忽視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及指關節等,指甲縫并須隨時保持清潔。
如何正確洗手隨筆篇三
正確的洗手方法是個人良好衛生習慣重要內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腸道病毒的傳播。在與患者接觸后,觸摸眼、口、鼻前,打噴嚏或咳嗽后,如廁后,帶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觸公共設施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公共電話后、從外面回家后等均應及時洗手。推薦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濕、搓、沖、捧、擦。
一、濕
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縫相對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
(二)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交換進行;
(三)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五)彎曲各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進行;
(六)搓洗手腕,交換進行。
三、沖
用清水把手沖洗干凈。
四、捧
用清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再關閉水龍頭。
五、擦
用干凈的毛巾/紙巾擦干或烘干機烘干。
【如何正確洗手隨筆】相關文章: